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有果必有因。林黛玉到賈府后,最疼愛她的就是老祖宗賈母了。做為自己女兒留下的唯一骨血,老太太是百般的呵護(hù),為了她的婚姻,甚至同皇妃賈元春都過了招。但奇怪的是,賈母遲遲沒能成全她和寶玉的婚事。究竟為什么呢?
1. 林黛玉身體有病是一個原因
林黛玉身體很弱,病情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加重。
她第一次進(jìn)榮國府的時候,眾人看到風(fēng)流態(tài)度,便知她有不足之癥,關(guān)心之下,林黛玉和盤說出真相,她從會吃飯的時候就開始吃藥,每天都需要服用人參養(yǎng)生丸。
《紅樓夢》第28回,王夫人關(guān)心林黛玉的病情,讓人給林黛玉買天王補(bǔ)心丹,說道:“既有這個名兒,明兒就叫人買些來吃。”脂硯齋在此批注:寫藥案是暗度顰卿病勢漸加之筆,非泛泛閑文也。由此可知,林黛玉的病情加重。”
《紅樓夢》第32回,林黛玉私下里偷聽了賈寶玉和史湘云的對話,心中十分感激,但是想到自身病情,又不免覺得灰心。原文如下:況近日每覺神思恍惚,病已漸成,醫(yī)者更云氣弱血虧,恐致勞怯之癥。你我雖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縱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
《紅樓夢》第45回,薛寶釵關(guān)心林黛玉的病情,讓她找一個好醫(yī)院診治時,林黛玉道:“不中用。我知道我這樣病是不能好得了。且別說病,只論好的日子我是怎么行景,就可知了。”薛寶釵替她食補(bǔ)時,林黛玉嘆道:“‘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也不是人力可強(qiáng)的。今年比往年反覺又重了些似的?!?/p>
林黛玉的病體之身,在王夫人眼里,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病西施;在王熙鳳看來,她是一個風(fēng)吹吹就倒了的人。這樣的身體,確實不適合嫁給賈寶玉。
2.賈母不能給林黛玉婚事做主也是一個原因
賈母做為賈府里的老祖宗,難道不能成全林黛玉的婚事嗎?
紫鵑嚇唬寶玉過后,私下里提醒林黛玉,擔(dān)心賈母年齡漸大,身體漸弱,讓她早做打算,言外之意就是讓她找賈母做主。但是林黛玉聽了之后,只是傷心流了一夜眼淚,并沒有實際行動。薛姨媽在林黛玉房間,公開說要去找賈母,讓林黛玉嫁給寶玉,但最終都杳無音信,根本的原因是賈母沒法給林黛玉的婚事做主。
《紅樓夢》第32回,史湘云到了賈府后,賈寶玉拿著金麒麟找她。林黛玉跟隨前去偷聽,聽到寶玉說:“林妹妹不說這樣混帳話,若說這話,我也和他生分了?!甭犕赀@一番真心話后,林黛玉含淚離開,自己心中悲嘆:“自己父母早逝,雖有銘心刻骨之言,無人為我主張。”
《紅樓夢》第72回,趙姨娘睡覺前求賈政為賈環(huán)討要彩霞,賈政斷然否決,說自己已經(jīng)為賈寶玉、賈環(huán)選好了。這一細(xì)節(jié)其實透露,在賈寶玉的娶妻的問題上,拿主意的是賈政。賈府是封建大家族,宗族禮法高于一切。賈母輩分最高,但也要守規(guī)矩。古代講究女人的“三從四德”。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在寶黛婚事上,她可以暗示,但開不了口。
事實上,賈府無論是嫁女兒還是娶媳婦,都是父母說了算。賈迎春誤嫁“中山狼”孫紹祖,賈母不愿但不能否決。賈政之所以不開口,最根本的原因是,賈元春通過賞賜端午節(jié)禮對金玉良緣進(jìn)行暗示。一邊是賈母,一邊是貴妃,他誰也不能得罪,只能托著不管。
賈政不開口,賈母無法開口,自然也就沒有人替林黛玉的婚事做主了。
3.寶玉年紀(jì)太小不能娶妻是一個重要原因
關(guān)于賈寶玉年紀(jì)小不能娶妻之事,有三個人說過。
第一個人是賈母?!都t樓夢》第29回,張道士要給寶玉做媒時,賈母說:“上回有和尚說了,這孩子命里不該早娶,等再大一大兒再定罷?!?/p>
第二個人是賈政?!都t樓夢》第72回,趙姨娘受了彩霞的委托,私下向賈政吹枕邊風(fēng)時,賈政說“且忙什么,等他們再念一二年書再放人不遲。我已經(jīng)看中了兩個丫頭,一個與寶玉,一個給環(huán)兒。只是年紀(jì)還小,又怕他們誤了書,所以再等一二年。”賈政說得很清楚,寶玉年齡小,不到娶妻的時候。
第三個人是興兒。賈璉的小廝興兒向尤二姐介紹榮國府的情況時,順帶說起這個原因,原文如下:興兒笑道:“若論模樣兒行事為人,倒是一對好的。只是他已有了,只未露形。將來準(zhǔn)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則都還小,故尚未及此。再過三二年,老太太便一開言,那是再無不準(zhǔn)的了?!?/p>
這三個人分別代表了不同層次的人物,說明年齡太小也是阻擋賈母成全寶黛二人婚事的一個重要原因。
4.在這些原因的背后,薛寶釵用四字說出了一個重要原因
無論是林黛玉的身體問題,還是無人做主問題,包括寶玉年齡太小的問題,對林黛玉嫁給寶玉,都是難過的“坎”。除此之外,薛寶釵還說了一個重要原因。
薛寶釵做為林黛玉的“競爭對手”,為了能夠勝出,她時刻不忘抓林黛玉的“小辮子”。
《紅樓夢》第42回,劉姥姥二進(jìn)榮國府,賈母盛情款待她,在大觀園里擺下酒席。說酒令期間,林黛玉說出了“良辰美景奈何天”和“紗窗也沒有紅娘報”。這分別是《牡丹亭》、《西廂記》里的詞。這兩本書在當(dāng)時視為禁書,所以薛寶釵把林黛玉喊到房間,單獨“審”問她,在林黛玉認(rèn)錯后,薛寶釵說出了這樣的話:
“我們家也算是個讀書人家,祖父手里也愛藏書。先時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處,都怕看正經(jīng)書。弟兄們也有愛詩的,也有愛詞的,諸如這些《西廂》《琵琶》以及‘元人百種’,無所不有。他們是偷背著我們看,我們卻也偷背著他們看……你我只該做些針黹紡織的事才是,偏又認(rèn)得了字,既認(rèn)得了字,不過揀那正經(jīng)的看也罷了,最怕見了些雜書,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p>
林黛玉嘆服,由此認(rèn)薛寶釵當(dāng)了好姐姐。但可惜的是,她卻真如薛寶釵所說,她卻“移了性情”,薛寶釵這四字讖言說得非常準(zhǔn)確。
林黛玉多容愁善感,對男女之情敏感異常,無論是對史湘云,還是薛寶釵,都抱有懷疑之心,這種敏感性格與她身世有關(guān),但更與她讀了閑書,移了性情有關(guān)。她惜花葬花感嘆命運(yùn)不公,三番兩次與賈寶玉之間起沖突,把自己的閨房布置的像公子哥的書房,這些表現(xiàn)讓人憐惜她,使她特立獨行,也在無形中讓人難以接受她。賈母在打平醮時說的很清楚,賈寶玉娶妻,一個是模樣好,一個是性情好,林黛玉的模樣天下無雙,她的性情卻讓一般人難以接受。賈母再憐愛她,再疼她,也會被她的性情難得開不了口。再加上年齡原因,身體原因,賈母怎么敢輕易讓她嫁給寶玉呢?
朋友們,林黛玉的婚姻悲劇,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品讀出不同的味道,這種品讀,你有什么看法,歡迎留言探討。【文/小涵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