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下午教研時間,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我們這所充滿活力的小學校園里,給每一寸土地都鍍上了一層溫暖的金邊。作為一年級的班主任,我始終懷揣著對孩子們無限的耐心與期待,努力在他們的成長路上鋪設堅實的基石。然而,今天的一場小插曲,卻讓我深刻體會到了教育工作中那些不可預見的挑戰與溫情并存的瞬間。
教研會的討論正熱烈,手機震動打斷了我的思緒,屏幕上閃爍著閆老師的信息:“你們班有四位小朋友在沙坑玩,怎么說都不回教室。”我立刻回復:“請幫我拍張照片”。
幾分鐘后,照片傳來,畫面上,孩子們的身影在空曠的平臺上顯得格外醒目,而我心中卻是五味雜陳。我知道,這意味著我需要迅速行動,不僅是為了將孩子們帶回教室,更是為了引導他們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影響。
隨著暮省時間的臨近,我提前結束了教研會,快步走向二樓平臺。路上,我的腦海中閃過無數個可能的場景和應對方法,但當我真正站在那里,眼前的景象還是超出了我的預想。閆老師已經看到了我,簡單交流幾句后便匆匆下樓,留下我一個人面對這幾個看似無憂無慮、實則無知無畏的小家伙。
小七和小右,這兩個平日里就因活潑好動而略顯“特殊”的孩子,此刻正以一種近乎挑釁的姿態站在欄桿旁。小七的腳上空空如也,小腳丫沾滿了塵土,顯得格外稚嫩而又無辜;小右則更甚,上衣隨意扔在一旁,光著上身,那份自在與周圍緊張的氣氛形成了鮮明對比。他們的笑聲在空曠的平臺上回蕩,顯得格外刺耳,那一刻,我幾乎能感受到自己心跳的加速和后背滲出的冷汗。
我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既堅定又不失溫柔:“孩子們,現在是上課時間,我們該回教室了。”但顯然,這樣的提醒對他們來說如同耳旁風,他們只是轉頭看了我一眼,繼續他們的游戲,眼中閃爍著的是對未知世界的好奇與無畏。
我緩緩走近,試圖用更加直接的方式讓他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小七看到我靠近,似乎有了一絲警覺,但他仍然倔強地站在那里,小臉上寫滿了不情愿。小右則顯得更加大膽,他甚至將一條腿搭在了欄桿上,仿佛在進行一場無聲的挑釁。我的心猛地一揪,那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恐懼與擔憂,我擔心他們會做出更加危險的動作,更害怕這份無知與無畏會成為他們成長路上的絆腳石。
“小七、小右,你們知道這樣做有多危險嗎?如果一不小心,就可能發生無法挽回的事情。”我盡量讓自己的語氣聽起來嚴肅而又充滿關愛,試圖在他們心中種下安全的種子。但他們的反應卻出乎我的意料,小七低下了頭,似乎在思考我的話,而小右則咧嘴一笑,那種笑容里既有頑皮也有不解。
我知道,簡單的說教在這個時刻顯然不夠有力。于是,我嘗試用更具體、更直觀的方式讓他們理解。我走到欄桿邊,指著下方的工地:“你們看,那里是工人們正在建設的地方,有很多尖銳的工具和建筑材料。如果我們不小心掉下去,會受很重的傷,甚至可能會……”我故意停頓了一下,讓他們自己去想象那個可怕的后果。
這次,他們終于有了一絲動搖。小七悄悄地向后退了幾步,眼神中流露出一絲不安;小右也慢慢放下了搭在欄桿上的腿,雖然笑容還在,但已經沒有了之前的囂張。我趁機伸出手,溫柔而堅定地說:“來,我們一起回教室吧。那里有更多的知識和朋友等著我們。”
小七和小右幾乎是同時伸出了手,他們的手在我掌心中緊緊相握,那一刻,我仿佛能感受到他們心中的恐懼與不安正在慢慢消散。我們一起走下平臺,穿過走廊,回到了那個充滿溫暖和秩序的教室。
回到教室后,我沒有立即進行嚴厲的批評,而是利用了一個簡短的時間,與全班同學分享了這個小小的“冒險故事”。我強調了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我們每個人在成長路上都需要學會的責任與自我約束。我看到小七和小右的眼神中閃爍著前所未有的認真與堅定,我知道,這一次的經歷已經在他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夜幕降臨,我獨自坐在辦公室里,回想著今天發生的一切。作為教育者,我們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教會孩子們如何面對生活的挑戰與誘惑,如何在探索與冒險中找到那條通往成長的正確道路。小七和小右的“冒險”,雖然讓我心生恐懼與擔憂,但也讓我看到了教育的力量——它能在不經意間喚醒孩子們內心深處的良知與勇氣,引導他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