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已經到極限挑戰第三季了。在未播放之前我也是盼星星盼月亮的。但是到了第三季真正播放的時候我看了卻有點失望。總覺得沒有以前精彩了。而且似乎不少網友都有同感,就我個人觀點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01缺乏新鮮感
極限挑戰剛播的時候其中有一個好看的點就在于其角色的非定型化演繹。六位mc男人幫成員各有各的特點,六位不同的個性能夠最大程度上吸引最大范圍的受眾群。不會因為人設單一而導致觀眾的集體流失。至少會因為其中一個人的表現而關注這部綜藝。
第二個特點就是在綜藝節目中六位明星的性格演繹會和大眾在銀幕上所觀看到的形象有反差。比如孫紅雷在銀幕上從《潛伏》到《人間正道是滄桑》一直以果敢,硬漢的形象示人,而在這部綜藝內卻變成了“拿不到就搶”,自詡自己美貌天下第一,沒錢就靠刷臉混飯吃的逗萌形象,黃渤機智幽默,被稱為國民壞叔叔。一方面,這些貼近生活的人物性格能夠拉近觀眾的距離,使觀眾獲得共鳴。另一方面,因為和日常我們所看到的形象具有較大的反差,從而能夠營造一種“陌生感”,引起觀眾的好奇心,觀眾能從中窺見自己仰望的明星不一樣的一面,因而窺視的欲望得到了滿足。憑什么我愛看這檔節目,因為我能看到與其他綜藝節目不一樣的他啊!不僅是性格,角色同樣帶來了一種奇觀化的體驗。比如極限三傻也會有成功的時候,神算子也會馬失前蹄。
但同時,這也造成了以后的一個弊端。六位mc在前幾季已然把他們的個性性格角色詮釋的淋漓盡致,包括給我們帶來新鮮感的與日常生活不同的角色反轉。所以問題也隨之而來,在觀眾對人設已經有了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往往能達到預估人物行動,情節發展的能力,在看到顏王不根據規則行動時就能猜到他的下一步可能是搶。所以一定程度下就會失去一些對“出乎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故事進展的不可預估的驚奇感。久而久之,觀眾自然會產生審美疲勞。
當然,一檔由固定mc組成的綜藝節目不可避免發生這種情況。mc性格角色常變的話就會失去真實性,當然你會說這檔綜藝節目就是在演故事,但是故事的設置只是假定情境,而mc們卻需要按照自己的個性展示。這就是為什么明星真人秀節目的定義是明星們在規定情境按游戲規則展現完整表演過程,通過真實展示自我獲得觀眾認可的節目。而如果不變又會陷入“新鮮感不斷降低”的窠臼。所以,如何在真實性和有趣性把握平衡是很重要的一點。
02心靈雞湯的呆板化傳播
我之所以喜歡《極挑》還因為他不僅僅是單純的玩樂游戲,更能從中傳達一種價值觀,換作當下的流行話來說就是撒雞湯,寓教于樂。賀拉斯就曾提過:藝術應當寓教于樂,既勸諭讀者又使他喜愛,才能符合眾望。那就讓我們看看《極挑》的雞湯是怎樣的?
比如第一季第二期“繼承者之戰”,善良的綿羊興因為相信顏王而被騙去了金條。結果黃磊卻帶領諸兄弟為其復仇,幫助他贏得了勝利。其中也交叉著顏王的自責悔過之情。“善惡有報”的道德觀體現其中。分明是一種教科書式的雞湯啊!以及第二季中,羅志祥得到了一串超大葡萄氣球這樣可以更好的保衛自己。結果到最后,這樣的優勢反而成了更容易被敵人發現的劣勢。也向我們傳達了“勝利不一定屬于掌握優先條件的人”。以及到后來,mc們都已經熟悉節目組套路,紛紛念著“贏就是輸,輸就是贏”的理念去揣測節目組的用意。說明,到后來這種固定化的心靈雞湯已經進入呆板化傳播的模式,即觀眾一眼就能看得出來節目走向,這種情況下,硬推雞湯反而限制了劇情發展。當然作為一檔藝術節目,思想性藝術性娛樂性我們都要,但是我們是不是應該學習用一種靈活的的手法來達到言傳身教的效果?
03劇情模式僵化
《極挑》開播首創了大陸劇情式綜藝的先河。一開播就吸引了無數眼球。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大量純粹以游戲為主打的節目的大量泛濫讓觀眾收視疲勞。而這種帶有戲劇情境的綜藝節目更能帶動觀眾好奇心。比如第一季第一期《時間都去哪兒了》就借用了安德魯·尼克爾執導的《時間規劃局》為敘事外殼。情節發展以及諸位mc之間燒腦斗智無不讓人大呼過癮。但是隨著節目不斷進展,故事的質量似乎呈不斷下降趨勢。比如第三季第一期尋找喚醒城市的人,以及做任務體驗不同職業的人和第一季第三期上海體驗不同職業獲取創業基金的故事背景大體一致。無獨有偶,在《奔跑吧兄弟》的第五季中猜誰是內奸也和以前的一期如出一轍,除了參與嘉賓有差別,其他的道具設計甚至都沿用了以前那一期。難道編劇們已經到了需要借以前的故事繼續新酒裝酒瓶的地步了嗎?確實編一個故事真的很耗時耗力。而且現在國內對綜藝節目編劇并不是很重視也缺乏相關人才。較早流行綜藝編劇還是《跑男》的時候,然后各大綜藝節目開始把綜藝編劇位置逐步提升,《全員加速中》請了于正擔任編劇,《七十二層奇樓》請了南派三叔擔當編劇。然而很多時候即使是這些金牌編劇參與的節目也依然會遭到觀眾吐槽。
其實對于一個劇情類綜藝節目,設置的故事情境很是重要,然而優質的節目內容同樣也是很難憑幾個人或者一般人員完成的。從一開始把劇情綜藝作為特色,就注定了必須要不斷創新出新故事情境才能夠持續不斷的得到觀眾的注意力。否則,這檔節目的生存也是值得堪憂的。當然《極限挑戰》劇組也給我們奉獻了很多精彩的故事。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要想取得長久發展必須不斷創新,有著實力超強的制作班底包括負責內容設置,構想能夠適合mc性格的假定情境的綜藝編劇都是影響口碑和收視率的重要因素。內容制作實在不易,但更需要這些工作人員一步步精耕細作。
04祝福
我曾經在看過《極限挑戰》后和室友說過:這是我目前為止看過的最好的綜藝節目。到目前為止還是,盡管我對它的發展有些堪憂。但我還是希望這檔堪稱綜藝節目界的一股清流的節目發展的前景越來越廣。希望未來我依然可以驕傲的說:這還是我最愛看的綜藝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