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4月1日,是哥哥去世十四周年的日子。
其實,早在今年3月中旬,我就已經將哥哥的名字“張國榮”設置成公司圖書主頁的熱搜詞。
請容許我有那么一點點私心。我知道哥哥“生前集萬千寵愛于一身,身后得萬千憑吊以安神”,他并不需要這點關注,但我仍希望有人能通過我的舉動,回首看到他。
當然,我希望大家回首看到的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哥哥。
說實話,在所有關于哥哥的悼念里,我最不愿意見到的就是,大家因為傷感的情緒和生死的距離,將哥哥的形象變成一個憂郁的影像,或一尊遙遠的神佛。
哥哥一人千面,但我印象里,最深的還是他生動而活潑的模樣,這也是我最喜歡的樣子。
是的,當年,就是他身上的這種生動活潑與可愛天真,吹灰不費,打動了我。
我一直覺得,一個巨星,在歷經風雨和幾番沉浮后,還能懷有一顆赤子之心,并保有少年心性,是極其難得的。
因為哥哥和發哥都是如此,所以,他們成了我的偶像。
或許,也正是因為這共有的少年心性,讓哥哥和發哥成了一生的摯友。
今天,我就想講一講我眼中孩子氣十足、很有些頑皮的哥哥,憶一憶他和發哥那些年共同走過的友情歲月。
?
作為港片迷,在香港的巨星中,哥哥是除發哥之外,我最喜歡的男演員。
喜歡哥哥,是因為他同發哥一樣,無論到了什么年紀,身上都一直保有一種孩童式的頑皮與天真。而正是這種頑皮與天真,讓他們脫去了巨星的光環和演員的標簽,回歸成一個生動的人。
只是與發哥不同的是,哥哥的頑皮天真之下,暗涌著許多人世間的惆悵與悲傷。這些或多或少,與他缺愛的童年有關。
眾所周知,哥哥雖家境富裕,但卻很小就被送去英國念書,與父母關系疏離,得到的關愛很少。而與他恰恰相反,發哥的童年,雖然物質上極為匱乏,但卻是被快樂與關愛環繞。
這樣的童年經歷,導致哥哥的性格溫柔敏感,而發哥卻豪放爽朗。不過,性格迥異的兩人,卻因為一部《英雄本色》,成了死黨。
對哥哥來說,發哥是摯友,亦是兄長。
熟悉哥哥的人都知道,他風度翩翩,為人謙和有禮,說話向來十分考慮他人感受。但我卻發現,他唯獨對死黨發哥,可以任性得“口無遮攔”。
在1989年的娛樂脫口秀節目《今夜不設防》中,主持人香港四大才子中的其中三位——黃霑、倪匡和蔡瀾讓哥哥點評男演員的演技時,哥哥先是將梁朝偉和劉德華一通夸贊,而后說到好友,哥哥話鋒一轉,竟極調皮又極坦誠地說道:“我覺得發仔演戲有時過火,星味太重,他一出來就是周潤發了”。
他的這番對好友演技的點評,當時,令眾人均瞠目結舌。因為,這一番話,對當時如日中天的發哥來說,實在算的上是“大膽”而“冒失”。
我想,能這樣毫無顧忌地指出好友的不足,不是關系好到一定地步,是斷然不敢這么說的。
后來,在發哥遠走好萊塢后,哥哥也曾說過,他不喜歡發哥去好萊塢。可能從心底覺得,華人演員在美國難得好角色,去那邊對發哥的演藝事業發展不利。后來,事實也證明,哥哥的看法是對的。
發哥去好萊塢的十年,我覺得,于他自己、于我們粉絲和于香港電影而言,都是極大的損失。
?
當然,對于好友,哥哥也從來不會掩飾自己對發哥的喜歡和欣賞。
在同一期的《今夜不設防》里,在點評男演員時,哥哥雖然指出了發哥演技上的不足,但同時也坦承男明星中他“鐘意同他演戲,又覺得好的”,是“周潤發”。
不過,哥哥對發哥最深情的“表白”,不是在這里,而是在1989年他暫別歌壇的演唱會上。
當年,發哥去聽他的演唱會。演唱會進行到一半,準備唱《當年情》時,哥哥突然當著萬千歌迷的面,表白發哥,說發哥是“他從影以來最鐘意的偶像”。
《當年情》開唱之前,表白一次,等到歌唱到一半,哥哥又對臺下端坐專心聽歌的發哥深情致辭。
他說:“如果話(說)拍吳宇森的電影是一種享受的話,我同意。如果話(說)同周潤發拍電影更加是一種享受的話,我更加同意。理由是他真的是一位超級的偶像,一位超級的演員。請再多一點掌聲,給我心愛的發哥。”
哥哥的一番話,令兩人的粉絲一片尖叫,也感動得臺下的發哥稀里嘩啦。
當時,連一直不怎么怕羞的發哥,被哥哥這樣當眾赤裸裸地“表白”,都不好意思到彎下腰去,還搞笑地用雙手遮住了臉。
當然,也遮住了那憋了一嘴的大笑。
?
很多時候,哥哥和其他藝人在一起時,感覺永遠都是他在照顧別人。無論是同輩,還是后輩,他總是如同一個兄長一般,對人頗多照拂。
可唯獨,在發哥面前,他會畫風突變,時常隨性地展現出孩子氣的一面。
這個狀態下的哥哥,是極為放松,甚至是有些頑皮的。
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在1988年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上的一幕。
當時,作為嘉賓的發哥,在臺上大笑著宣布獲獎歌手是“張國榮”后,在掌聲和歡呼聲中,哥哥站起身來,他先是向觀眾揮手致意,隨后,便如同一個十足可愛的大男孩,大步跨上領獎臺,沖向發哥,緊接著再一個輕快的老虎跳,整個人縱入發哥懷里,與此同時,他的雙腿還順勢攀上了發哥的腰!
而面對迎面撲來的張猴子,發哥一時猝不及防,抱住他向后連退兩步,手中的麥克風也“當”的一聲掉在地上。這逗趣的畫面,令多年后看到視頻的我們,亦忍俊不禁。
當時的哥哥,身姿矯健,身量沉實,整個人青春勃發,神采飛揚。彼時彼刻,他已經不再是大家眼中的哥哥,而只是發哥面前的頑皮小弟。一個從兄長手中接過獎杯,因好成績被哥哥見證和認可,而心中自豪到飛起的可愛弟弟。
目睹這歡脫的一幕,頒獎典禮上的眾人,先是驚呆,而后紛紛拊掌大笑。而臺上的兩人,則是慣常的熱烈擁抱,擁抱完了之后,發哥還不忘鬼馬地吐槽哥哥一句:“你不知道我有腰傷啊。”
兩人之間這蓬勃而出的歡樂,不知令多少人羨慕。
其實,不止這一次,在1989年的無線臺慶上,發哥獻花給哥哥,兩人躲在一大捧鮮花后面大笑相擁的畫面,也曾一度令榮迷和發迷妒忌得要死。
幾乎,在所有見證哥哥獲獎的鏡頭里,發哥都笑得比自己得了獎還開心。同樣,發哥得獎的時候,哥哥亦如此。
?
前些日子,看到有人點評二人和紅姑1991年出演的作品《縱橫四海》,說如今“斯人已逝,英雄白首,美人遲暮”,不免傷感。
不禁想起,發哥在哥哥葬禮上的悲痛欲絕。
當時,發哥婉拒了為哥哥扶靈的邀請,估計也是難掩心底悲傷,不愿曾經的創痛再次淹沒自己吧。畢竟,1993年,好友陳百強去世時,就是發哥為其扶靈。那也是發哥極其寵愛的一個弟弟。
后來,我轉念一想,就算如今物是人非,曾經風華絕代的兩人,以及他們之間的深厚情誼,也不會被時光遺忘,心里頓時好受許多。
我想,哥哥喜歡和欣賞發哥,除了對他演技的認可外,也是為他的個性和魅力所吸引。而發哥,在說到哥哥時,評價也極高,說哥哥“無論在歌在影,都很偉大”。其實,在發哥心里,哥哥亦是卓然優秀的摯友。
二人的惺惺相惜,彼此的真誠相待,以及相互之間希望對方變得更好的赤誠與真摯,我相信,身在其中的哥哥和發哥,必然比旁人感受更深。
我想,這不僅適用于男女之間的愛情,對男人之間的友情而言,亦如此。
所以,我才會那么懷念哥哥,同時,也那么懷念他和發哥一起走過的友情歲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