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學習投資的時間很短,在參加這個活動之前,基本上沒多少學習,是個小白。但我倒是從過老師身上學到幾點財商有關的知識,影響深刻,而且我認為這幾點很重要,所以分享下。
一、從疊一床整齊的被子開始吧!
——————————————
海豹突擊隊的一名教官曾做了一個演講,開頭說道:“你想改變世界嗎?那么從疊一床整齊的被子開始吧!”
自律,這點看起來沒什么大不了的,似乎也和財商沒多大關系,但我認為這一點幾乎是最重要的財商知識了,我在一本書里看到一位投資高手說過這么一句話:
“市場不單單是為掙錢存在的,市場是一個最好的修煉自己的地方,人類的貪婪、恐懼和愚蠢,哪里最多?資本市場里,每時每刻都在演繹著。在這個大染缸里修煉自己,這才是市場最大的益處。戰勝市場,其實就是戰勝自己的貪婪、恐懼和愚蠢。”
戰勝這些,首先需要的就是你的自律能力,因為人性向下,如果自律的能力很低,就管不住自己,當然也不太可能在市場里賺到錢。
過老師每天是五六點起床的,然后坐下來看書,大概到七點半左右出去鍛煉。他的房間整齊簡潔,首先如果不是在午休或者晚睡,被子一直是疊著的,你可能覺得他是士兵出身,不過他是法律出身。其次,他的衣物還少,比如鞋子只有兩雙,一雙跑鞋,一雙休閑鞋。簡潔諸如此類。桌子上除了一盞臺燈和幾本書,就沒有什么了。
我一直覺得,搞得這么“精致"挺麻煩的, 每天起來得疊被子,扔在床上不就得了,省得心思老想這事。但其實這是一種非刻意的習慣,這種習慣也許來源于對投資理念的領悟后,由內而外自然展現出來的。
二、想在桌上玩前提是保住本金!
——————————————
富爸爸這本書里,說富人知道如何在小概率的機會中致富,比如只有2%盈利的可能,富人知道如何在自己資本條件下,通過盈利的策略來致富。窮人在2%的概率中,看到的是富人在冒險,但在富人眼中它只是風險而已。風險和冒險是不同的兩個概念。
舉一些過老師的例子,方便理解風險和冒險的不同,以及富人是如何在小概率事件中也能盈利的。
前一段時間ICO火熱朝天,很多人包括我,一看到項目就直接投了,夢想著通過ICO發財致富,幸好ICO叫停的監管出來,要不然我可能血本無歸。
ICO和天使投資很像。這是當時過老師的洞見,然后在這個洞見上他發展出自己的投資模型,這個模型的細節包括估值模型,通過凱利公式計算每個項目最佳投資額等等。要知道ICO成功的幾率據說只有2%,但為什么會有著名天使投資人穩定盈利呢?因為這些人有著能通過建立模型,去除冒險性行為,只留下可控風險的能力。
最近大家都知道過老師在做比特幣場外交易,但大家不知道的是,他有自己的策略,而且這個策略虧損的可能微乎其微,這個策略就是對沖。
假如你去做比特幣的OTC,可能的做法就是先買一個BTC,然后掛單等著賣出。但在你這個系統中,買入和賣出有個時間差,你怎么能保證賣出價一定高于買入價呢?如果市場出現比特幣暴跌,你的高價單是賣不出去的,你不就虧了。所以這種做法是在做冒險的事情。
如果利用對沖呢?當你買入一個BTC后,同時在合約市場上賣出一個BTC。這樣,即使BTC市場出現暴跌,因為你已經通過賣出,鎖定了暴跌前的價格,所以暴跌對你沒有什么影響,也就是你即使低于買入的價格掛單,無非就是這個買入賣出的循環沒有賺到場外交易的差價。因為循環不止一次,這樣通過對沖策略,保證了你只會盈利,不會虧損。
巴菲特有句名言,也就是三大投資原則:第一條是保住本金,第二條是保住本金,第三條是記住前兩條。巴菲特這句話,在過老師身上尤其明顯。
三、你知道自己在說什么嗎?
——————————————
如果這篇文章,只寫三條的話,最重要的這一條就是這個第三條,也是我從過老師身上受益最大的一條。
叔本華有本書《活在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里》,說的是很多概念在還沒有弄清楚時,張口就用上了。這個毛病在我身上尤其明顯,我在和過老師聊天的時候,他經常問我一句“這個到底是什么意思,你具體說一下,或舉個例子。”
我們大腦中有很多概念,但如果仔細思考這些概念,你突然不知道這個概念到底是什么意思了?我之前在一家做心理內容的公司待過,見到過一些人經常使用這些概念:內在、外在、身心靈等等。如果問“這是什么意思,請你具體解釋下”。我發現他們很難給我解釋清楚,也許是我自己太笨了。
富爸爸這本書里也有很多概念,而且這些概念在作者那里有著標準的定義,我們在看富爸爸這本書之前,也許就知道資產、負債等等概念,但我們理解的概念顯然和羅伯特定義的不同。我一直有個觀點:如果你想看明白一本書,首先要進入作者的大腦中,所謂進入作者的大腦,也就是進入作者定義的概念以及由概念組成的模型里。
不同的概念在不同的人那里定義是不一樣的,甚至是完全相反。比如我們說“朋友比金錢重要”,這句話里面的朋友和金錢是兩個概念,有的人大腦中的朋友是生死之交,有的是一面之緣,有的是狐朋狗友,有的是合作伙伴;金錢也一樣,有的人看到這句話,想到的就是兩毛錢,有的認為是一個億,有的認為是糞土,有的認為是比特幣等等,所以在你得出“朋友比金錢重要”之前,一定要界定清楚自己說的“朋友”和“金錢”是什么意思。
如果這個例子,我和過老師討論,他會首先問我“你說的朋友是什么意思,你說的金錢是多少?”你可能會覺得過老師腦袋瓜出問題了,是吧?“朋友都不知道啥意思!”“這人連錢是個啥都不知道,還做投資?”哈哈!
過老師說過一句我很認同的話,“收益是思維的等價物”,清晰的思維來源于清晰的概念,這也是我為什么,我認為這是從過老師身上學到的最重要的一點。
自從學到這點之后,我發現自己不會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