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一直是我心心念念的地方。當時交換生申請結果下來的時候我忽然有一種非常感恩的感覺,正所謂,心心念念,必有回響。
我會永遠記得輔大蜿蜒的小路,你陪我走過的一遍又一遍的循環,還有在忠孝復興的夜店里大家一起過的五校聯合圣誕趴,我永遠不敢忘記每周溫柔和我談心事的美娟姐姐,我們一起在輔大別墅聊最近發生的事情還有自己內心深處的受傷,也永遠不敢忘記宿舍內的來自波蘭的修女姐姐,他們為了信仰,跋山涉水,來到異國,孤獨終老,葬在異鄉而無怨無悔。我會記得飛奔而過的少年在我耳邊說,以后有機會一定要帶你騎機車;也會記得溫暖的志工組織大家庭,他們給我寫的每一張小卡片。
臺灣就是這樣一個地方,他們樓房不高,說著和你類似的語言其實名詞往往很不一樣,房價很貴但是沒有什么人太過憂愁大多安安心心的過自己的小日子,他們最喜歡的一個詞叫做“小確幸”,每天我看見周圍來來往往的人步伐不快,閑散開心,但要說可恨的呢也不是沒有,有的人會討厭大陸人,會反諷著說強國人啦諸如此類的稱呼,他們很多人都不了解大陸,認為大陸人一切向錢看,生活缺乏信仰,受到國家嚴格的管理,多多少少不會太理解。雖然他們善良。
在我去臺灣之前看到過很多的游記,比較有名的有臺灣很多作家聯名寫的《行走臺灣》《12元的鐵道部旅行》等等,從大陸網站看到的很多游記也都在說臺灣如何如何美好,人民友善,雖然房屋不高,交通事故不少,但是就好像是中華文化最后的留存之所。而事實上,沒有那么簡單的。臺灣堅持民國紀年,今年應該是民國104年了。我常常看到臺灣人憤慨,在我交換的時候恰逢臺灣九合一選舉,柯文哲勝利,很多人感覺點燃了希望,但我覺得一切正如我們老師所言,短視的人民選擇短視的政府。我在臺北去了很多次文創園地,松山文創,華山1914等等,我去了臺北設計師周年展,也去了紅點設計的年度展,臺北設計固然不錯,可惜臺灣出生率低,移民率高,我眼中所見的精英紛紛考慮出國。臺灣是一個留不住人才的地方,這一點,就把他的很多優勢都打了折扣。
但如果可以的話,我其實還是蠻喜歡在臺北生活,周末參加家庭聯合會的心理聊天一起吃晚飯做祈禱,然后再去文創中心看諸如大英博物館展覽、小王子展覽等等,手頭富裕的時候就可以去聽各種歌手的演唱會。平日,可以去咖啡店打工,比如說混日子咖啡店,再比如說和好朋友一起開一家自己慢慢一點一點裝修的漢堡店,然后慢慢看榕樹下的氣須根,還有路邊懶懶曬太陽的大狗,碰見神父或者修女的時候對他們微笑致意,偶爾去臺大蹭蹭免費的講座聽。在臺灣,漢堡店的正式員工月薪底薪都可以有八千人民幣啊,就連買奶茶的小時工都是一小時25塊人民幣。雖然水果很貴,交通很貴,房價很貴,兩黨惡斗,電視劇腦殘,其實,也沒什么不好呀
牧野
2015.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