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來到瑜伽管,我是如此的小心翼翼和充滿好奇心,并且期待著自己將瑜伽融入生活后的改變。
一次還不算糟糕的開始
第一次進入瑜伽教室,我是如此的小心翼翼,充滿對新事物的好奇和教練上課的期待。在更衣室里,我遇到的第一個人不是學員而是教練,短暫溝通過后,開始了第一節瑜伽課程。
第一次上課最大的感受是教練的口令和節奏跟不上,雖然每個動作都能依葫蘆畫瓢模仿下來,可是當教練口令引導吸氣與呼氣并配合瑜伽體式時,我卻找不到呼吸在哪里,體力也跟不上,憋氣成了首要問題。
瑜伽過程中到底如何呼吸?
會想第一節課的情節,我好像在水底下游泳,完全不知道如何呼吸。于是上網找了一段關于呼吸的原則:
原則1:展開的動作請吸氣,收縮、扭轉時請吐氣。以前彎來說,兩手向上拉長時就配合著吸氣,當身體對折彎下地面時就吐氣。
原則2:強調某個部位體位法,姿勢停留時,配合著數個深呼吸。如在做下犬式時,把臀部推高到頂點,兩手兩腳撐在地面,從側面看這個姿勢像個三角形。此時在此處深呼吸四次,加強拉伸背部和腿部的肌肉線條。
原則3:困難的動作呼吸可較快,強調平衡的姿勢呼吸較深沉。如果拿肩立式和樹式相比,當然是肩立式的呼吸會較急促,樹式呼吸可較平緩。
后來查閱瑜伽中關于呼吸的定義才有所理解,呼吸時將空氣吸入和排出肺部的過程,是由胸腔和腹腔的三維形狀變化所引起的,根據定義,胸腔是可以改變形狀和體積的,而腹腔職能改變形狀不能改變體積,也就是說,腹腔像個水囊改變形狀,而胸腔像手風琴一樣,是可以改變它的形狀和體積的,當身體擴展胸腔時,能夠創造出更多的空間,這個時候吸氣就會發生,而當胸腔收縮或身體折疊時,空間被擠壓,這個時候呼氣就會發生。
在后來的相關書籍閱讀中發現,脊柱運動時空腔形狀變化活動的固有組成部分,所以,學生被要求在脊柱伸展時吸氣,并在脊柱彎曲時呼氣,這是有原因的,基本上,脊柱伸展的形狀變化是一次吸氣,而脊柱彎曲的形狀變化時一次呼氣。
第一節課過后的感受
我的第一節瑜伽課程用了60分鐘,習練完成已是滿頭大汗,那酸爽程度從未有過,可以有酣暢淋漓來形容。在那一刻起,我想我愛上了瑜伽,它會讓玩生活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