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A2: ? 對于學習好“好好讀書”這本書,我應該這么做:
1. 選擇一張白紙,把本書最核心的內容“ 如何去發現并應用臨界知識”,“一些核心臨界知識及其應用” 本書的兩條主線寫出來;
2. 假設自己是老師,把“什么叫臨界知識”、“如何發現并應用”,“復利”“黃金圈法則”是什么,如何與實際工作和生活聯系起來等知識,用自己的語言白紙黑字寫下來。之前自己犯了一個大錯,看完書,在腦子里走馬觀燈的回顧一遍,總感覺自己什么都懂,過段時間,再問自己本書主要講什么內容,話到嘴邊但總是說不出來,應驗了那句話“翻開書什么都懂,關上書什么都記不住”,所以用這個辦法,就是要讓自己主動記憶,對重點知識深入掌握。
3. 當自己復述時,如果有發現對作者這個論點有疑惑時,主動翻閱其它章節,或上網百度,查閱其它知識點,幫助自己能消化,理解這個知識點,而不是靠死記硬背。結論:靠死記硬背的,最終都會敗給時間。
4. 簡單化和比喻:這個環節就是讓自己消化,內化成自己的東西。比如在“好好讀書”臨界知識中提到的復利效應,復利:“復利效應指資產收益率以復利計息時,經過若干期后資產規模(本利和)將超過以單利計息時的情況。事實上,復利計息條件下資產規模隨期數成指數增長,而單利計息時資產規模成線性增長,因此長期而言復利計息的總收益將大幅超過單利計息。”這個概念靠逐字背,不好理解會忘。但如果講個故事:
舍罕王打算獎賞國際象棋的發明人——宰相西薩·班·達依爾。國王問他想要什么,他對國王說:“陛下,請您在這張棋盤的第1個小格里,賞給我1粒麥子,在第2個小格里給2粒,第3小格給4粒,以后每小格比前一小格加一倍。請您把擺滿棋盤上所有64個格的麥粒,都賞給你的仆人吧!”國王覺得這要求太容易滿足了,就命令給他這些麥粒。當人民把一袋一袋的麥子搬來開始計數時,國王才發現:就是把全印度甚至全世界的麥粒拿來,也滿足不了那位宰相的要求。
那么宰相要求得到的麥粒到底有多少呢?
總數為1+2+4+8+······+2^63=2^64-2=18446744073709551615(粒),也就是1844億億。
這就是被愛因斯坦稱為第八大奇跡的——復利,簡單、通俗一點,也就是利滾利。
通俗易懂,一般不會忘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