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提要
之前在在在行上報名了趁著雙11活動,報名了邏輯思維訓練營。參加了一次線下課,主要內容就是批判性思維的訓練與成長。這里做個復盤,講講這節課印象最深的黃金五問
黃金五問
1.結論是什么?
2.理由是什么?
3.推理方式是什么?
4.結論是否可靠?
5.是否存在假設?
以上是黃金五問的內容??磿鴷r面對一段文字,和他人爭論時的面對別人的論述,和父母、愛人討論問題時,都可以用這個框架去進行解構
先說前兩問,前兩問的提問過程其實是對論述進行解構的過程將自然語言提煉成層次結構,由標量變成向量
而第2問中又有一些套路在里面,能夠廣泛的用在辯論,和女朋友吵架等方面.
如殺牛取肉一樣,先結構了剩下的還要判斷這個肉質如何。常見的結論錯誤可以總結為兩個場景,一種是自己說話,另一種是別人說話,自己說話中的結論錯誤有不給結論和最后給結論,別人說話的時候有找不到結論和找不準結論兩種結論錯誤。
在一段論述中,理由謬誤有三種
- 無理由
- 不真實
- 不相關
現實生活中的不相關理由是最常見,也是在辯駁辯論中的遇到最多的。而不相關的理由謬誤有以下幾種:
1.稻草人謬誤
2.訴諸情感
3.人身攻擊
4.訴諸不當攻擊
這其中稻草人謬誤是最經常用在辯論活動里面了。所謂稻草人謬誤,就是把要駁斥的點,引申擴展樹立一個靶作為“稻草人”,進行曲解變換,再集中火力進行攻擊。愛奇藝的《奇葩說》里面經常有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再說推理方式,推理方式有兩種:
- 演繹推理
所謂演繹推理就是理由為真結論為真,讓我想起來的初中數學學過的充分必要條件。演繹推理的內涵就是理由是結論的充分條件。 - 歸納推理
歸納推理的意思是理由并不能一定可以推出結論,即理由為真并不意味著結論一定為真。
而在歸納推理中經常用到的就是類比論證,即通常說的打比方。打比方有以下方法:實體數量、理由中實例的多樣化、相似方面的數量、相關性、差異性、結論所作的斷言等
再看第四點:結論是否可靠 而判斷結論可可島型也是學會批判性思維的終極目標,而掌握批判性思維的一個標志,就是學會如何提問。
至于第五點:是否包含假設也是很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出問題的部分。假設是一段論述的隱含意思,也是沒說出的理由。它很容易出問題體現在兩個地方:
- 對結論的成立至關重要
- 沒有獨自說出來
假設又分為兩種,一種是價值觀假設,另一種是事實類假設。
以上就是黃金五問的具體內容,在這里就先告一段落,之后partB續集,對莫同老師講過的再進行梳理,說說我自己的心得,請繼續關注。
如何學習邏輯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