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蚯蚓結,麋角解,水泉動
餃子君再一次感受到了人們的召喚
餃子也許是北方最有儀式感的食物
事實上北方人總是能找到種種吃餃子的理由
餃子君的神出鬼沒你不懂
▼
夏去秋來它還在
▼
雪花飄飄擋不住它的愛
▼
冬至
是吃餃子的節(jié)日
卻又不僅僅屬于餃子君
上海人說
家家搗米做湯圓
知是明朝冬至天
湯圓也稱湯團、冬至團
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tǒng)習俗
在上海尤為盛行
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團
他們在家宴上嘗新釀的
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圓子
然后用肉塊壘于盤中祭祖
▼
江南人說
紅豆糯米飯
一口能辟邪
相傳共工氏有一子作惡多端
死于冬至這一天
死后變成疫鬼繼續(xù)殘害百姓
不過這個疫鬼最怕紅豆
于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紅豆糯米飯
來驅(qū)避疫鬼,防災祛病
▼
合肥人說
吃了冬至面
一天長一線
在合肥冬至吃面的風俗與
節(jié)氣、氣候、農(nóng)事有關
冬至過后白晝越來越長
同時又是數(shù)九寒天
每隔九天數(shù)作一九
對合肥人來說
吃一碗熱騰騰的面條
才算是過了一個冬至
▼
江西人說
我們的麻糍啊
香又甜
麻糍是江西及其周邊地區(qū)特產(chǎn)
冬至時節(jié)江西人有吃麻糍的習慣
其原料為上好的
糯米、豬油、芝麻、花生仁、冰糖等
味道香甜可口,食后耐餓
有著甜、滑的口感
成品色澤鮮白,滑韌透明
▼
四川人說
吃碗羊肉湯
巴適得很!
相傳四川地區(qū)冬至吃羊肉湯的習俗
是受漢高祖劉邦影響流傳至今
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羊肉
除了滋補以外
還希望求得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
福建人說
我們的胃
和姜母鴨最有緣
福建特別是廈門人、泉州人對鴨情有獨鐘
他們一年四季都在吃鴨
其中尤喜吃姜母鴨
姜母鴨自家做的比較少
因此冬至一到
就有很多人開始排隊買姜母鴨
▼
廣東人說
冬至大過年
臘味不可免
對于“冬至大過年”的廣東人來講
各式臘味是冬至飯桌上必不可少的菜式
冬至天氣寒冷
能夠吃到熱乎乎的飯菜可以保暖御寒
來上一份廣式臘味煲仔飯
這種帶有廣府特色的美食
是廣東朋友冬天的大愛
▼
這么多美食
哪一款才是你的最愛?
你的心里也許早有了答案:
最好吃的飯,是自個兒的家鄉(xiāng)飯。
離家越久,越想念家鄉(xiāng)的味道。
“味蕾像是繩索,將人牢牢拴住。
不管出門走了多么遠,還是想著回家吃飯。”
這個冬至節(jié)
你有沒有吃到自己的家鄉(xiāng)飯?
冬至,意味著進入了“數(shù)九寒天”。
如何度過一年中最冷的時光?
過去,人們在冬天會填“九九消寒圖”,
用“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
這都是九劃的九個字,
自冬至開始,每天寫一筆,
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
古人有古人的玩法,那么你呢?
是不是也想起了小時候圍坐屋內(nèi)
或看炊煙升騰,雪花飄落
或追金庸武俠,聊齋往事
或看書困了,
于冬日下午慵懶睡上一覺的日子?
說說你記憶中冬天讓你感到溫暖的故事吧
喜歡記得點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