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大鬧寶萊塢

看電影的時候,我恰好從柳園火車站下車,踏上前往敦煌的小巴,一路上又哭又笑,幸好當時車上沒幾個人,否則這場面,他們大概是要笑話我的。

三傻更多的是對當代教育的職責和批判。主演阿米爾汗本身就是一個對印度教育很有自己的思想很看法的人。同樣是講教育題材的電影,我并不推薦大家觀看《死亡詩社》。首先它與東方文化之間的差異,讓很多時候我們在觀看影片時無法理解其電影所隱藏的隱喻。

《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部電影的基調就很歡樂。讓人們邊看邊笑,過后還會讓你思考。影片的帶入性很強大,很能吸引人的注意力,盡管影片的時間很長但只要是看過一遍的人絕對不會反感再看第二篇。這也難怪這部電影一在香港上映就拿下了當年香港票房第一的桂冠。其次可能就是印度填鴨式的教育跟中國很相似,很能引起共鳴。所以當正值高中的我們在課堂上觀看這部影片時除了爽朗的笑聲更多的是看完之后深深的思考。從這一點來說,這部電影無疑是成功的。

心很脆弱,你得學會哄它。

不管有多大困難,告訴你的心“一切順利”

《三傻》故事情節也不復雜。Farhran、Raju與Rancho是皇家工程學院的學生,三人共居一室,結為好友。在以嚴格著稱的學院里,Rancho是個非常與眾不同的學生,他不死記硬背,甚至還公然頂撞校長“病毒”,質疑他的教學方法。

他不僅鼓動Farhran與Raju去勇敢追尋理想,還勸說校長的二女兒Pia離開滿眼銅臭的未婚夫。蘭喬的特立獨行引起了模范學生“消音器”的不滿,他約定十年后再與蘭喬一決高下,看哪種生活方式更能取得成功。

十年之后,當拉杜、蘭喬、“消音器”和碧雅在一個在偏遠地區的有趣的農村小學里找到Rancho的時候,“消音器”已經是大公司的副總,正在尋求與一位炙手可熱的科學家建立合作,而Rancho在“消音器”眼中看來就是一個小學老師,一個月的薪水可能還不如他孩子的零花錢,名副其實的loser。

但即便在面對“消音器”小人得志的嘲笑時,Rancho還是淡定從容地面對他,影片中配合著農村小學所處地點的碧海藍天的背景,這一幕看著其實很有張力很感人。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從小到大,從小學到大學,我過的教育環境對于大多數的學生來說都不是很理想。到了高中畢業的時候,可以選擇自己的專業,這個時候大多數學生根本不知道自己興趣在哪兒,自然選擇起來也多少有些跟風。

其實興趣這玩意兒,倒是可以培養,一個人愛做什么,其實很大程度上是來自于他能夠從中得到多少成就感。但對于一個即將步入大學的年輕人,難以決斷自己能從哪兒得到成就感。過多的功課可能占據了大量的時間,導致學生沒有時間去經營自己的愛好。即使是大學生,受夠了“壓迫”,在大學相對寬松的環境里,也不一定能夠瞬間適應,發現自我

深夜自彈自唱熱愛發明的寒門子弟,一心一意研制十分前衛的航拍機想得到校長的支持與鼓勵,最后換來的是校長不屑一顧的回應和嚴酷無情的退學勒令書。

一個因專心致志于新發明而沒有按所謂的教學標準按時完成任務的學生最后只能在呆板的填鴨式教育中死去,現在都記得Rancho修好航拍器要給學長看的時候,隨著鏡頭的上移,人們反而看到了這個學生已經上吊自盡(影片中這一幕時黑白的)。

也許我們真的得問問自己的內心,到底我們為了什么而讀書。真正的教育者應該引導學生如何通過學習將自己的興趣變成自己在這個世界生獨一無二的生存技能。

當然,即使如同電影里的那位“臭屁王”,即使是實際硬背,不求甚解,最后也還是做到了副總裁。被扭曲的學生不一定就不會“成功”,他們最后也有可能做出一定的成績,甚至是不小的成績,但是他們不會完成偉大的事業,不會做完善的自己,正如那位副總裁還在隨地大小便一樣。

喬布斯說熱愛自己的事業,有真正的興趣才能做出偉大的工作。世界上百分之99 的技能都能夠通過練習掌握,但是如果真是要做到最頂尖,沒有興趣是不可能的。我們現在正在做這件事,就是在突破常規,尋找自我,在這個大多數人都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或是帶著極端功利的目標的世界了,我們依然需要不斷的學習,認清自己。

這么多年第一次看這部電影,而恰好今年是知識IP井噴的一年,更多的人開始覺醒,所以我相信知識能夠改變命運,學識決定一切,練習可以學會大多數技能!以及我相信自我可以不斷提升,這就是我對未來充滿希望的原因。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