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百度的意思是:漠示承認。簡單來說就是不說話表示認同。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最熟悉的是“默認選項”,通常出現在軟件安裝,系統設置中。這種設計給我們帶了許多的好處,節約了大量的事件和精力。
但是所謂凡事有兩面,有時候默認并不代表同意。
例如,手機軟件安裝過程中往往要獲取一大堆的權限,像什么“讀取通訊錄”,“打電話/發短信”,“讀取地理位置”等等,由于軟件安裝的復雜性,所以我們已經習慣了一路點擊“下一步”,看著安裝進度條顯示到100%
圖片發自簡書App
很少有人會關注一個新聞類的app為什么要獲取我的通訊錄,一個音樂類的app為什么要搜集我的位置信息。
默認選項已經從帶來方便逐漸演變成了捆綁軟件和后臺偷跑的代名詞。除了獲取權限,很有可能,一個不注意,除了你安裝的主軟件以外,還會安裝許多你都不知道的軟件。
另一個例子是手機服務提供商們,在你簽約訂購套餐時把服務條款和合同寫的就像是裹腳布一樣又長又臭。正常人急于辦理業務,根本不會仔細看這些動則100多條的協議,但是一旦你簽字確認,也就代表你默認了這些條款,如果有一天你面臨“天價賬單”想要說理,不好意思,合同條款里都寫著呢。
圖片發自簡書App
默認條款的出現是因為人類天生的“選擇恐懼癥”,當你面對過多的選項或者你不清楚的領域時,如果讓你一項一項選,你只能放棄。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股市上一直流傳著“割韭菜”的故事。實際上,這是人類的正常反應,誰都喜歡簡單,固定,不想要復雜和多變。
所以,如果下次再遇見默認選項,為什么不緩一緩,看一下再做出決定呢?想辦法擺脫一下天性,控制一下情緒,讓自己稍稍理性一下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好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