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世界里,總是有著既定規則去要求你要活得像個大人,而不是像個孩子一樣。對著不喜歡的人,你還是要微微一笑而不是板著臉忽略;遇到難過的事情,你必須要隱忍克制自己的情緒,而不是由著性子哭喊吵鬧。
你身邊的人都在告訴你,你要在這個社會生存,就不能像個孩子一樣活著。
可是你看,宮崎駿就一直在還原他的童年世界給我們看,他就像個孩子一樣在作品里找那些回不去的兒時,然后才有了這些讓我們都舍不得從中跳脫出來的美好作品。他的作品里全都是可愛的小孩,青澀的少年少女,動物,森林,全是那些你在童年時才會執著關注的物體。
所以啊,越是執著于自己小世界的人,反而有自由。
前幾天我朋友打電話給我。“就是想給你打個電話,看你最近心情如何,沒別的事兒,嗯,真沒別的事兒。”
我說,沒有大喜大悲,也沒有大起大落,很平靜的過每一天。
他停頓了下,說,這樣就很好。
我是大人眼里聽話又懂事的孩子,我是校園生活里最不起眼的存在,被認識的老師夸贊有禮貌夠努力??墒俏抑肋@并非我愿意。我從未放棄過成為一個為自己活著的壞人的決心。
我想去紋身,我想開車越過沙漠向世界一路叫囂著“老子來過”,我想站在海邊的礁石上看浪花卷起千堆雪,在和朋友的談笑間體會“古今多少事”。我想寫盡世間美好的,丑惡的事。我想看夠世間所有好玩的,有趣的,枯燥的,獵奇的書。我想遇見足夠多的人,觥籌交錯中去傾聽他們的故事,被善良的人寵出了脾性,余生不需任何人指教。我想看大風大浪,我也想看高山大川。一個人不怕,兩個人更好,三個人是同游,四個人是相伴。
我并不想當個太善良的人。而我慶幸的是,看似實誠的外表下,我依然還保留著某種不安分的熱血。
越長大,遇見了越多的人,反而更喜歡孩子。他們的存在,提醒著我們純真是什么模樣。
我們總以為必須帶著世俗所謂的成熟,才能活出人樣??善茏屛覀冋娴幕畹孟駛€人的時候,反而是我們表現出最真實本能樣子的時候。餓了會叫,累了會難受,難過了會哭,開心滿足了會笑得停不下來。那個樣子的你,才是你自己。
人人都知道彼此戴著面具在生活,拼命掩飾自己的膽怯,努力遮掩自己的不安,小心隱藏著自己的悲傷。
我不大同意成熟就意味著要舍棄童真,像孩子一樣生活是不再幼稚地異想天開,不再任性地以為全世界只圍著自己轉,而是大膽率性像孩子一樣無畏地專注。
我們不是要學著變得麻木
而是知道如何清醒地生活
像個孩子一樣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