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山腳下的記憶碎片(集結篇)

圖文|阿左

小學的往事已隨風而逝三十多年,這些記憶的碎片雖不能再次拼成一個完整的陶瓷,但每一片都在我的腦海中閃爍著粼粼波光…

回不去的小學,留不住的童年,唯以回憶緬懷之,以簡書銘記之。

下六小學90屆畢業照

【前言】

我的家鄉是一座名叫寶鴨的小山村(下六管理區轄下的一個自然村落)。這里群山環繞,碧水東流,村屋農田耕地點綴其間。

家鄉老屋背面有一山,山脊圓滑,形似鴨背,名曰鴨山據說家鄉的名字由此而來)。老屋的右側斜對面也有一山,頭如鵝冠,名曰鵝山。鴨山與鵝山之間,連著一座大山,宛如大公雞昂首高鳴,名曰雞山。雞山腳下有一古廟,名曰雞山廟,廟旁綠樹掩映處有一小學,名為下六小學下六管理區的最高學府,也叫下六學校——有初中的時候)。

我小學的求學生涯便在此度過。

在這六年期間,發生了許許多多有趣或者無趣的小事,如空氣中的沙子,多數都已隨風飄逝,但總有那么幾件事兒在記憶的海洋中濺起了耀眼的浪花,令人無法忘懷。


碎片之一:竹林打牌

小學一年級,已經有點兒數學基礎的我學會了撲克牌(相當于現在的電子游戲了),玩著玩著便入迷了,一有空便跟同樣著魔的小伙伴玩上幾盤。

記得那年夏天的下午,上課鈴聲已飄過了好幾重山,我和同學阿成還藏在竹林的平地上你一張我一張地打得正歡。忽地,一縷清香沁來,層疊的竹葉裂開一縫,一俏臉蛋兒探了進來。噢~~,班主任朱老師居然悄然找到了這隱秘的地兒!

撲克牌,當然是被沒收的了,但我的耳朵卻幸運逃過了一劫,沒有發生變形變色的過程;放學回到家里,我的屁股也沒有在竹鞭下開花兒。這讓我既慶幸又納悶,或許是朱老師并沒有告訴我的父母,或許是父親知道但忙得忘記追究了。

直至今日,我都無從知曉朱老師是如何得知我們的詭秘行蹤的,同學告秘?我們聲音太大?朱老師是天上的神仙?當時小小年紀的我,心里竟產生了一種“膜拜”的情素,太神奇了!或許是因為責任與愛的指引吧。

這是我在小學中遇到的第一件“大”事件,但竟然沒有釀成“大”后果。

現在回想起來,頗覺幸運!但有了此次教訓,后來的日子里我再也未出現過類似的問題。

也許,這就是我最大的收益吧。

碎片之二:誰尿得最遠

記得我在網絡上看到一句話,蠻有意思也蠻有哲理的:

再多各自牛逼的時光,也比不上一起傻逼的歲月。

是呀,長大之后,無論取得多么牛逼的成就,孩提時代一起干過的那些傻逼的事兒還是難以忘懷的,也是彌足珍貴的。

當年,下六小學作為一所偏僻的山村學校,條件甚是簡陋,有的課室還是泥磚墻的,整所學校只有兩間小廁所,一所在半山腰,一所在路對面,均離課室偏遠(怕臭氣熏天影響上課嘛,哈哈)。

讀三年級時(那時我們這個年級人數多,分了甲乙兩個班,三乙班在籃球場上方,三甲班在籃球場下方),我們的課室(記憶中應該是三乙班吧)挨近路邊,課間自然去路對面的廁所解釋“三急”問題。

下課的鐘聲一響(不是電力鈴聲哦,我們學校當時就是使用雞山古廟遺留下來的鐵鐘作為上下課指令工具的。那鐘聲渾厚,悠揚,頗具穿透力,山區方圓十里地都能聽得甚為清楚),我們這些尿急(其實是心急才對,課間玩耍的十分鐘很寶貴!)的野男孩便沖出課室,奔向廁所,擠近水泥尿槽旁,迫不及待地摸出小雞雞,來一番暢快淋漓。

有時候,男孩子們覺得純粹尿尿太無聊了,便弄出點新花樣,娛樂一下,譬如比賽“誰尿得遠”就是一個常玩的小游戲:三五個準備小便的小男孩,輪流站在廁所門檻邊上,對著對面的尿槽,收緊胯下的括約肌,憋紅著臉兒,用力激射。尿得遠的,旁邊噓聲一片——腎虧呀;尿得遠的,兩側笑聲陣陣——哇,腎牛X耶。不過,大伙兒對這些言語都不會在意。小屁孩哪管什么腎事?!開心最重要。

一次,大個子同學阿輝體育課后灌了一大碗水,隨后憋了一節數學課,膀胱幾乎漲爆,下課后剛趕到廁所門口,尿液便噴射而出,居然在對側的紅磚墻壁上留下長長的一道尿痕。據好事者估計,噴射約摸四米,創造了雞山小學驚人的“尿距”,若干年后也都無人能及,真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呀(之后阿輝自己也多次嘗試,亦無法達到墻壁了)真正的牛X啊!一代“腎王”,無敵“尿炮”從此誕生。

若干年后,此樁猛事依然是小伙伴們火辣的談資。


碎片之三:笑的條件反射

三年級時,我們男生上課甚是調皮。

每每覺得課程乏味,無聊犯困之時,大齡同學阿安便輕敲桌子,引起鄰座阿光的注視后便突然伸出舌頭,此刻阿光便會大笑不已,簡直無法控制,即便被上課老師大聲呵斥甚至胖揍也無濟于事。為此,周圍的小伙伴們都覺得不可思議,課后紛紛揶揄阿光:你忍住不笑會死嗎?

后來我上初中學習《生物學》后才知道,這是典型的“條件反射”!阿安伸舌頭與阿光的大笑經過重復多次的刺激強化,建立比較穩定的關聯,正如巴甫洛夫實驗中的給肉同時摁響蜂鳴器與狗分泌唾液的關系,多次刺激后,不給肉單摁蜂鳴器(相當于阿安伸舌頭),狗也會狂流唾液不止(相當于阿光的大笑)。

小學這件趣事,我從生物學的原理悟到了合理的解釋。不消說,我當時甚是歡喜也甚為得意。

在日常生活中,你會發現:若有心,處處是知識;若用心,時時有收獲。

碎片之四:每天穿同一件T恤

在山村求學,有些孩子的家離學校很遠,要翻過幾座大山趟過幾條小河步行十幾里地才來到校園。學校為了方便這些孩子,特別安排了宿舍與飲食。

阿強就是這些住宿生中的一員。

上學期間,他都在學校吃住與洗刷。我家離學校最近,吃住當然是回家里啦。

四年級夏季有一段時間,我們發現阿強天天都穿著一件淡黃色的T恤衫,便笑著問道(說實話,我們當時真的揶揄他一番):

“阿強,你也太懶了吧,日日著同一件衫,不怕發臭的?”

“哎呀,不是同一件衫啦,我爸媽去趁墟,一次性幫我買了兩件一樣的T恤罷了。天氣這么悶熱,不換衫還得了?”

阿強紅著臉兒答道。

噢,原來如此!那他爸為什么不選同款不同色的兩件衣服呢?我心想。

或許,這背后有一些我們不太清楚的且不便細說小故事…

這雖然是一件無足輕重的小事情,但是,它讓我明白一些小道理:

永遠不要自以為是,否則會碰壁;

你所看見并不一定是真實的;

了解一件事,溝通很重要。

碎片之五:在老師辦公室上課的待遇

記得我剛步入小學學堂的時候,附近幾個自然村(寶鴨、橫眉、崩塘、塘胡、水角、大榜、橫章、大陂、象嶺、長坑等)的孩子入學報名不甚積極,一年級人數零星,只有寥寥四五個孩子。學校把我和同村的幾個小伙伴安排在教師的大辦公室上課、學習。那時應該不是因為缺乏教室,而是因為人數太少,作為一個臨時的過渡罷了——這樣日子好像只是持續發展了兩三周而已(時間久遠,不知記憶是否有誤)。

懵懂的年代,我與師同室,近距離看著老師們交流,備課,練字,批改作業。記得練老師在報紙上書寫的排筆字整齊而又漂亮;茹老師在課間休息的談吐風雅而又幽默;語文陳老師中規中矩,不茍言笑,一身正氣;數學陳老師思維敏捷,手不離煙,兩指熏黃。聽其言,觀其狀,耳濡目染之中,收獲良多。現在回想起來依然覺得不可思議,這在之后的十多年求學生涯中從未再遇過,甚覺幸運。

碎片之六:宿舍講古

小學時代,山村的娛樂節目稀少,整個村莊連黑白電視都沒幾臺。幸運的是,我們家里有一臺附帶有收音功能的卡帶機。

我很喜歡聽廣播(這是我當時獲取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徑),尤其是珠江廣播電臺(我的白話主要就是通過聽廣播學會的)。那時,我最喜歡聽的節目是每天傍晚6:30珠江臺的小說連播,聽佳叔(張悅佳)、梁錦輝等大師講古,金庸的《笑傲江湖》、《射雕英雄傳》,古龍的《楚留香》、《陸小鳳》,等等,一路追聽下來,猶如今天追劇那般瘋狂。

原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欲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諸如此類的講古常用話語,至今仍縈繞在我的腦海中,一生都不會忘記。

廣播電臺的講古大咖是佳叔,而學校宿舍的故事大王則非阿番莫屬。小學階段,因學校離家超近,我沒有和離校遠的那些同學一樣選擇住宿,而是回家吃住。

傍晚吃過飯,我便一路小跑,溜入學校宿舍跟大家一起圍坐在床上聽阿番講故事:

(韓小瑩)躲藏時靠近朱聰,悄聲問道:“銅尸鐵尸是甚么人?”朱聰道:“這兩人合稱黑風雙煞,當年在北方作惡。這兩人心狠手辣,武功高強,行事又十分機靈,當真是神出鬼沒。后來不知怎的,江湖上不見了他們的蹤跡,過了幾年,大家都只道他們惡貫滿盈,已經死了,哪知道卻是躲在這窮荒極北之地。”韓小瑩問道:“這二人叫甚么名字?”朱聰道:“銅尸是男的,名叫陳玄風。他臉色焦黃,有如赤銅,臉上又從來不露喜怒之色,好似僵尸一般,因此人家叫他銅尸。”韓小瑩道:“那么那個女的鐵尸,臉色是黑黝黝的了?”朱聰道:“不錯,她姓梅,名叫梅超風。”……

后來方知,阿番那天所講述的是金庸的長篇小說《射雕英雄傳》的第四回“黑風雙煞”。故事至此,高潮漸起。那陳玄風、梅超風出場前,阿番的妙嘴便將金庸筆下的鼓點敲得我們心驚肉跳,先是幾堆白骨的森然,再是柯鎮惡不愿多提憶舊的凄然,再是韓小瑩“又是掛慮,又是好奇”的茫然,最后,朱聰道出“銅尸”、“鐵尸”綽號的由來,真如一聲梆子,心下慘然啊。

我少時愛聽故事,長大后愛看武俠小說,愛看武俠電影,心中也滋生著絲絲武俠之風…


碎片之七:螞蟻鏖戰

小時候,我的內心是好奇的,喜歡琢磨身邊的諸多事物,常常一個人一呆就是好長一段時間;我的眼睛是閑不住的,東瞧瞧,西瞅瞅,尋找下一個不一樣的新鮮。

好奇的心和閑不住的眼完美結合在一起所演繹的瑣事,我記得最清楚的就是在學校觀看了一場精彩的“螞蟻大戰”了。

記得那是五年級夏天的一個下午,熱得煩躁的知了還在樹上聒噪著,我踏著下課鈴聲竄出課寶,走向半山腰的廁所。忽然,我發現上千上萬、密密麻麻的螞蟻在小路旁的空地上亂成一鍋粥,蔚為壯觀!我蹲下去,仔細再瞧,原來是一黃一黑兩群不同種類的螞蟻正在干架!你追我,我咬你,原先整齊有序的蟻路幾乎被完全打亂。

這是復仇?這是搶地盤?我不知道,反正就是一場鏖戰!沒幾分鐘,戰場上已尸橫遍野,甚為慘烈。

最后,數量少的黑螞蟻憑著矯健的身軀和靈敏的反應戰勝了數量多的黃螞蟻。這是螞蟻界“以少勝多”的一場大戰。我目睹之,記錄之,幸哉。

什么?你問我什么時候離開的?

哦~就是膀胱脹得就要奪“管”而出的時候。

那是什么時候?

我也不太清楚了,反正我回教室時,數學老師已經板書半個黑板了…

碎片之八:一首難忘的歌曲

凡是在下六小學工作過、學習過的朋友們都不會忘記這一首特別的歌曲,開頭第一句就是“啊~~牡丹”。

上學期間,每天下午上課前,學校的大喇叭一般都會響起這首激情高昂的歌曲。住在附近的我和小伙伴一起,聆聽著這熟悉的旋律,走在返校的小路上。

在這旋律的熏陶下,我們發現,路邊的小樹們昂首挺胸,小草們扭動腰肢,小花們艷麗爛漫,小溪呀,從腳踝流過,清脆,爽朗。

我們那時的心情也是一樣一樣滴。

現在回憶起來,依然美好。

咦?這首歌真的很熟悉耶,但我還是忘記了是什么歌名了?

有些健忘的朋友們,請收下這枚記憶中的小彩蛋吧:

學校廣播經常播放的這首歌曲是《牡丹之歌》

附上完整的歌詞,您可以對著哼上幾句哦,哈哈。

《牡丹之歌》
歌手:蔣大為
啊牡丹
百花叢中最鮮艷
啊牡丹
眾香國里最壯觀
有人說你嬌媚
嬌媚的生命哪有這樣豐滿
有人說你富貴
哪知道你曾歷盡貧寒
啊牡丹啊牡丹
哪知道你曾歷盡貧寒
啊牡丹
百花叢中最鮮艷
啊牡丹
眾香國里最壯觀
冰封大地的時候
你正蘊育著生機一片
春風吹來的時候
你把美麗帶給人間
啊牡丹啊牡丹
你把美麗帶給人間
你把美麗帶給人間

看著這歌詞,熟悉的旋律仿佛又從耳邊響起…

碎片之九:翹課逛山與自我醒悟

童年木訥內向的我,雖偶爾調皮貪玩,但從來不知何為翹課。

四年級的一天下午,和煦的陽光照耀著大地,我跟隨阿強以及他的同村伙伴,從杉坑這邊開始,沿著小路往上爬。剛到半山腰,便聽到山腳下傳來的上課的鐘聲。說實話,當時我的心還是蠻忐忑的,不上課,老師知道了會狂批嗎?父親知道了會狠揍嗎?但看到身邊的伙伴們都毫無愧色地有說有笑,似乎給我抹上了一層淡定劑。一會兒,兩遍的鐘聲已經響過,四野松濤陣陣,微風拂面而過,心便沒那么慌張了。

不久,我們一行人如電視里的探險隊般登上了雞山頂,向四周極目遠眺,家鄉的美景盡收眼底,好不愜意。

爾后,我們繼續穿過密密叢林,聊著,笑著,走到了另一側的鵝山,從大陂坳(也叫雞山坳?)下來,沿著山邊的排水溝偷偷溜回了學校…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翹課,也是人生第一次偷偷摸摸的郊游。

后來,老師有沒有狂批我?沒有;父親有沒有狠揍我?也沒有。

或許,他們都不知道吧。

其實,我們讀小學的八十年代,大人們都很忙的,忙著干活,忙著養家糊口,忙著吹水。翹課,于他們而言,小事一樁吧。而且,我們這一代孩子,不是獨生子女,幾乎個個都有兄弟姐妹,備份多,不矜貴。或許,在學校打架,頭破血流了才算一件事兒吧。

說真的,大人們沒有懲罰我,我并未感到慶幸。那次翹課后,我仔細想想:大人們因忙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若果自己不自覺的話,你的成績可能就落后了,你的夢想可能就凋零了,最終吃虧的是自個兒。想通了這一點,我再也沒有逃過課了。真的,往后十多年的求學之路,我都規規矩矩,從來沒有缺席過!

這是我人生中唯一的一次翹課。是以記之,留作紀念吧。

碎片之十:長江伯的雜貨與陳老師的眼淚

五年級,陳*生老師當我們的班主任。陳老師的老父親,我們叫他長江伯(音),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賣雜貨的老人。

每到上學日,長江伯都會挑著一擔雜貨從我家門口慢悠悠地經過,走向小學校園。他的雜貨裝在兩個精致的竹筐里,吃的有糖果、餅干、果脯等零食,玩的有氣球、塑料槍等小玩具。這些貨物太吸引眼球了,孩子們都很喜歡他。遠遠一看見他來了,便迅速圍著他轉。有伙伴買了,我們也可以沾沾光,享享口福或過過手癮了。

這樣的美好福利,我享受了好幾年了。

但是,五年級的某一天,長江伯不來了,而且是連續好幾天都不來了。

后來,我從父親的口中得知,長江伯外出摔了一跤后,傷勢嚴重,離開了人世間。

這個噩耗,讓我沉默了老半天。

班主任陳老師也因此瘦了一大圈,臉更削了,眼也更深了。

一天早上,我走上學的路上,看見陳老師騎著一輛自行車從另一岔路緩慢搖來,頭發在風中凌亂,眼睛還紅紅的,似乎有淚水在飛…

那天以后,我沒有了雜貨爺爺長江伯,陳老師沒有了父親,世上少了一位慈祥的老人,小伙伴們也少了一份質樸的歡樂…

碎片之十一:朱老師的表揚與自我蛻變

小學階段,我不算是一個乖巧聽話的孩子,因此很少得到老師的當眾表揚。

四年級的一節班會課,班主任朱*珍老師坐在講臺上總結我們班近段時間的表現。當時朱老師講了什么具體內容,我沒啥印象了,但我記得她表揚了我,當著全班同學表揚了我!大意是說,這一段時間,李*友同學每天清晨早早來到教室,上課專心聽講,成績有了顯著的進步…

當時,我端坐在座位上,聽到朱老師的話語,眼眶有些濕潤,臉上有羞澀(低頭看著地面),但更多的是自豪(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激動)。

那個情景,現在依然歷歷在目,一輩子都忘不了。

其實,我的轉變,功勞大部分應該歸功于朱老師。

她擔任我們班的班主任后,制定了一個“早到簽名比賽”計劃,早晨誰先來到教室,就可以在專門的登記簿上面按順序簽上自己的大名,老師一翻開,誰先來誰后到,一目了然。

我幾乎每次都排在前五名。

為什么呢?一是因為我家離學校最近,占了地利之先機;二是我十分重視這個比賽(記得那時天未亮我便起床,打著火把上學去,這份勤奮,這份毅力,受益終生啊),正所謂“心念念不忘,終究會有回響”嘛。

這應該是我求學生涯第一次在班上受到當眾公開表揚,彌足珍貴啊。

從此,我深深地愛上了朱老師。在當時的我的眼中,朱老師是最美的,是最善的,一切都是好的。是的,一切,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先入為主”吧。

從此,我一改往日的懶散,精神面貌和學習成績都更上了一層樓。五年級,我與其他兩位同學一起代表學校參加鎮的數學競賽,獲得了第八名(吳*堅第一名,朱*芳第三名)。

一個默默無聞的“山卡拉”學校,在全鎮的比賽中,前十名攬占三個名額,直接碾壓鎮中心小學,下六小學一戰成名!

從此,在學習上,全鎮都不敢小瞧我們這些山娃娃;在教學上,全鎮都對我們的老師刮目相看(這為眾多教師以后走出大山,去到更廣闊的天地從政、從教或經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不是虛的哦)。

領獎那一刻,我是喜悅的(說真的,拿著獎狀不如比賽結束后黃*良老師帶我們下館子來得開心,吃貨呀,哈哈哈)。

從此,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勤奮的意義,還有表揚的威力。

碎片之十二:上學(放學)路上的惡作劇

念小學時,無論是上學還是放學,路上都充滿了歡聲笑語。那種發自內心的愉悅,逗得小路旁的花兒都笑彎了腰。

一群小伙伴,背著一個臟兮兮的布書包,一路侃,一路跳,一路鬧。

有時覺得無聊了,我們就用石尖加木棍在羊腸般的小路中央挖個小坑,再橫上幾片竹篾,鋪上幾縷枯草,弄出一個小陷阱,讓后來者中招驚叫。

有時覺得無聊了,我們就把小路兩的藤蔓扯過來,打個死結,橫在路中間,讓后來者磕碰跌倒。

這些惡作劇其實都是鬧著玩的。那些小陷阱,大不過一只鞋,跟本陷不下腳;那些橫藤蔓,細細小小,就連小狗的腿都能將之碰斷。但是,我們當時還是樂此不疲,只為和伙伴們完成一件事兒,制造一點快樂。和現在的小學生相比,我們可以說是無憂無慮了。


碎片之十三:其他的還有很多很多,一并說了吧

關于小學的記憶實在太多太多了,恐怕三天三夜都說不完,道不盡。

既然談開了,就濃縮著一并說了吧,老同學們,老校友們若能憶起的,可以展開聊聊哦。

1.

勞動課,我們響應號召去學校附近的山頭、田園拔草藥,車前草、炭母、點秤根、雷公根,等等,拔了許多,清洗干凈后晾曬到教室的走廊頂上…

2.

勞動課,我們還栽了許多楊桃樹,教室旁,山坡上,校道旁,一株株,一棵棵,一片青翠。有的楊桃樹至今還在開花,還在結果。

3.

小學四年級,我們班集體居然也去過郊游哦。不過郊游的地點嘛,就是學校旁邊的雞山水庫(哈哈哈,我忍不住笑了)。當時,語文科朱老師帶領我們參觀水庫周邊,走堤壩,看排洪道。我們好興奮,好開心。但最鬧心的是,回來寫一篇游記(熟悉的味道,至今仍流行吧,哈哈)。

這是我上學以來第一次寫游記。當時寫得怎么樣,我忘了,但這個新鮮有趣的過程卻是永存心中。

4.

當時小學的伙房(食堂)在雞山古廟原食堂處,位于大榕樹與清水井之間。這是一個絕佳的好位置。上可遮陰納涼,下可汲水做飯。

我家離學校最近,放學后都回去吃飯,整個小學階段都沒有在校用過餐(蒸飯蒸菜,類似于現在的真功夫哦),有些遺憾。

5.

雖然我沒有在下六小學用過學生餐,但是在學校住過一宿。

那時可能是貪玩吧,央求父母允許我留宿在同學爸爸(數學科彭老師)的宿舍,父親居然應允了。

當時兩個同學(彭*洪、吳*堅)和我一起睡宿舍,當晚具體的細節我幾乎都遺忘了,應該是秉燭夜談吧。但我對第二天早上的情景記憶猶新。我們三人在古廟的水井旁洗漱,井水清涼,潑臉醒神,陣陣晨風送來清脆悅耳的鳥鳴,感覺是如此的美好。

6.

那時學校伙房有一個工人,名叫阿木,矮壯的身材,憨厚的微笑,在記憶中依然鮮活。

7.

那些年,我們一起玩過許多現在基本絕跡的游戲:攻國家(我的左手受傷了)、打狗(木薯頭打紙團,有點像玩曲棍球)、跳六格(跳房子)、丟沙包、榨油干(天冷的游戲)、滾鐵環、飛公仔、打膠果(那時鉆入膠林瘋狂尋找堅實的小膠果)、拉芒萁勾…

8.

我還記得黃*飛的騎技,邱*全的籃球,趙*富的乒乓球,*靜的唱歌…

我還記得五音不全的我,期末音樂考試與同村同伴選擇唱《珠江夜譚》的片頭曲:華燈初上鬧市西,原料經早已備齊…

為什么不唱書本的歌曲呢?太長了,記不全歌詞呀,囧…

附完整歌詞:

大排檔小唱
演唱:黃俊英和盧海潮
歌詞:
黃俊英:(哈哈)華燈初上鬧市西,
原料經早已備齊,
食家哩逐漸接住嚟,
你睇人多檔口太細。
盧海潮:(哪)你要試嚇正宗鹽焗雞?
快快趣趣里邊坐低啦。
我嘅店鋪菜色樣樣齊,
脆皮乳鴿靚料炮制(啵)。
黃俊英:鰱魚、鯉魚、田雞,
基圍蝦、竹節蝦、靚烏龜,
排骨、蒸草菇、燉圓蹄,
霸王花煲靚湯最潤肺。
盧海潮:前來食過回味復再歸(再歸),
人人食過嘗嚇也著迷(著迷)。
從來食客最講究實惠(實惠),
我服務大眾好經濟(啵)。
黃俊英:炸炸灼灼煎煎燜燜炒炒滾滾焗焗燉燉,
味料配足,衛生徹底,
合:食飽咪浪費。

9.

小學畢業了,我們一幫孩子也“奢侈一把”,跟著年輕的攝影師到雞山水庫邊拍畢業照留念。

記得當時攝影師會一項挺牛的技術——二次曝光。通過兩次的曝光處理,人能飄蕩于云朵之間,宛若神仙駕祥云而來,也能凌浮于碧波之上,猶如八仙過海,甚是神奇。

10.

畢業了,我們互送人頭照以作留念(我送了,但有的同學不回贈,當時心有戚戚焉)。

畢業了,我們互贈留言,祝福前程錦繡。

畢業了,我們開茶話會,與老師們同學們在圍桌上話別。當時作為班長的我講話吞吞吐吐,還不懂得怎樣用言語感謝老師及祝福同學,失禮啊!

【結語】

小學的生活距離現在已超過二十六年(我們是1990年小學畢業的)。隨著時光的流逝,記憶也會漸行漸遠,走向模糊。趁著還有印象,把記憶的碎片整理一下,存于簡書平臺,并與同學們、校友們分享,是一種懷舊,也是一種心安。

我真的怕再不記錄,有些往事會隨風而去,永不復返了。

我真的怕再不分享,有些童年的伙伴會看不到那些美好的往事了。

下六小學舊址:當年那棵燦爛的鳳凰木已被砍去,現在補種的小鳳凰木展現昔日的影子。
-END-
我是阿左,碼自己的字,讓別人說去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什么時候寫東西對我來說是這么困難的事情了。當我發現別人連五毛文寫的都比我好的時候,我感到很悲傷。 我昨晚終于把大名...
    雀島札記閱讀 232評論 0 0
  • 使用相對單位,比如 rem 或 em 是網頁版面設計(typography)最佳實踐中的一種。該使用哪一個一直存在...
    JamesSawyer閱讀 673評論 0 0
  • 開始越來越想念自己的學生了 記得當初決定要走 沒跟七八年級的孩子說 只是給他們布置了作業和后續的復習任務 班上沒人...
    慢慢茶閱讀 153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