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心理療法3***
這世間本沒有美。只是遇見你,我的人生才有了最美的年華可言。
【1】酸甜的質變與美食的文化
老一輩川菜師傅,有一套口訣說味型:
先酸后甜荔枝味,
先甜后酸魚香味,
酸甜均等糖醋味。
甜與酸,比例不同,最終的味型,給人截然不同的感覺。
細思量這比例,竟也無關于從量變到質變。畢竟各味型里的糖醋,配的是不同的調料。質變這玩意兒,也該講內因外緣的際會罷!
再細究這糖醋味,里面也頗多講究。糖醋味可不了單單是糖和醋的交媾。
老派川菜的糖醋里脊,就是糖醋味的經典。
當年的蜀風園,這家民國就立下的川菜陣營,做的最地道的糖醋里脊,是炒過姜蒜泡椒末,再調的汁。
蓋因姜味宜于佐酸,蒜味本就回甜。糖醋的濃厚,得姜蒜的辛香開胃,就吃得出美滋滋的,不會想到悶人。
新派川菜的糖醋排骨,最早在自助火鍋城里風靡的版本,要先炒番茄沙司。頗有洋快餐薯條蘸料的感覺。百年的川菜,非要跟十年的洋飯取經。
文化的規律,按一些西方大師的金科玉律,是一定要通過傳播擴散的。由此說來,人類的文化,都埋在埃塞俄比亞的“露茜”身邊。
文化的精髓,在于教每一個人有辨析文化的能力。美食,大抵是極能來反思文化的。
非但這甜與酸的比例有種種,佐料有種種,甜酸在個人的口味上也差異頗甚,更遑論不同餐飲文化中的甜酸異趣了。
【2】萬物的尺度與童年的坐標
世間種種,都是相對而言。然而人自己,就往往要拿自己做萬物的尺度。
我思糖醋之味,每每憶起童年。
記憶中人生第一份糖醋排骨,出自母親之手。
那是個陰雨綿綿深秋的黃昏。記憶中我捧著一碗飯,抿下寸排上的肉。
入口化渣的肉,后味深遠的汁,伴著筋膜的嚼頭,讓咀嚼引發了心中默唱的動畫片主題曲。濃郁的汁醬可以下一大碗飯。
兒時的糖醋排骨好吃,是因為吃到的,都是標準的細骨頭粑著一塊肥瘦得宜的肉。
長大了逛菜市場,突然回想明白了,是爸爸媽媽把最好的挑給了我。
每個孩子童年的快樂,都是父母精心挑揀的。若沒有別人的關愛,吃再多的糖,生活也甜不起來。
今天分享的美食,就是糖醋排骨,一道再簡單不過的菜。
【3】廚道至簡
說起糖醋排骨的餐飲業化的做法,像極了念口訣:
焯水上籠,蒸至離骨,取出放冷,炸至茶色。
然后就是調汁收汁。
至于是先蒸后炸,還是先炸再收,中間也有講究,分出了冷吃與熱菜,也分著傳統與現代。
然而不關我們的事。我們在這里,是要一起看最簡單但是美味的料理的。一起談家里做美食的樂趣。
只有有一樣,先要提一下,我的方子,是要用梅子調甜酸味的。
我給的做法是:
1.白砂糖,鹽,料酒,保寧醋,腌制排骨一晚。每一把排骨,佩四顆半邊梅干,用冷水浸沒,泡發一晚。
2.起鍋炒糖色,至金棕色,加入八角一瓣,老姜片四五,紅花椒一兩粒,再加冷水。
3.汁水燒開。排骨濾凈血水,下鍋。加保寧醋,鹽,發梅子的水。一起中火加蓋燒。鍋里水一定要滾。
4.收汁,要把汁水全部收干。收汁過程加泡發的半邊梅。收汁時要再加醋調甜酸味。色澤若是喜深濃的,可以滴老抽調。
5.裝盤,可以按自己的喜好,自由發揮創意。
【4】酸甜之間的楚河漢界
人是喜食甜酸的。即使有人不是,也總將會因一些人一些事,喜歡吃甜酸。
傳統法國菜的美食文化,甜味與酸咸涇渭分明。甜就只能甜點,酸咸就只能頭盤主菜。
法國的美食家后來撰文,說阿拉伯文化中,咸味菜肴里的甜酸味泛濫。
然而二戰后的新法國菜跨過了甜點與咸酸味之間的楚河漢界。甚至糖被認為能帶出一些不易感知的風味,而成為了必要的調味品。
所以就美食文化而論,世界是趨同的。
只是西餐里的醋是酒醋。是用酒酵成的。不同于中國的醋,直接在發酵中度過了酒精生成的階段。
酒醋與水果的芳香,很是契合。
日本也是糧食醋。古代時的日本,各家自釀的醋有各家獨自的味道。日本的醋,加梅子泡,加羅漢柚浸,有很多。
說起來在有糖有醋的情況下吃排骨,是需要梅子這樣的果香果酸的。
梅子糖醋的酸酸甜甜,可是你初戀的味道?
梅子糖醋的酸酸甜甜,是否讓你憶起童年?
酸與甜的味道,有著滿足,也添著遺憾。
說起梅子,青梅竹馬,就成了繞不開的題。
【5】青梅竹馬的過往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是的,那年青青石板清清雨,輕輕風涼箐箐竹,是誰親親喚卿卿,悄向粉腮輕輕親。
風箏落在了樹杈上,墻上年畫泛了黃。轉眼都成了舊時光。往事拋,他娶了別家姑娘。
他們不曾相知,卻共飲一江水:
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
同是長干人,自小不相識。
就這樣把青梅竹馬,活進了翻舊的童話。最后一毛錢一斤,賤賣了童年。
只是他是行商賈,還好空窗獨守是她人。
只是浮萍黏住了水,蜻蜓習慣了一掠而過。
有一天,花凋,人倦,青梅黃了。他總要看這世間的風景:
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人是不得已,才把隨緣說事。只是心中種下了情愫,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卻都叛逆了季節。
渴水時逢旱,望暖時遇寒,把太多良辰美景錯過。
其實青梅還是青梅,竹馬依然竹馬:
憑闌半日獨無言,
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6】一生一世一雙人
初戀,不是青梅竹馬。
青梅竹馬,也不是初戀。
初戀,不是初戀。
青梅竹馬,也不是青梅竹馬。
初戀都不懂戀愛。戀愛的本領,是慢慢學的。什么時候能學會?不存在學會一說。
人一生一世的愛戀,只夠給一個人。然而每一個人,都是一本讀不完的書。愛,是一生都在路上的修行,這個叫做學會的終點,沒有誰能到達。
所以這世間所謂的初戀情結,究竟也是人給自己畫地為牢吧!
初戀,是那個真正讓你愛他一生陪伴他一生的人。在他之前,都是神獸。
人的心結,會因為不如意而產生,會因為受傷害而郁結,會因為放不下而糾纏,會因為總想要而輾轉。
然而,人真的有心可結嗎?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沒有心,哪來結?
焦點解決短期心理療法是不去死磕那些病因的。與其在苦海里沉淪,不如放下心來,去愛,去戀,去盡情感受人生中的酸甜!
自我心理調節,很多時候其實根本沒什么可以調節。因為本來的煩惱就是虛妄,有怎么去執著?
過年回家,有沒有發現,需要自己去愛的人,真的好多!誰還有功夫去想拿青梅竹馬呢?
青梅黃了,風干成食,燴進糖醋排骨里。
人與每一個人,都有過人生的一次初相見。人與每一個人,都可以青梅竹馬。
只要還保有那顆初識人間的本心,又有什么,可以阻擋愛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