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朋友圈跑步打卡,引得一些朋友關注。每次聽到他們夸我時,我覺得自己也沒什么。和一些跑步大牛相比,自己一周跑15公里,算不了什么。
隨著年紀的增長,越來越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跑步主要是為了讓自己有一個好的身體,在自己可控的領域多一些自我控制。
開始跑步是2016年,原因是自己2015年帶娃期間患了腰椎間盤突出,在床上躺了半個月之久,那半個月,連翻身都是困難,直立行走也成了問題。那臥床半個月的經歷,讓我意識到我的身體狀況出了問題,之前四年多辦公室長時間久坐不鍛煉,讓我吃了苦頭。于是便想著必須通過鍛煉來改善身體狀況,覺得跑步是比較容易的鍛煉項目,于是在2016年孩子1歲多時,我辦了張健身卡。
但是自己的另一半不是很給力,天天不休止地加班, 他上班何止是996的模式,簡直就是12127的模式。而那一年,公公婆婆因要照顧自己的父母總是輪流回老家,在家里只有一個老人帶孩子的情況下,我只能下班就趕緊回家帶娃,讓老人騰出時間休息。所以忙碌的生活中能抽出半個小時鍛煉都是奢侈。
在2016年只在跑步機上跑了14次,70KM。剛開始跑步,我就直接挑戰3公里,記得那次花了近20多分鐘跑完3公里,整個人上氣不接下氣,時值夏日,汗水濕透衣服,額頭上的汗水不停地涌出來,非常虛弱。印象特別深的是有幾次跑完步,眼前天璇地轉,視力模糊。蹲下來好久,才慢慢恢復了視力。所以,每一個初跑者,都有一個身心被虐的過程,跑步最難的是第2—第3公里那個階段,只要挺過那個階段,接下來就順利多了。
開始跑步,除了想鍛煉身體,另一方面也受我??匆粋€公眾號——連岳的影響,他常常在公眾號上建議大家跑步。所以有了16年的教訓后,我再也不敢在健身房辦卡了。
于是在2017年,為了鍛煉,我只能在戶外跑步了。有了孩子,最能夠掌控的時間,只有早上。因為家中無老人照看孩子,老公又是早起上班。為了讓家中不離人,趕在老公上班前回家,通常6點前我就得出門跑步了。每天5點50左右,我就乘著黎明的微光出門了。
我的跑步,和別人從2km、3km、4km過渡到5km不同,我從跑了三四次后就給自己定的目標是5km,我的速度一直不快,但是堅持5km也不算太難,一般能在32—34分鐘跑完。
2017年那段時間,從4月—9月,基本上,一周我都跑上個3、4次。那一年,我跑了36次,近200公里。
有時候,白天工作、陪娃、家務之后 ,身體也是特別疲憊,但是為了在平淡的日子里,能給自己爭取一點自由時光,即使累一點,但跑完步,大汗淋漓之時,覺得這一天因為這個晨跑,就特別有意義。但是10月份以后,天亮得越來越晚了,我也不夠自律,很難再早起跑步了。那一年的跑步就在10月份中斷了。那一年,跑的最遠的一次是8.7公里。
緊接著,時間來到了2018年,由于工作的原因,精力不濟,全年只有1月份時跑了5公里,這是對于年初定的500公里目標啪啪打臉。
時間的腳步走到了2019年,從3月份起,我制定的新的跑步目標,一周跑步3次,每次超過5公里。現在已經跑了第7周,跑了110公里。目前跑的最遠的一次是8公里,這7周里,也經歷過下雨、地面積水未干的情況,但是想到之前對自己的承諾,就暫時忽略的這些小的阻礙,仍舊堅持跑完當周的計劃。
說不累是假的,因為平日里忙忙碌碌,自打早起跑步后,用來閱讀的時光就被擠占了,平時的閱讀也就見縫插針。
跑步對于我來說,最難的是從床上起來,穿上跑鞋下樓的那10分鐘,特別是身體疲憊之時或是別的事情打亂了計劃??赡芫筒荒茏尦颗苋缙谶M行了。記得有兩天早晨早起要忙工作上的事,只得晚上去健身房的跑步機上補上。
跑了3年了,因為里程不長,次數也不算多,對于自體的改善,沒有特別明顯的成效,比不得那些健身達人,練出了馬甲線或者是人魚線。
在忙碌的生活之余,每跑完一個5km,我就特別有成就感,這就是我跑步的意義。
有一個中年男子,從我晨跑步的2017年起到2019年,經常能看到他,雖然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每次看到他跑步的身影,特別欣慰,因為在堅持的路上,他一直在繼續。能夠在平凡的生活之余通過自己的自律,去賦予時光一些意義,這樣的堅持的人,并不多。我希望我也能像他一樣,堅持得久一些。
2019年接下來的幾個月,也希望自己能夠保持這個跑步頻率,多跑幾次,跑遠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