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我的一生
文:住在六樓的程序員
最近看到很多一個人心酸的一生是怎么樣的這樣類型的文章,有男人版也有女人版。有人說是強行矯情,也有人說客觀反映。這里我想說說自己的想法。
平時一個不怎么會被感動的我看完兩篇文章之后確實很難過,但我是為我的父母難過。我對自己沒有做一個好子女而難過,很想罵自己怎么這么不懂事。我也很想問他們,有沒有因為我或者因為這個家庭失去了什么自己的人生之類的。我的家庭就像所有普通人的家庭一樣,有喜怒哀樂。每次我替我爸犯傻惹我媽生氣的時候我都會很憤憤不平的問我媽,你怎么找了個這樣的人做老公。倒是她會反過來安慰我說,沒他,哪來的你啊。這是句事實,雖然我很討厭聽這樣的話。
我很早之前看過一些視頻和文章,都在揭示世界的真面目。這個世界80%的財富都集中在20%的人的手上,然后這20%的人為了不讓剩下80%的人干涉自己,就創造出一個世界的面貌讓他們碌碌無為,將思緒葬送在日復一日毫無意義的生活里,麻痹他們。世界上99%的人都在做無用的勞動,包括正在看我這篇文章的你和正在半夜碼字的我(也許寫作不是無用功)。這給我一種非常可怕的感覺,就像一對年輕人在cocktail party上狂歡跳舞,他們都看起來陶醉極了,但是你拿著一杯果汁站在旁邊愣愣的,不知道他們為什么那么開心,但是你知道只要加入他們,自己就不用思考這樣無解且令人煩惱的問題了。
拒絕思考,順從平庸,你就能淹沒在人海里,就像儒家提出的中庸之道一樣,做一個最普通的普通人;跳出思維定勢重新思考,也許你什么都不會得到,但是你肯定會被視為異類排斥在普通人之外。
看起來是一條很危險的道路啊。盲從規則可以讓你獲得最大限度地平安,但是重新思考,然后對規則質疑,甚至去修改規則,這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這么一思考的話,現實世界就像刀劍神域uw篇里的人界一模一樣啊。
言歸正傳,我所閱讀的兩篇文章里,都不約而同的暗示著同一個主題:婚姻是人生的墳墓。這么一想的確有些過激但是也不失它的道理。對于一部分人來說,就那么平平安安的度過一生也是很幸福的,而且也不是所有人都像文章里的男女主角一樣,無法和自己的真愛在一起。對于很多人來說,沒有天災人禍,普通到就算把自己的人生寫成書也不會成為暢銷佳作的那種生活就已經非常令人滿意了也說不定。當然,也存在那種我的人生就要我的freestyle,不能和喜歡的人在一起我就不結婚的丁克族,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對于我個人而言,我是后者那種,當然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因為我還很年輕。
當時看完這兩篇文章替我的父母傷心完后,我就想說,如果這就是世界規則,我就一巴掌糊他臉上。
我們可以把這個問題擴大來看,不只是結婚,人生很多方面都被群體單一化了。
孩子從小要抓好學習,培養特長,拼命學習迎接中高考,然后考上一個大學在里面揮灑青春。瘋狂完了以后就老老實實上班結婚生孩子然后過老年生活。
簡直就是一條能夠直接望見終點的人生,我有一次思考畢業就職取向的時候想到,如果我干一個工作40年會是怎么樣。然后結果就是,非常絕望,如果把我的當時思考的狀態比作電腦的話,就是運行的好好的,突然死機黑屏了。但是我也同時深刻的意識到,這就是普通mod的正常人生活。我甚至專門去問過我老媽,天天上班不會很無聊嗎?她回答,每天都是不一樣的啊。但是那種一眼能望到頭的人生我還是不敢想象。如果是服務業,就是我未來的40年都充斥著愚蠢的客人的罵聲和生活的怨念,那我大概會自殺的吧。
前幾天我和朋友出去買書,因為很久沒見了,彼此都聊起了人生的話題。他說打算在大學讀幾年然后看看考個駕照,我順著話頭接了下去,然后找工作,工作個幾十年,每天重復一樣的事情,期間結婚,生子,買房買車。然后還要每個月給妻兒提供零花錢什么的。我干笑了兩下說,然后你差不多就可以去死了,人工ATM機先生。他苦笑了兩下,點點頭,表情難過但是卻不可置否。
如果說某日悲慘到有人以生孩子傳宗接代是結婚的目的來勸告我的話,我肯定會說,都什么年代了,你看中國還缺人嗎?再缺,科技多發達以后用技術合成不就好了。
必定會有人認為我的想法很極端吧。的確,以前在高中時代,我就和一個女生說過“以后干脆造機器人來取代人類吧”這種話,后來人家把我當變態沒理過我。當時我們班有兩個巨大的理想主義者,我的人生目標就是“毀滅世界”,還有一個人是環保主義者,她的目標是“拯救人類”。看似對立的理想,不過我想我們這倆人即使到死也沒法活的平凡一點吧。我當時有一些看起來很幼稚但是卻保持到至今的信念和想法,就是我不想成為那80%的墊腳石,就算思考的再痛苦我也發誓絕對不會停止。當然我的思考深度至今還是非常淺薄,時常會為網上一些言論而拼命思考。
我的這種白癡一樣的熱血,也很大程度受到作家江南的影響。他的部部作品都是熱血到不像話的那種啊。他的隨筆里有很觸動我的一段話就是,很久以后,你喜歡的那個女孩也會長大,也會嫁人。然后過上平凡的生活,她步入中年大腹便便的老公躺在沙發上喝著啤酒對著電視里直播的足球賽大聲叫好,而她則在一旁飛快的點著這個月老公剛發的工資,同時計算著撥出多少給孩子上興趣班。而你正坐在飛往芝加哥的夜間航班上,你剛剛開完一場會,參加完一場宴席,此時正要飛到下一個目的地參加談判,你計劃在機上看完一本書,寫完一份報告,再向空姐要一份不加糖的咖啡。(具體內容可能有差異)
那段鉛字印的最后一句話,死死的燙在我的心里,在這個世界上,女孩歸男孩,世界歸凱撒。我當時看完后一定迫切的想著,我一定要成為凱撒那樣的人!我要成為20%的人,!會不會成功我就不知道了。
關于我個人的倔強和熱血就寫到這里,接下來我想談談,幸福的問題。
那兩篇“心酸文”都表現出了,我那不幸福的一生,終日碌碌無為,到最后回憶起來最幸福的還是15歲那年單純青澀美好的初戀。這的確很悲哀,但是也有些絕對了,就算是再平凡的一生,再不愛的結婚對象,起碼我認為生活里還是有那么一點的幸福片段的吧。在這里我姑且理解為,這是為了強化文章效果而特意采取的寫作方式。
正如我所剛才所言,再不幸的人生,也會有幸福的片段。和孩子一起團聚,過年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飯,再不濟做完工作躺在沙發上追劇吃薯片這也挺幸福啊。不同人對幸福的定義不同,古代哲學家第歐根尼甚至認為,躺在地上享受陽光是比接受亞歷山大大帝賞賜更幸福的事情。安于現狀,照顧好自己的小家庭就是一種幸福,這也是很多人的觀念。但如果為了順應世俗而讓自己失去幸福,我認為可以不那么勉強自己。如果是我,像兩篇文章里的主角一樣面臨那種抉擇,然后身邊的朋友都勸我別倔了大家都一樣。我肯定會直接爆粗口然后翻臉,和這位朋友斷絕關系,過分的話我可能還要揍他一頓。而且就我的現狀來講,我身邊的朋友都和我差不多不是那么安于現狀的人,不大可能存在這種勸告。我特別想給這種不負責亂勸告別人的人丟一句我當年班主任老罵我的一句話:別人干啥你就干啥,別人跳樓你跳么?!
就現在的我看來,班主任的這句話也許不僅是告訴我:不要不經大腦模仿他人,更是告訴我要建立自己的判斷標準,思考準則,不輕易隨波逐流。他當年反反復復強調的一句話就是,要注意是非觀的準確,顛倒是非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我認為,人,生而為人,就是要有自我意識和自己的思考。別一天到晚誕生到世界上就因為我和世俗規則不一樣就說,我很抱歉,應該思考一下到底誰該說抱歉。畢竟到了未來十幾年后,人工智能或許都比你更有自我意識和思考能力了。人和機器,和動物的區別不就在于,我們會思考嗎?而且進化到二十一世紀的現在,沒有人會以為你的一個選擇顛覆了生活,也沒有人會聽到你死之前悲傷的哀嚎,對他們而言,你就算個P。
忘了在哪里看到了一句話,他說,現在連說話都要小心謹慎,斟酌再三,一改再改。本來想說,這朵花真美。害怕有人批判他的目光,就改成這朵花或許很美。但是這不就是句廢話了嗎?我們每個人的主張和想法都是不一樣的,就因為害怕有人站在你的對立面就抹去自己的立場,這未免太可悲了。王小波對李銀河說,對這個世界發聲,我一個人是不敢的,但是有了你,我就敢。我當時轉發了這條微博,同學就嘲笑了我說好中二啊。我大概到死都是個中二的人了,但是從不為我自己荒唐傲慢的想法后悔。
江南說,有些人熱血過,失敗了,他們就回來嘲笑熱血的人。但是沒關系,有人沒失敗就行,
是的,我也不想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