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河邊到都城不過個把時辰,方才在永寧河時不過午時剛過,現在也才未時。雖然馬車跑的很快,但馬車里面卻很平穩,完全感覺不到顛簸。片刻之后,“天都城”三個字毅然印入眼簾。
“公子,我們到都城了!”南風看著不遠處的城門,轉身對車內的人說道。
“恩。”車內人掀開車簾,看著城門上的三個字,嘴角微微勾起。
馬車很快就到了城門口,“等等!”小童剛要駕車駛入城門,守城的士兵伸手將馬車攔了下來。
南風不慌不忙地從腰間掏出一塊牌子遞了上去。
那士兵接過牌子一看,忙退后一步,雙手抱拳。“不知是上官府的座駕,還請這邊請。”說罷,恭敬地遞上牌子,對身后的士兵揮了揮手,“放行!”
馬車緩緩駛入城內,忽然感覺耳邊人聲鼎沸,一片嘈雜。“公子,我們進城了,是馬上回府么?”
“恩。回去吧。”
“好嘞,公子坐好。”
又過了兩刻鐘,只聽“吁”一聲,馬車在一座高大威武的宅邸前停下來。“公子,到了!”還是小童的聲音。
“恩。”馬車內的人應了一聲。
“公子,你稍等,南風先去通報。”說完,南風利索地跳下馬車,跑上臺階,用力地敲了敲大門。片刻之后,側門“吱呀”一聲打開一道小縫,里面探出一個腦袋。“誰呀?”
“上官家公子回來了,快開門。”南風催促道。
“哪來的公子,我們家公子都在府里呢!”小廝一臉鄙視地看著南風。“走走走,別亂認親戚,我們上官府是你這種人能隨隨便便來的么。”說完,小廝就要關門。
南風伸手擋住,遞上一塊鍍金牌子。那門里的人一見牌子,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忙往南風身后看去。“稍等,小的馬上去通報。”
不多時,上官府的大門打開了,從里面浩浩蕩蕩出來一群人,少說有二三十,男女老少都有,左右兩列整整齊齊地站在門口。為首的一人,穿著黑色鎏金朝服,身后跟著一位雍容華貴的婦人。
“恭迎大少爺回府。”一眾人高聲呼喊。
馬車里的人掀起門簾,走出馬車。好一個公子如玉。邊上的人上官府門口見這么多人出來迎接馬車里的人,早就里里外外圍了一群人,等著吃瓜。眾人看著眼前這張臉,不由得晃了一下神。
路人甲:“這,這是他們的大公子么?”
路人乙:“上官府究竟有幾位公子?”
少女甲:“呀,這么好看的公子,回頭就讓我爹來提親。”
路人丙:“喲,你羞不羞呀,哪有女方上男方家提親的。”
少女臉頰微紅,爭辯道:“那有什么關系,反正男未婚女未嫁。”
再說這上官府里出來迎接的眾人,為首的男子朝著馬車里下來的公子招了招手,“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好。”
公子朝他點頭示意,就算是行過禮了。
男子捋了捋胡須,哈哈干笑了兩聲,“來,來,來,進府,進府。”
身后的眾人忙退到一邊,讓出一條路來。男子在前領路,轉身進了門。身后的婦人直直地盯著白衣公子,熱淚盈盈。
公子抬起頭,看了看匾額,燙金的烏木匾額上寫著“上官府”三個字,心里默默地嘆了口氣,“終究還是回來了。”隨手將手里的扇子遞給南風,進了大門。
身后的眾人見主角都進門了,也紛紛跟著進門。
“不知這是上官府哪位公子回來?”在上官府外邊的吃瓜觀眾又討論開了。看到這么一位美男子出現在都城之內,大家都十分好奇,說不準吶,這都城四美可就要重新排名了。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據說這位可是上官府的大少爺啊。”邊上一人回頭看了他一眼。此后,都城的茶樓里多了一個討論的對象,那就是這上官府的大少爺。
“上官府內不是只有一位少爺么?”
“怎么會?”那人回頭看了看四周,湊到那人耳邊小聲說,“這位才是上官府的大少爺,名叫上官熙,早年被送到青云山修行的。”
那人似懂非懂的“哦”了一聲。“不是說青云山上修行的都是仙人么?”
“那是,青云山可不是誰都能進去的。”
“那這上官府的大少爺這是要成仙了么?”
“這個......”那人臉色一赧,“這是人家上官府的事,你管這么多做什么。”然后甩了甩袖子走了。
剛站在府外,南風就感覺這上官府很氣派,進到里面之后,才知道什么是土豪。橘紅色的琉璃瓦,金光閃閃的石柱上鑲嵌了各色寶石。沿路走廊種滿了各色花草,爭奇斗艷,假山流水,亭臺樓閣,一一俱全。
在府內走了近小半個時辰,眾人方才走到一處廳前。方才為首的男子和婦人早已命人在廳內備好茶水等候。上官熙在大廳門口停下腳步,頓了頓,還是進了廳,走到主座左邊的椅子坐下。南風自覺地站到自家公子身后,其他人也紛紛落了座。
這上官府家大業大,這人口自然也是不少。坐在首位的男子是這上官府現任家主,上官皓,上官熙的父親。而坐在邊上的婦人則是公子的母親,李氏。在李氏身后還立著一位婦人,那是上官皓的側室,元氏。元氏給上官府添了一男一女,此時卻并不在身旁。再看左面一排,分別坐著一位四十開外的中年男子,上官府二老爺,上官明。還有一位歲數不相上下,穿著青衣長衫的男子,上官府三老爺,上官岐。而右邊一側坐的上官皓正妻李氏的兄弟李楓及側室元氏的兄弟元淼。還有一干人等站在座椅后頭。
上官熙,是上官皓的長子,六歲那年有幸得青云山無咎真人賞識,便被送上山拜師修行,被無咎真人收為關門弟子。這一走便是十二年,今日是上官熙離家之后第一次回府。紫塵苑是他小時候和娘親李氏一起居住的院子,簡簡單單,干干凈凈。此次歸來,上官熙是受師命下山,美其名曰,歷練。
“熙兒,你可算回來了。這些年在青云山修行,一切可還安好?”李氏忍不住先開了口。
“回娘親,一切安好。”上官熙答道。
“此番回來,可還要再去往別處?”李氏緊接著問。
“暫時未有打算。”上官熙并未言其他。
“好了,這些話可以日后再敘。”坐在首位的上官皓對李氏使了個眼色,“不知熙兒這次回來,你師傅可有帶什么話過來?”男子一臉諂笑。
上官熙抬頭看了一眼男子,淡淡地說,“下山之際,師傅吩咐我好好回家盡孝,此外并無其他。”
上官皓摸了一把胡須,尷尬地笑了兩聲,“這樣,盡孝啊,盡孝好啊,盡孝好啊。呵呵。”
李氏插了一句,“從青云山到此,一路奔波,熙兒也累了,要不先讓他回院子歇息。反正暫時也無其他安排,剩下的就日后再敘。老爺你看如何?”
上官皓點點頭,“恩,如此甚好。”
“多謝父親體恤。”
“還是以前的紫塵苑,已經命人收拾好了,有什么需要就差人過來告訴為娘。”李氏吩咐身后的小廝帶路。
上官熙垂下眼瞼,點了點頭,向眾人做了個揖,便起身離去。
待公子一走,堂上眾人紛紛議論開來。
“這大少爺在青云山修行,想來是學有所成啊,回來才露個臉就走了,這招呼都沒打完呢。”左邊的上官明陰陽怪氣地說了一句。
上官皓不以為意地拱了拱手,“二弟,這就不對了。不是犬子無禮,確實是一路舟車勞頓,需要好好休整。晚些,一定讓犬子登門致歉。”
上官明看了一眼上官皓,“哼”了一聲,起身離開了。其他人見狀,紛紛尋了個借口,也離開了,反正來日方長,不愁沒有機會認識。
再說上官熙,此時正在上官府后花園。從大廳出來后,并沒有讓小廝直接帶著去紫塵苑,而是去了邊上的一處涼亭,靜靜地看著亭外的蓮花池。一直跟在公子身后的南風知道,自家公子這是在想事兒,便沒有出聲打擾。直到日頭偏西,那小廝才出聲提醒,主仆二人一前一后這才朝院子走去。
從涼亭到院子的路并不遠,這紫塵苑還是小時候的模樣,一切都沒有變化。
進到院子后,上官熙只是隨意地往院子看了一眼,便讓那小廝回去了。景未變,人已變。這些年在青云山的修行,上官熙以為自己已經早就斷了這塵緣親緣,可到了這院子,心里還是會有一股陌生的親近感,許是師傅說的還有塵緣未了,所以還未能入升仙之境。
忽然再手里摸到那個罐子,掏出來放在手心。罐子里那團白霧還是一如先前,自己也說不準為什么會收了這團白霧,只是心里有個念頭讓自己這么做。晃過神來,白霧就已經收在這個罐子里。這個罐子是無咎真人下山之前送給自己的,說是有緣。
南風見自家公子又在看那個罐子,便也湊上去看看。
“公子,你也覺得這團白霧有古怪,對不對?剛看那村夫就感覺很不對。”
上官熙眉頭一揚,眸光一閃,點了點頭“嗯。”
南風聽自家公子附和,開心地滿屋子亂跳,“哈哈,難得公子有認可我南風的時候,不愧是跟了公子這么多年的人。”說罷,自覺地轉身去收拾那些從馬車上搬下來的東西了。有些事情,公子不愿說,南風作為小廝,也不會多問,點到為止即可,這是他這些年跟在公子身邊琢磨出來的經驗。
“果然是有些意思。”上官熙繼續盯著這團白霧,只是他還沒有看透這霧氣的來歷。這些年在青云山的修行,練就了他通天眼的本領,除了無咎真人,他能看清自己周圍任何人的命數因緣,但此刻卻摸不清這霧氣的來歷。按下心底的疑問,上官熙不知從哪掏出一個竹簡,轉身坐到書桌前。這些年在青云山除了修行,幾乎所有的時間他都在看書。無咎真人說唯有如此才能讓他心無雜念,更有利于修行。他也不疑有它,照做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