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感情開始于冷淡,發現于平淡。這段時間仿佛過了許久,我拼命回憶,卻怎么也想不出何時開始用書法的形式來表達我的情感,文字的溫暖使我深深愛上了這種感覺,喜歡寫字時候的安寧,書信比網絡更有真實感,寄信需要一個過程,你可以分享很多事,而要幾天對方才知道,你們聊得不多,但卻一直聯系著,寫信需要精力,有人愿意花精力給你寫信,還有些適合書寫的話題來表達,情到深處,無言也甜蜜。大多時候,書信的方式才能更好的傾訴感情,書寫的過程本來就是充滿著快樂的憧憬。
? ? ? 我常常憂慮,學習該如何是好,理想的大學遙不可及,家庭的繁瑣細碎也不時的引發些無名火,用音樂來發脾氣當時最愜意,懷著初心,我便開始鋼琴,興趣果然是最好的老師,貝多芬的歡樂頌輕快喜悅,蘇格蘭歌曲友誼地久天長滿懷回憶,那是一種平靜愉悅的感覺。
? ? ? 喜清澈,不,清澈的深處所形成的朦朧,不再叫清澈?那也不再叫朦朧。
? ? ? 終有一天,會去看最藍的天,最美的海,夕陽西下,黃昏背影,極目遠眺,美哉美哉。你在幾年前看過的大海是土黃色的,深沉厚重,與我要到達的遠方并不一樣,點到這里可以為止。
? ? ? 童話書的開端喜歡回到很久很久以前,來開始一段迷人的故事,少時喜歡看安徒生童話,再大一些發現了言情小說,類如霸道總裁愛上我之類的臆想小說,覺之無味,棄之。后來覺著輕靈類的文字來的有趣,那些青年作家的故事便成了一份不可多得的寶藏,慢慢的接觸了外國文學,談列夫·托爾斯泰,可以這樣談:另一個人天性純極了,品行之美,無可指摘,他寫很多很厚的小說,本本猥瑣窳陋……就這樣談完了。中國文化精神的最高境界是欲辯已忘言,歐陸文化精神的整體表現是忘言猶欲辯,像麥爾維爾說的,思想會出聲,出聲的思想被捉住了,就死人了。
? ? ? 關于友情,或許我會和她考上不同城市的不同學校,遇見不同的人,經歷不一樣的事,但每一次見面的時候,卻總有聊不完的話題,總能在彼此身上發現新的亮點,這大概是最恰如其分的友誼,成長即是默契。細細數來,朋友確實很少,卻不孤單,或是越長大,對朋友的篩選就越苛刻。不是變孤單,而是我們對陪伴的要求更高,一起吃飯逛街可能還不是陪伴,還得能夠一起討論,成長的差不多,才更像是真正的陪伴。
? ? ?愿你能做自己,并坦然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