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告訴我你會記筆記》的作者美崎榮一郎說:
“我每年都會將我做筆記的方法升級。踏入社會以后,要想在工作上成為骨干,做筆記是一項最基本的技能,公司是不會教你的。你應該自己學習,而且應該下大力氣去學。要想漲工資,必須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價值;要想休假,必須提高工作效率。不管你踏入社會多少年,都要不斷磨煉和提高自己做筆記這一項基本工作技能。”
前一篇,我們用了一整篇來說勤于總結,記錄和積累的價值。職場牛人就是能夠通過記筆記將經歷轉化為經驗,再將經驗整合成一套理論體系,再后期的工作和生活中再去循環使用,更新,創造價值。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美崎榮一郎的筆記系統究竟是什么。
如果可以把所有信息都集中在一個筆記本上并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隨身攜帶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一本化”雖然很美好,但是和所有理想的事情一樣,終究只是一個愿望。而我們需要的是能在現實生活中幫助我們解決問題提高效率的方式。經過多年的嘗試和改進,美崎榮一郎總結出一套工作筆記體系:準備三個筆記本,根據具體情況和目的,靈活搭配使用三個筆記本,并以便利貼作為輔助。
1)記事筆記本
2)航母筆記本
3)日程筆記本
1.1 ?記事筆記本:儲存靈感和任務管理
在上下班或者出差時,隨身攜帶厚重的筆記本實在不現實也不方便。此時便于隨身攜帶的“記事筆記本”就該排上用場了。記事筆記本一般使用A6紙(105mm x 148mm,或A7)。筆記本的優點是在任何時刻將腦中想到的事情,可以立刻記下來。它的主要任務是任務管理和儲存靈感。
任務管理:所謂任務,是指最小的行動單位。很多時候我們拖延,并不是因為我們真的有所謂的“拖延癥”,而是因為我們并不知道如何把一個復雜而抽象的概念事件分解為一個一個可以操作的行動步驟。所以,每當我們有一件需要完成的事情時,為了便于我們立即行動,我們應該學會將工作盡可能細化到最小單位,然后進行分類,記錄在筆記本上。
記事筆記本可撕,你可以隨意使用,哪怕一頁紙上只寫一行字也沒關系,一張紙只記錄一項任務也行。 而且當筆記本上的任務完成后,你看著這些自己做完的事情,撕掉這些紙張,心里滿滿地都是成就感。
記錄靈感:是指當你產生靈感時,在筆記本上記錄下相關信息或主題等關鍵詞 ,然后利用你的任意時間,比如上下班坐車或者走路閑逛走神時,翻翻看看想一想。如此一來,就可以輕松地將靈感轉化為創意。不需要詳細記錄, 只需大致寫下具有提示功能的關鍵詞,做好標記,然后暫時忘記,存儲在記事筆記本上 。
記事筆記本是記錄零散信息或尚未成熟的想法的筆記本。千萬不要認為想法還不成熟就不記錄,先記下來再說。如果認為日后能用得著,那更別猶豫,馬上記下來。
PS:我知道這里你會說用手機也可以實現這個功能。而事實是,是的,手機確實有這個功能,甚至更方便攜帶和使用。但重點是,你根本不會這樣去做好嗎!!!!!它肯定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無效。為什么?因為你有手機多少年了?你真的有在這樣做嗎?如果你有,恭喜你,接下來這篇或許你都可以不用看了。如果你沒有,恩,試試看唄。
事實上,手機不適合作為記錄靈感和任務的唯一工具,是因為手機里有太多神奇的功能,任何一個其他app都可以輕易地帶走你的注意力,比如微信隨意的一條消息,比如大淘寶,比如愛奇藝。。。《自控力》里有說,當你需要在一件事情上保持自控的時候,最合適的做法不是去挑戰你的自控力,而是盡量去避免誘惑。所以,給自己的任務管理或者靈感積累設定一個儀式感的小筆記本,專門用來做這件事情吧。(當然,我個人覺得用手機來輔助記事筆記本是最好不過的方式了~畢竟手機更方便嘛)
1.2 航母筆記本:整合所有信息
記事筆記本上記錄的信息最終會在“航母筆記本”上,這就是第二個筆記本,也是充實記錄內容的第二階段使用的筆記本。航母筆記本發揮著相當于硬盤的作用,保存著所有你整合的資料。你可以用A4或者A5尺寸的筆記本,最好是活頁的,比較方便加減和調整順序。
它的使用流程是:
首先使用記事筆記本記錄零散的信息,
然后利用航母筆記本進一步充實,
最后使用電腦整理成文檔。
舉個例子,假如你被委任為某個項目的負責人,當你接下任務后,這樣行動能極大地提高行動的效率。
1,你任意時候想到的該項目的參與人姓名、項目架構、銷售目標等資料的信息,可以先記在記事筆記本上;
2,回到公司以后,把記錄在記事筆記本上的信息撕下來貼到航母筆記本上,作為你策劃案的資料;
3,然后在航母筆記本上把這些資料歸納整理,把該項目的概要、進程、管理方法以及該著手的事情等寫下來。(由于之后還會在電腦上進行整理,所以沒有必要寫得很整齊,把重點快速總結出來即可。)
4,最后在電腦上進行詳細整理,形成文章,完成策劃案。(在進行電腦作業時,請務必把航母筆記本放在手邊。當不知道如何流暢地用語言表達時,或者先手寫出粗略的方案比較快的時候,航母筆記本就可以發揮作用了。)
你一定要知道,職場小白和職場牛人在拉開距離的最初靠的可不是腦力,而是行動力!行動力!行動力!!!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很多時候你還在糾結不知道怎么做,覺得自己可能做不到或者做不好的時候,和你一樣不知道該怎么做的完美的牛人已經用行動累積了一輪或者好幾輪的體驗了。世界上哪有困難到不能下手的事情呢?做幾遍,再多做幾遍,勤記錄勤反思勤總結,再將抽象出來的經驗用到實踐中。快速累積和成長不就是這樣嗎?
李笑來在進取型人格格言里就有一句,“我知道我現在看起來很笨拙,但是開始誰都是這樣的。實踐多了就自然了。就漸漸好起來了。”所以,與其為了呈現漂亮的頁面而使用PowerPoint等電腦軟件,倒不如馬上手寫記錄在筆記本上,趕緊做起來。雖然效果可能沒有電腦出色,但不影響使用就可以了。哪怕很簡單的想法,只要堅持記錄,堅持快速行動,慢慢積累,你很快就能感受到不同。
你看,我不也就用了一年多開始老老實實累積讀書筆記,積極行動,記錄和總結過程么?我們哪有那么多不同呢?
1.3 日程筆記本:管理日程安排
日程筆記本就是管理日程安排的筆記本。航母筆記本和日程筆記本是工作筆記本的必備組合。
日程筆記本要和航母筆記本放在一起。工作是按照日程表來進行的,因此將兩個筆記本結合使用,既方便管理,又能高效工作。比如,電腦操作時,只要打開日程筆記本,一個月或一周的日程安排就立刻呈現在眼前了,一目了然。
我個人覺得日程筆記本在這里體現出價值的關鍵在于我們只將重要的工作事件簡潔地記錄在日程筆記本上,比如準備會議,交稿事件,截止日期,面談時間這類重要且需要自己結合其他兩個筆記本進行工作的事件。不要隨意什么事情都寫上來,一方面你會發現根本寫不下,另一方面提醒是給重要事件的,如果都是瑣事且非必要的事件,提醒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當然,現在APP日歷很多,而且操作起來更簡單,手機上可隨意查看。但是,和記事筆記本一樣,根本不會起太大的作用好嗎?!!!如果你沒有這方面的困擾,我相信這篇文章你也不會仔細看到這里了。所以,用一個特意的日程筆記本來掌握有必要的事情吧。結合手機輔助使用,效果更佳,比如,非工作的事情就記在手機上,工作等重要的事情先在手機上記錄,但后期一定要重新標注在日程筆記本上。
介紹完3個筆記本各自的功能了,我們再來整體地說一下記事筆記本、航母筆記本、日程筆記本這三個筆記本相互搭配的整體流程。
1, ?堅持用記事筆記本準確地記錄信息,
2, 再將記錄信息的紙張貼在航母筆記本上,充實航母筆記本(外出或途中所記錄的事項、已打印出來的各種資料、工作中記錄的零散的信息,要記得把它們都整理到航母筆記本上)
3, 最后用電腦進一步整理并豐富內容,最后整理成文檔打印出來 。
4, 再用日程筆記本隨時提醒自己工作進度(考慮到時間限制,工作時必須遵守日程表,盯緊截止日期)
筆記本盡可能隨身攜帶,談判時、開會時,請務必攜帶筆記本。即使是休息日或假日,也一定要把記事筆記本隨身攜帶,養成隨時作記錄的好習慣。如果因外出的地方不方便記錄或者規定不能作記錄,就將航母筆記本擱置一邊,但一定要攜帶記事筆記本。 電腦作業時,建議把筆記本放在旁邊作為輔助。只靠大腦記憶,會增加大腦負擔。要記事情,先記在筆記本上,然后再用電腦整理,這樣比僅靠大腦記憶更有效率。
職場上總是會出現各種突發狀況,根據記錄階段準備好三個筆記本,分類記錄各種信息。即使面對再多的突發狀況,也能分清輕重緩急并專心于眼前的工作。另外,筆記本還可以隨時提供過往的工作經驗以供參考,只要將工作內容與進度記錄下來,你就能將工作經歷轉化為工作經驗并長期保存了。
最后,這一整套筆記方式雖然看起來不復雜,但實際操作的話,你會發現一點也不容易,尤其是不容易堅持。
而任何一件有長遠價值的事情,都可能不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讓你體會到迅猛的效果,這不是雞血,靠的是長期的持續行動,反思,改進和重復。而對新手來說,最重要的永遠不是去掌握全套的理論,而是知道一些之后就開始做,從最可以行動的事情中開始做,然后在做的過程中再反復研讀理論,針對自己行動中的感受和痛點,去確定適合自己的改進方式。要知道,沒有任何一套方式是適合所有人的。能夠快速成長的人沒有一個是伸手黨,也沒有一個不是靠著自己的努力和琢磨行動出來的。所以,一定不要等待,至少記事筆記本可以買起來用起來了吧。
哦對了,筆記本買哪種呢?今天的內容已經夠多啦,咱們下一篇再說還需要準備哪些工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