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當幸福來敲門》講述的是一個真實的勵志故事:克里斯?加納(威爾·史密斯 Will Smith 飾)用全部積蓄買下高科技醫療檢測儀,到處向醫院推銷,可是價格高昂,接受的人不多。就算他多努力都無法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給妻兒,妻子最終選擇離開。他帶著兒子克里斯托夫相依為命。 在一次銷售會議途中,他看到一位帥氣男子開著一輛嶄新的紅色法拉利,便問男子他是干什么的?男子回答:“股票經紀人”。克里斯暗下決心, 這就是他要追求的幸福。幾經周折克里斯好不容易爭取來了一個股票投資公司實習的機會,沒有報酬,成功機會只有百分之五,但他仍選擇努力奮斗去追求夢想。兒子和信仰是他的力量。他賭盡身家性命,無家可歸,甚至與兒子睡在公共廁所里,在教堂收容所幾經輾轉…… 但他堅信,幸福明天就會來臨。(豆瓣介紹)
其實電影的名字翻譯的并不貼切, 如果按字面的意思應為《對幸福的追求》,原句來自美國《獨立宣言》“…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所有人被創生時平等,他們被創造者賦予了不可剝奪的權利:生命,自由和對幸福的追求.”
人天生就有追求幸福的本能。 但何為幸福?
對于電影主人公克里斯來說,幸福就是紅色法拉利,就是股票經紀人。 電影結尾,當克里斯歷盡千辛萬苦,克服重重困難,終于絕境逢生, 被Dean Witter在20個實習生中錄用為唯一的正式股票經紀人那一刻, 他抱著兒子喜極而泣。辛苦努力和付出終于得到了回報,那一刻, 克里斯肯定是幸福的。
電影結束了,然而,我腦子里有個疑問:他從此就過上幸福的生活了嗎?如果結尾是他雖然很努力, 但還是沒有成為股票經紀人,那他這輩子就不幸福了嗎?
我敢肯定答案是否定的。幸福不是紅色的法拉利。
追求幸福是我們每個人天生的權利, 然而關于幸福有個大大的謊言, 那就是“當…. …., 我就幸福了。”
在進化過程中,我們人類有種天生追求更大更快更好目標的天性。一開始的目標也許是十萬,有了十萬后,就追求一百萬;有了一百萬,甚至一千萬后,目標就又變成了一個億。達到一個目標的快樂大概能持續一天,還是一周,或者一個月, 好像心理學家做過多種實驗,最長不超過6個月。這種“當…. …., 我就幸福了”的想法把我們變成了小白鼠,在追求幸福的輪子里不斷的奔跑, 其實一直在原地轉。
那什么是幸福?
幸福既是達成目標時的成就感, 也是追求幸福過程中的每一刻。幸福是一種動能,一種狀態,它存在過程中。幸福不等于快樂, 有時候幸福伴隨著痛苦。幸福就在追求中。 比如: 克里斯克服種種困難的過程,雖然身在教堂收容所, 夜里仍然在走廊的昏暗燈光下看書的時刻。 雖然經濟上捉襟見肘,仍然給兒子做一頓漢堡大餐。雖然無家可歸,還在收容所給兒子講故事。雖然窮途陌路,還有信仰和兒子支撐自己繼續前行。
我想克里斯回想起這些經歷,幸福感便會油然而生; 而且這種幸福感比拿到股票經紀人邀約的那一刻的開心更刻骨銘心。
幸福是一種生命的狀態。 我相信克里斯即使沒有考上股票經紀人, 他也會幸福。因為他有追求夢想的勇氣, 有樂觀的心態,有信仰和兒子作為他前行的動力,有堅忍不拔的毅力。
如果幸福不是追求來的, 那我們窮極一生在追求什么?? 我們在追求更好的自己,我們在追求自我成長, 我們追求生命意義的不斷體現,我們追求社會的不斷進步, 我們追求人生的豐富多彩。我們以幸福的狀態追求。
幸福需要哪些能力?
懷著幸福的心態去追求夢想需要很多能力, 這些能力在克里斯身上得以體現。
我喜歡他追求夢想的勇氣,他敢想敢干。他敢于擁抱看上去高不可攀的夢想的勇氣。他對兒子說:”Don’t let anyone tell you that you can’t do something , not even me! When you have a dream protect it. When you want something, go get it!” 不要聽從任何人說你做不到,包括你的父母。當你有一個夢想,保護它。當你想要一個東西,立刻行動起來去拿到它。
我喜歡他永不放棄的堅毅力,即使生活已經很茍且, 但仍然懷抱夢想;
我喜歡他在絕望之境仍然能看到希望保持樂觀的心態;
我更欣賞他在困境中仍然保持一顆童心的真實;不管境遇有多糟糕仍然保持歡笑的能力。即使窘迫到要睡公共廁所, 他還能和兒子玩兒起“時光機”游戲,鼓勵兒子去找避難的“山洞”。這讓我想起另一部意大利電影《美好生活》,當爸爸將要被納粹黨槍決之際, 他還在和兒子玩兒藏貓貓的游戲。
我喜歡他超常的努力。每天要打200個營銷電話
我喜歡他的自信,即使從監獄里出來穿著破衣服去面試,也能真誠應對,不卑不亢。作為實習生, 還能和老板及銷售對象CEO平等的談笑往來,應對自如。沒有把自己放在低人一等的位置上。
我欣賞他的堅強信念,就像教堂唱詩班唱的“重擔雖然在肩,痛苦不欲生,我們能跨越山峰”。他自己的內心對白也描述了他時時感到失望, 但有種內在的力量推動著他堅持。我想到另外一本書《當呼吸變為空氣》的作者在身患絕癥晚期, 常常感到力不從心 – “我無法前行, 但我仍然前行。”
勇敢的人并非不害怕, 而是明明內心很害怕, 但仍然選擇前行。
后記
看完電影我又Google了一下克里斯后來的人生經歷。 果然,他在Dean Witter當了兩年的股票經紀人后跳槽到了收入更高的Bear Stearns, 又過了四年,他創建了自己的股票經紀公司Gardner Rich. 他從邁克喬丹手里買了一輛法拉利。 2006年,他賣掉了股票經紀公司的股份,創立了自己的投資公司。他還是積極地慈善家和公眾演講者,鼓勵無家可歸者和家境困難的孩子實現自我成長。他還積極地參與了南非脫離種族隔離重建經濟的投資工作。
我非常欣慰, 克里斯的腳步沒有停留在紅色法拉利,而是把精力投入到了幫助弱者和世界人民的發展進步。 我相信雖然他也會常常失望,常常害怕,常常自我,但他追求自我成長的腳步沒有停,他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