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熊出墨請注意
“零食經濟”正在迎來新一輪的爆發增長。
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到2019年,我國休閑食品行業將繼續保持較高速度的增長,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17%,行業產值預計到2019年將達到約2萬億元。繼來伊份登陸上交所之后,互聯網品牌三只松鼠也提交IPO文件,良品鋪子則通過全渠道整合成功實現門店數字化運營,成為一家年銷售額達60億的科技食品公司,在《中國糖果》雜志發布的2017全球100強糖果公司排名中位列第26名,在中國的休閑零食品牌中居首位。
這幾家企業中,良品鋪子并不是起步最早的,但年銷售額已經遙遙領先于其他幾家,也是唯一一家線上線下都做得好的休閑零食品牌。
實際上,良品鋪子10年來一直在嘗試各種新技術和理念,憑借其極致的產品以及用戶體驗,從零開始整合供應鏈,到進軍電商和社交媒體,全渠道整合后,實現了數字化運營,在零食細分領域,跑出一條數字化運營的新零售樣本。探究其背后,究竟蘊藏著哪些產品力?良品鋪子又是如何通過3年的時間,完成37個線上渠道和2100家線下實體店的全渠道整合,實現數字化運營的?
用戶至上的產品創新——產品力
很多第一次逛良品鋪子的消費者,在看到店里有賣香辣鹵藕、涼拌毛豆、燒烤蝦、雞蛋干的時候,著實會小吃一驚,這些平時出現在地方餐桌上的美食,結果在良品鋪子里就變成了零食。
在良品鋪子董事長楊紅春看來,良品鋪子迅速做大的核心無非兩點,一是好吃,二是品質。無論產業怎么變化,無限接近消費者都是唯一的制勝之道。
作為良品鋪子的“首席試吃官”,每個月上的新品,楊紅春都會拿到他的辦公室,親自品嘗。
良品鋪子的商品部門大概是吃貨眼里最幸福的辦公室——目所能及的地方,擺滿了各式零食,幾乎每天都有新款食品的試吃體驗。不過,這個任務看似輕松,但卻是能夠決定一款產品能否出現在消費者的視野里。通常來說,一款產品需要經過100人的試吃,分數達到80分以上才算通過。
良品鋪子有200多個零食供應商,每年都有新的供應商加入,為吃貨們提供美味零食,也有一批不合格供應商被淘汰出局,為此,良品鋪子在企業內部設置供應商管理工程師(SQE)崗位,專門負責甄選供應商。SQE實際上在國內都屬于稀缺人員,因為既要有食品安全的相關專業知識,更要有現場管理的經驗,SQE一是要根據驗廠標準對供應商的資質和生產現場進行評審,并督促整改,二是對供應商產品質量問題進行反饋處理。
據說,80%的新工廠,都必須經歷整改才能成為良品鋪子的供應商。包括資質審查、原料把控以及硬件和附屬配件的過關都是基本面,還有諸如“員工幸福感”這樣看起來與生產無關的條件也在考核之內。在良品鋪子看來,員工如果有幸福感,對顧客的服務也會更加細致,很多人為的安全事故,都是由于勞資安全出現問題,所以員工的工作安全是否有序,是否準時交接班等細節都成為考核供應商的硬性條件。此外,還有包括工廠全年的記錄,動態的管控都在供應商的考核之列。
有了好產品和好的供應商,還要善于捕捉市場熱點。消費者喜歡什么口味產品?良品鋪子用大數據捅破產品和市場間的那層窗戶紙。通過全國兩百多家門店購銷存數據,和線上線下產品來追蹤分析。比如,2016年8月,良品鋪子結合大數據和休閑零食消費趨勢,著力打造海洋休閑食品新時代,為消費者提供生態、健康、安全的海洋休閑食品。
再比如,開發一款堅果產品,良品鋪子會對消費者的需求和用戶場景進行分類。堅果的消費場景有四類,第一純粹用來解饞和打發時間;第二是充饑;第三是希望靠堅果補充營養;第四是逢年過節囤貨送禮。
與眾多電商打爆款的策略不同,良品鋪子的思路在于,把市場空間足夠大的品類做成店內銷量最高的商品。無論從引流、服務還是創新的角度,這都是必需商品。
通過產品創新,良品鋪子打造了蓮藕、脆冬棗、南瓜子等眾多網紅產品。其中脆冬棗單品年銷3000萬袋,銷售額1.6億,成為名副其實的明星網紅產品。
產品創新也讓良品鋪子的產品線更加豐富。2015年以來,良品鋪子開始以每個月30-40款的速度上新,常年商品儲備1500個SKU,良品鋪子每年都要開發近300個新產品,淘汰和整合500個老產品。
全渠道的數字化運營——創新力
移動互聯網改變了消費者的生活習慣,使消費場景多元化、消費時間碎片化、消費空間漂移化。
下班前在網上下一個零食禮盒訂單,回家的路上,就可以在就近的門店實時取走包裝好的禮盒。
在家開“party”招待朋友發現沒時間買零食,在外賣客戶端下單“零食禮包”,1小時內就能送上門。
愛吃的零食品類斷貨,一旦到貨就會通過會員中心短信提示,下單后既可以門店就近自取,也可以電商送貨上門,懶人等不及更是可以用外賣的形式一小時送達。
這樣看似簡單的購物方式并不是每個商家都能做得到。對于良品鋪子來說,全渠道的數字化運營是其背后的核心。
因為全渠道的每一個環節都用數據記錄下來,商品賣給誰,用戶愛吃什么品類,購買頻率是多久,利潤貢獻有多少,購買后庫存還有多少,已經完成全渠道數字化改造的良品鋪子,能夠將每一個與其發生互動的顧客行為數據都記錄下來。
在楚楚看來,全渠道有點類似圍繞“用戶在哪里,我們就在哪里”的商業原則,構建了一個立體化的銷售通路,搭建一個消費者隨時、隨地、隨意購買的渠道關系。
實際上,一家企業同時擁有線上、線下多個銷售渠道的情況并不少見,但這只是能算是“多渠道”,拿良品鋪子舉例,最初其零售門店、第三方電商平臺、社交電商都所處各自的事業部,彼此之間是割裂的,而將他們真正的“連接”起來,才能夠實現真正的“全渠道”。
這具體是指,無論在哪個渠道都可以通過統一ID識別出消費者,不同平臺的會員權益能通用,在不同渠道購買商品的用戶享受到的產品和服務體驗要一致。
從2014年起,良品鋪子與企業咨詢服務公司IBM及ERP軟件供應商SAP合作,先后投資過億元,構建全渠道零售平臺體系,覆蓋訂單中心、庫存中心、促銷和價格中心,同時建立線上線下供應鏈體系等。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全渠道系統上線時,整合了良品鋪子旗下多項業務,并在2100家門店間進行切換。
2015年8月,系統第一期上線之后,零售平臺的訂單處理能力有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之前的系統一天連10萬訂單都處理不了,而2015年“雙11”訂單達到了132萬單,“雙12”線上線下的訂單也超過了100萬單。在這種情況下,新的平臺完全接受住了考驗。
經過三年布局,良品鋪子的全渠道核心打通了五大渠道:
第一個渠道是2100家門店;
第二個是本地生活(美團外賣、口碑外賣、百度外賣等);
第三個是平臺電商(天貓、京東等);
第四個是社交電商(微信、QQ空間、百度貼吧等);
第五個是APP終端。
對于五大渠道,良品鋪子分別有不同的定位:平臺電商是快速出品牌、出銷量、練隊伍,面向廣域市場;本地生活是把門店和線上消費行為關聯起來。目前,良品鋪子在外賣平臺的單日訂單銷售收入已經突破五萬單。顧客在外賣平臺下單,外賣可以到門店取貨。目前一家門店每天成交的外賣訂單筆數超過30筆;社交平臺主要是讓消費者覺得良品鋪子年輕時尚好玩有趣,重要職能是內容生產。
通過技術化、信息化、流程化、數字化,良品鋪子深度融合了五大核心渠道,構建起全渠道體系。
在全渠道體系下,良品鋪子以線下實體店為基礎,創造了“云貨架”模式,采用門店掃碼預購的方式,打通線上線下的銷售前端和供應鏈體系,充分發揮了其電商平臺下單的便利性,而利用門店體系的就進配送能力,將線下的門店全部變成全渠道領域的分布式樞紐。
過去,良品鋪子的門店在為電商導流、吸納粉絲上發揮了巨大作用。如今,在全渠道系統的支持下,線上開始反哺線下。
得益于全渠道模式,2016年良品鋪子營收60億,2100家線下店全部盈利,線上銷售達20億,線上線下都做到了第一,是真正的行業第一品牌。
從零開始打造供應鏈——整合力
6年前,良品鋪子還是一家徹頭徹尾的實體零售企業。但即便如此,即使是在創業初期,良品鋪子也從未在批發市場進過一分錢的貨,所有的產品都是與上游的OEM工廠一起開發、制定標準。在良品鋪子隨手拿起的任何一款產品,背后都有詳盡的感官標準和理化標準。
2012年前后,良品鋪子已經建立了完整的供應鏈體系,這也為之后的全渠道布局以及數字化運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零食這個行業以前標準不建全,各廠商都是依照經驗來判斷產品好壞。于是,良品鋪子的創始人們親自帶隊撰寫品控質檢書,建立起行業第一個超過1500個SKU的數字化質控標準庫。如今,這些產品會經過感官標準和理化標準兩重篩選。理化方面按照國家標準最高等級執行,而良品鋪子的嚴苛更體現在感官標準:對品種、產地、加工方法均有細分。比如,葵花籽需要用鼓風機吹走空殼,而對于一枚碧根果,有多少肉、多少殼,接在一起多長,顆粒的均勻度,也都在計較范圍之內。
實際上,由于良品鋪子既是品牌商,需要研發產品、研究消費者和市場,利用營銷資源將產品品牌打響,又是零售商,背負著銷售商品的任務,其供應鏈復雜程度遠超一般的消費公司。
以良品鋪子一年銷售1.6億元的明星產品脆冬棗為例,從發現產品,到共同研發、再到機械化生產,良品鋪子從預收食材一直介入到生產環節,把供應鏈抓在手里。再加上基于大數據技術的動態訂單式生產,產品既不會斷貨,也沒有庫存壓力,供應商和良品鋪子都是雙贏。
每年,良品鋪子還會告訴它的供應商們該年的發展計劃,提示工廠該擴大多少產能。據良品鋪子負責人介紹,“我們不會鼓勵供應商用增加產能的手法來降價,要帶動供應商的良性發展。我的店開得多,沒有產品支撐不行。”
這種站在全產業鏈角度上的供應鏈管理,正契合了新零售的精髓:“向線上線下全客群,提供全渠道、全品類、全時段、全體驗的服務”。
一款款產品按這樣的邏輯做下來,良品鋪子站在新零售的風口,實現了銷售額年增長率超20%的飛躍式發展。
運營數字化背后的勢能
盡管中國休閑零食市場正在迎來高速增長期,但競爭也日益激烈。根據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中國傳統休閑食品小品類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到2014年,全國休閑食品行業已達到10620.39億元,而小品類休閑食品年產值為4562.59億元。
在這個接近5000億元的龐大市場中,洽洽、來伊份、天喔等傳統的老牌零食巨頭虎視眈眈,加強在電商渠道的布局和品類開發,試圖逆襲線上市場。而三只松鼠、百草味也加快了線下零售店面的布局,殺進對手的“大本營”線下連鎖渠道。
如此激烈的競爭中,良品鋪子卻憑借一年60億元的銷售額將競爭對手甩在身后,這正是其線上+線下的數字化運營戰略起了大作用。
對內,良品鋪子已經通過數字化,全渠道打通了會員、商品、促銷、訂單、庫存、物流六大要素。而通過運營的數字化,良品鋪子完成構建業務、資源和管理三層式組織架構,實現獨立、互聯、流程化的組織體系。
對外,良品鋪子的線下門店已經通過數字化運營,以零食為載體,成為流量分發的重要渠道。良品鋪子有2100多個門店,門店都有大屏,可以做內容的推送。每天進門店的至少有60萬人,門店成交超20萬單,每天要發20萬的紙袋子,這個紙袋子可以直接或間接影響兩百萬人。同時當所有會員數字化之后,推送一條消息,則會影響上百萬會員。
阿里研究院在今年3月份發布的《新零售研究報告》中指出,新零售是“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數據驅動的泛零售業態”,而良品鋪子早已經通過以用戶為核心、大數據為指導的全渠道實踐,成為數字化運營的“新零售”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