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在聊天中陷入冷場,或者聊著聊著就彼此爭論起來,blahblahblah?
我們是社會化的動物,每個人都希望被人傾聽,受到別人的關注。
但實際上,在和別人的溝通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你說了啥?
不知道啊。
沒興趣。
哦哦哦哦,嗯嗯嗯。
就這樣子吧。
我不知道你有多少次聽到這樣的話,反正之前聽到這樣的回答或者答復時,我總會在想,是不是我說話的方式出了問題?
當然,一邊進行反思,一邊罵對方笨,一點趣味也沒有。
下文是我反思后,得出的結果,如果應用得當的話,可以大大地減少溝通的成本,提高雙方的效率。
最重要的是,雙方還能彼此愉悅。
1.
在與人交談時,沉浸在其中。
單單這一點,我們很多人都沒有做到,或者說,做不到。
大多數的溝通,只是換了一個地方玩手機而已。
這就需要我們在進行溝通的時候,要事先有所放棄,進而營造融洽的物理條件。
將手機關機,或者調成靜音,關上你的電腦,找一個安靜,或者氣氛融洽的咖啡廳。
隔離外部的干擾,才能為下一步的溝通,埋下正確的伏筆,這樣才不會聊著聊著就演變成沉默比賽,或者,個個都做了手機的奴隸。
彼此不停的刷刷刷。
2.
培養代入感。
為什么大多數國產青春電影,口碑會如此惡劣?
因為所謂的青春片,和我們經歷過的青春,相距甚遠,看完,我們很難產生代入感。
國產青春片,靠著墮胎、出軌、炫富來博取眼球,試想,我們大多數人的青春,還不是天天在三年模擬,五年高考中,整個人弄得灰頭土臉,哪有那么多時間去胡搞瞎搞。
沒有代入感的電影,看完之后,你只會產生一種感情——草,我是傻逼嗎?這種電影我都看?!!
同樣,沒有代入感的聊天方式,也只能始于:我肚子痛,終于:
多喝水,多喝熱水。
下次當有女生向你傾述失戀的痛苦,你或許可以站在她的角度去安慰她,而不是一味地講:
沒事的,一切都會過去的。
你可以嘗試這樣說:
我當時失戀的時候,也十分痛苦,巴不得去死,但多虧那時候有朋友在一邊陪著我,我們一起做了很多我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蹦極、登上小蠻腰、跳傘、射箭......
因為不斷有新鮮的經歷,讓我慢慢走出了陰影。
都說時間能改變一切,都其實,肯不肯改變,取決于你自己。
這段話,一邊說出了自己抵抗失戀的艱難,又提出了解決的辦法——去體驗不一樣的生活,比硬邦邦的——沒事的,一切都會過去的,不知道要高到哪去。
3.
懷揣著學習的心與人交談,而不是好為人師。
為什么每次開學典禮,領導的講話,會讓學生產生嚴重的抵抗情緒?
我想大概是因為溝通雙方身份的嚴重不對等,一方高高在上,另外一方,卻只能矮到谷底。
知道為什么皇帝要端坐在龍椅之上了吧。
好的溝通環境,一定是要雙方懷揣著平等的心態來營造的。
而不是你站在自己的角度出發,自己想怎么樣就怎么樣,別人不能有半點怨言。
如果你真的想這樣,可以去寫寫日記,想怎么發泄都行。
4.
與陌生人聊天,不要閉環回答,嘗試將問題拋回去。
一般我們在與陌生人聊天時,由于彼此缺乏了解,肯定不知道彼此的愛好,如果他剛好問你:
昨晚的恒大比賽你有看嗎?
你平時對足球可謂一無所知,但如果你直接了當地說:
我不看足球的。
這樣就把天給聊死了。
遇到這樣的情況,試著不要閉環式的回答,可以將問題拋給對方:
昨晚加班沒有看,恒大怎么樣,贏了還是?
一般在與陌生人聊天過程中,對方問你的問題,都是自己比較在行的,你這樣反拋回去,更能刺激他繼續分享的欲望。
在他訴說的過程中,你只需給點反應就行了,這樣,就不會別人一開口,就把話給堵死。
5.
正確的贊美。
當別人做了讓你感到十分驚艷的事情,或者與他談話,讓你受益匪淺,你一般都會夸獎一下他。
但我們的夸獎方式,真的好粗糙。
你好膩害!
你好棒!
你太牛了!
你XXX
講真,當別人在聊天的過程中,如果次次都這樣子夸我的話,我的心,是崩潰的。
因為這種贊美方式,真的好快餐啊。
下次,當別人的事跡,或者分享的經驗,讓你有贊美的沖動的話,
可以大概總結他的經歷,經驗,然后再說說哪些地方讓你倍感折服。
敷衍式的贊美,真的很難看。
6.
真誠。
聊天是兩個人,或者一群人,彼此闡述觀點,表達情緒,這里面有一個最大的前提:
真誠。
我見過很多口不對心的聊天方式。
明明自己不喜歡,卻裝作很享受的樣子,就只為了能夠取悅對方,讓所謂的溝通,能夠持續下去。
這樣的聊天方式,是極為不可取的。
不喜歡去吃自助餐,那就大膽地表達出來,不要吃完之后,通過耍脾氣來發泄自己內心的不滿,不喜歡這部電影,那就大膽地表達出來,不要過了很久,還舊事重提,惹得彼此不開心。
比起事后很多舊事重提,我更喜歡事前就表達出自己的觀點,真誠地表現自己,而不是把自己藏起來,
過后,才暴露真面目。
7.
不要害怕冷場。
我曾經也很害怕和別人溝通,怕自己說出來的話,沒有人接下去,會陷入深深的尷尬。
這種尷尬,讓我錯失了很多機遇。
后來,我逐漸明白,我無求與別人,沒有必要對別人產生畏懼心理,別人也沒有義務來感受我的尷尬。
于是干脆對自己說:
去TM的,說出來又不會死。
如今,我面對客戶,會安安靜靜地聽他們說自己的故事,中途,再加上我的喜怒哀樂。
感覺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