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比以前懂事,但是懂事之后是住別人家,又少回來聚,父母現在對我們都是珍惜,喜歡是從我們小時候就喜歡著的”趙同學說。
跟朋友討論到,這次回家,感覺到爸爸看我的眼神都不一樣,感覺自己像個乖女兒,我說感覺爸爸好喜歡自己,趙同學跟我說了上面這段話。提醒了我,讓我有了一個新的視覺和定位去看待自己的角色轉換,也試著去理解父母的感受。雖然我現在還是很自由,雖然我自己并還沒有真正感覺到角色轉換之后的自己跟以前的自己有什么區別。但不自覺不代表事實不存在,父母其實心里已經對我們有了一個全新的定位,也開始適應我們已真正走出家門的事實。這跟去上學、去遠游、去闖蕩不一樣,一個轉變,可能就是后半輩子的歸宿。真正離開了家鄉,離開了生養自己的地方,離開了父母的懷抱。當我們遇事不再是第一時間與父母酌商的時候,當我們開始要去規劃自己的小家的未來的時候,就切切實實感覺到了不同。
是的,是珍惜。在父母的眼中,我們已為人妻,為人媳,不久的將來將要為人母,我們踏進了一片新的空白,僅憑自己和自己的丈夫去勾勒屬于我們的生命圖騰……他們都是帶著擔憂和不舍,卻也不得不認可接受,并為之祈禱我們能夠過的更好。現在每一次回去,對于父母而言,都是難能可貴的,因為他們自己就是過來人,知道一個家庭的組建,在未來還將要面對的種種。他們總說距離太遠,總說有錢不一定有時間。他們可笑我的不知和無謂,只用還是從前的樣子,想吃什么給做什么,臨走之前頻頻拿出各種吃食讓我帶走,我總不想讓他們麻煩,每次都輕易不會提出要帶什么東西,但其實為我們忙碌,就是父母最能直接表達對我們愛的一種方式。
“珍惜”這個詞,用在這里真的很觸動人心,珍惜我們在家的時光,珍惜看著我們的一分一秒,珍惜我還能說來就來說走就走。同樣的,我也珍惜著這樣的光景,我害怕未來的瑣事牽絆,害怕不能隨心所欲,害怕不能自由進退,因為,我是我,我也已不是我……
這兩天同學的留言,令我挺驚詫的,畢竟是有多久沒有見過有人在空間真正像以前一樣認認真真的去寫下當下的所遇所思所悟。大家都在忙,忙家庭忙事業忙刷微信微博。害怕泄露隱私,害怕透露自己的心聲,害怕被看到生活的不堪,更靜不下心來閱讀一本書。我本以為不會有太多人會能夠看得下去我這絮絮叨叨的一篇篇日記,我在這里留下的只言片語,記錄生活的細枝末節,只當這里是一個直抵心靈安靜的去處!
謝謝你們的喜歡,我很珍惜!
我在等一朵云掉下來,好把它抱回家
寫于2017.8.8? 晚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