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十一月第四周
書名:《社會研究方法教程》
作者:袁方
讀后感:本書是北京大學的社會學教授所寫,主講有關社會學的原理,方法,資料分析等內容,社會學與傳播學有交叉,所以拿來看了看。本書很厚,只挑選了對我目前學習有用的內容仔細閱讀,以下是一些感受。
研究方式是指貫穿于研究全過程的程序和操作方式,它表明研究的主要手段與步驟。研究方式包括研究法與研究設計類型,傳播學屬于社會科學,社會研究中有四種主要的研究法,統計調查研究,實地研究,實驗研究和間接研究,研究設計的類型可以分為描述性研究,解釋性研究,探索性研究,橫剖研究,縱貫研究普查,抽樣調查,個案調查等,資料收集的方法包括,問卷法,訪問法,觀察法,量表法,實驗法,文獻發,資料分析方法包括,統計分析,數理分析,比較法,構造類型法,理論分析法。社會調查研究簡史是人類社會發展簡史,經驗調查在最先進入工業化社會的英國開始最早,法國的經驗調查發源也較早,與英法兩國相比,一向以重思辨著稱的德國在經驗社會調查上開始得較晚,而且受到前兩國的影響,美國一向保持著學術的經驗性和實用性相結合的傳統,其社會調查的成效較好。社會研究的宏觀層次包括社會變遷研究,社會結構研究,社會行為與態度研究,微觀層次包括個人的社會化,人際關系,個人與環境的相互作用研究,社會單位層次包括社會組織研究,社會群體研究,社區研究。這是社會研究的一些重要概念分類。
研究范式是指尤其特有的觀察角度,基本假設,概念體系和研究方式構成的,它表示科學家看待和解釋世界的基本方式。社會研究范式包括社會事實范式,社會定義范式和社會行為范式。所謂信度就是指測量數據結論可靠性程度,即測量工具能否穩定的測量到它要測量的事項的程度。所謂效度就是正確性程度,即測量工具確能測出其所要測量的特質的程度。這兩者是判斷研究結果的一般指標。
我們社會調查常用的方法有抽樣,其好處在于第一調查費用較低,第二速度快,第三應用范圍廣,第四可獲得內容豐富的資料,第五準確度高。我們必須掌握的術語有:個體是收集信息的基本單位,即分析單位。研究總體是在理論上明確界定的個體的集合體。抽樣框是從中抽樣樣本的抽樣單位名單。抽樣又分為概率抽樣和非概率抽樣,概率抽樣有簡單隨機抽樣,分層抽樣,系統抽樣,整群抽樣,多階層抽樣等,非概率抽樣有偶遇抽樣,主觀抽樣,定額抽樣,滾雪球抽樣,空間抽樣。
問卷調查法的問卷很關鍵,問卷通常存在的問題有設計的很長,問題太多,需要填答的量太大,問卷中要求被調查者進行難度較大的回憶和計算。對問卷中的語言要注意盡量用簡單的語言,問題盡量要簡短,避免雙重含義問題,問題不要帶有傾向性,不要用否定形式提問。問卷法也存在缺點比如說,被調查者的文化水平有一定要求,回答率往往難以保證,不能保證填答問卷的環境和質量。
訪問法分為結構式訪問和非結構式訪問。結構式訪問就是對訪問過程高度控制的訪問,非結構式訪問是半控制或無控制訪問。訪問法的種類有重點訪問,深度訪問,客觀陳述,座談會等。在訪問的過程中要注意始終保持中立的態度,不要避免傾向性,要把握方向及主題焦點盡量少講題外話,注意時間上的順序,使用語言越簡單越好。
通過閱讀這本書,我對一些研究的概念,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不再是一片茫然,不知從何下手,但是書本畢竟與實踐不同,以后還要在實踐中努力踐行,用踏實的態度,爭取做好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