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古典老師《自我探索的正確打開方式》課程筆記
大學里的生涯發展課程,經常會從“自我認知”開始講起,然后分為幾個課時分別講興趣、能力、價值觀和性格,上面這個圖形,重新讓我思考:為什么要講這四部分,他們之間的關聯是什么,什么是穩定不變的,什么又是多變的。“自我的5個層次”是個很好的思維方式,他讓我們把常講的幾個維度整合起來,變成一個整體,也顯得更有邏輯性。這樣,我們分解自我的辦法,可以按照這樣的層次,從“基因人格(性格)——價值觀——信念——技能——狀態”這樣的順序,給學生們做拆分講解。
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再來探索自我探索的五種方法:
第一種:歸納法(適合理性的人)
常用的活動是“成就感9宮格”,活動過程很簡單,就是找一張白紙,分成3*3的9個部分,在里面畫出自己最有成就感的9件事,其實,這就是“成就事件梳理”的一種方法。為什么很多活動都非常強調成就事件呢?因為只有成就事件才能讓人格發揮到極致,價值觀被特別好的得到滿足,信念被證明是正確的,技能被恰好的用到,狀態也極其的好,而且,還換回了世界的資源。想一想就覺得興奮,這對于一個人來說,是一種多么“通暢”又“爽快”的方式啊!如果,你說你從一個故事中找不到自己的價值觀,那么9個故事呢?他們就像通向秘境的密碼鎖,每個故事提供一點點線索,9個線索加起來,也是一次價值觀探索的成功體驗。你會問自己:嗨!為什么是你把這件事做成的?別人做這個的時候,可能會很焦慮,你為什么狀態這么好?。繛槭裁醋鲞@件事情會讓你這么有成就感,而不是其他的事情呢?你為什么用這樣的方式處理問題,而不是那樣的方式呢?一個個問題的回答,指引著你,一步步找到自己的價值觀,這就是“歸納法”。
(我的九宮格:寫作并印刷《親愛的孩子》、講課大賽逆襲獲獎并去清華、考上研究生逆襲獲得獎學金、設計“悠揚地中?!憋L格房屋、7屆“榜樣力量”報告團、大學直升學生會主席、手工小屋的完成、寫作團持續寫作100天以上、給兒子寫《愿君快樂如初》)
第二種:試錯法(適合生命力強悍的人)
馬云有個著名的說法:我從來不做規劃,腳踩西瓜皮,走到哪里算哪里。你以為他不做自我探索嗎?錯!他每個階段都會不斷自我嘗試,自我反思,每個階段都會寫自我總結,總結這個階段我哪些做得好,哪些做的不好,是不是有一個更好的自我出現。比如,我已經在小城市里過上了事業單位生活,可是我感覺不到幸福,于是我不斷反思,最終才能感受到我可能還是不適合規律生活,我是追求自由的人。但“試錯法”適合生命力特別頑強的人,大部分人會在各種錯誤中磨平性子,或者以錯為對走下去。敢于承認自己錯了,并且勇敢糾錯的人,畢竟是少數。
第三種:夢想法(適合總有怦然心動夢想的人)
你還記得《功夫熊貓》里阿寶的夢嗎?他還是個死胖子的時候,就做夢自己成為了功夫大俠。他的生活里,也充斥著各種成為功夫大俠的夢想嘗試。因此,一聽說山上要舉行神龍大俠們比武的事,阿寶馬上爬到山上看熱鬧。看吧,一定有那么一件事,讓你狂熱的追求,不是感興趣,而是狂熱,那么,這件事背后一定是你的價值觀在現實生活中的投影。你的價值觀就像個手電筒,不斷按照它喜歡的方式往前照射,而現實生活中,有具象東西出來的時候,手電筒就會在這件事情上產生一個光斑,這就是你的夢想。所以,當你仔細盯著夢想的時候,你就知道你內心哪個部分被點亮,那時候你就能找到自己真實的自我。所以,去找找自己狂熱的夢想吧,不妨問問自己,從小到大有沒有這樣一種狂熱呢?當然,從小到大各階段不同,投射鏡像不一樣,但內心方向一般是一致的。
第四種:對比法(適合持續冷靜看待自己的人)
你可以每隔一段時間,反思一下,去年我做過的事,那些事是讓我最開心的?后面藏著的就是你的價值觀;有哪些事是我做的最好的?后面藏著的就是你的優勢和天賦。不斷把事和事作對比,人和人作對比,在業內排在前三的,是我的什么能力,我覺得,我的寫作、講課、講故事的能力,都能排在前三,所以,我在寫作團堅持寫作,我好好研發課程,爭取做精品課的申報,但是我不會考博,這就是對比出來的。
第五種:感知法(適合特別“仙”的人)
它不是漸進式的,不是理性的,不是雞血式的,是突然的感悟,適合很安靜的人。(這個古典老師講的不多,所以寫的不多)
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要開眼界。向內探索很難,所以要不斷大開眼界,要不斷向外看,聽到看到越來越多的人,才能知道自己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比如,我希望成為古典那樣的人,是因為我恰巧遇到了他,而不是別人,或許還有很多生涯領域的大牛,與其自己瞎琢磨,不如更多的去遇到更多想成為的人,你的內在價值觀會投射在某個人的身上,你會更確切的知道你是否想成為他那樣的人。
第二、要多體驗。自我探索是永遠不可能通過量表來完成的。必須通過體驗來踐行,能力需要體驗來提升,信念需要體驗來踐行,價值觀更需要體驗來確信,人格只是告訴你個程度,但沒有任何的測量量表告訴你
第三、要內外往復。有一段時間,你可能明確了你想做的事情,你會盤點自己的能力、信念、價值觀……缺哪里,然后你再去行動和補充,這就是人生間歇性的迷茫的原因。
第四、要持續的做。原有的信念、技能、知識已經不能支持你原來的人生的追求了,所以需要你不斷升級,自我探索本身就是不斷跟外面世界碰撞和進化的過程。但是初心不變,你卻有了嫻熟的技巧。這就是讓夢想落地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