【原文】吾兄弟報國之道,總求實浮于名,勞浮于賞,才浮于事。從此三句切實做去,或者免于大戾。
【我讀】為國家做事,要追求的是成績大于虛名,付出大于獎賞,能力大于職位,做到這三點,不會出大事。
【原文】強自禁制,降伏此心,釋氏謂之降龍伏虎。龍即相火也,虎即肝氣也。多少英雄豪杰打此兩關不破,亦不僅余與弟為然。要在稍稍遏抑,不令過熾。古圣所謂窒欲,即降龍也;所謂懲忿,即伏虎也。釋儒之道不同,而其節制血氣,未嘗不同,總不使吾之嗜欲戕害吾之軀命而已。至于“倔強”二字,卻不可少。功業文章,皆須有此二字貫注其中,否則柔靡不能成一事。孟子所謂至剛,孔子所謂貞固,皆從“倔強”二字做出。吾兄弟好處正在倔強,若能去忿欲以養體,存倔強以勵志,則日進無疆矣。
【我讀】節制自己的欲望,克制自己的心魔,就是佛家說的降龍伏虎。龍就是相火,虎就是肝氣。多少英雄豪杰都過不了這兩關,豈止你我。關鍵是要稍加遏制,不讓肝火過盛。古圣人說的窒欲就是降龍,懲忿就是伏虎。佛家儒家不同,但都認同節制血氣,才不至于讓自己的欲望壞了自己的身體。至于倔強兒子,卻不可少,做事業和做學問都要有倔強二字,不然過于柔弱不能成事。孟子說至剛,孔子說貞固,都是從倔強中來的。我們長處是倔強,如果能克制自己的欲望,保養好自己的身體,用倔強來強大自己的意志,以后才能前途無量。
【原文】自古圣賢豪杰、文人才士,其志事不同,而其豁達光明之胸大略相同。吾輩既辦軍務,系處功利場中,宜刻刻勤勞,如農之力穡,如賈之趨利,如篙工之上灘,早作夜思,以求有濟。而治事之外,此中卻須有一段豁達沖融氣象。二者并進,則勤勞而以恬淡出之,最有意味。
【我讀】自古英雄豪杰,文人志士,其志向不同,但都有豁達寬廣的心胸。我們辦理軍務,本身就在名利場中,應該時時刻刻辛勤工作,就像農民種地,商人做生意,船工上灘頭一樣,早起工作晚上反思。除了做事之外,應該要有豁達的心胸,兩者兼有,就能在辛勤工作中體會一種淡然。
【原文】舍命報國,側身修行。
【我讀】不顧一切報效國家,小心謹慎修養德行。
【原文】吾輩所最宜畏懼敬慎者,第一則以方寸為嚴師,其次則左右近習之人,又其次乃畏清議。
【我讀】我們最應該小心和敬畏的,第一是自己的良知,其次是身邊人,再其次是社會輿論。
【原文】擔當大事,全在明強二字。《中庸》學、問、思、辨、行五者,其要歸于愚必明,柔必強。
【我讀】做大事,關鍵在聰明、剛強。中庸說的學問思辨行,就是為了讓愚笨的人變聰明,柔弱的人變剛強。
【原文】無形之功,不必騰諸口說,此是謙字之真工夫。所謂君子之不可及,在人之所不見也。
【我讀】要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下功夫,且不要說出來,這才是謙虛的最高境界。所謂君子比普通人高明的地方,就在于別人看不到的地方。
【原文】強字原是美德,余前寄信,亦謂“明強”二字斷不可少。第“強”字須從“明”字做出,然后始終不可屈撓。若全不明白,一味橫蠻,待他人折之以至理,證之以后效,又復俯首輸服,則前強而后弱,京師所謂瞎鬧者也。
【我讀】剛強本是美德,你之前寄信說,明強二字不可少。但強字必須從明字中做出,才能不屈不撓。如果并不明白,一味的蠻橫,等到別人拿出真正的道理反駁,再加上實際的效果佐證,到時候再認輸,就是胡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