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終為始

最近在看《職業人的作風》,每期四十幾分鐘的篇幅,記錄主人公在高“創造性”輸出、受瓶頸限制、到最后被肯定的過程,如此循環。

紀錄片中的各位主人公,私以為最值得關注的,是他們對自己事業終極目標的清晰認知:他們首先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繼而相應地再考慮要做什么、怎么做,最終能得到想要的結果其實只是時間問題。

我為什么會這么認為?記得自己剛大學畢業時,找不到自己的意義,看不到“活兒”的價值。試著刷了不下百本管理學的書尋找突破,無果。好比走進混沌,悶得喘不過氣。當時把我脫離苦海的是四個字,以終為始。這種思維方式的優勢,以下面這個假設為例:

假設你是一個2B產品的產品經理,某個大客戶提出,某個頁面最好加一個按鈕。你的直覺反應可能是怎樣的?
- 因為客戶說要,所以必須有改變!
- 是不是真的要加一個按鈕?
- 只在這個頁面加嗎?
- 其他客戶那邊反饋如何?
- ……

看出問題了嗎?腦補太多但不知道客戶的實際需求是什么。做成一件事,如果使用太多的條件語句,最終成果很大概率上會偏離初衷。

是否需要給產品加一個按鈕,需要了解客戶到底遇到了什么問題;選擇一份職業,就抬頭看下塔尖的人都在做些什么。很多成功學的書中都大談特談“堅持”、“getting things done”,卻很少告訴年輕人,需要花時間辨析終極目標,堅持也好、成事也罷,其實都建立在對“終點”的充分考慮之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