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拖了很久的觀后感……
《我在故宮修文物》是一部我期待了很久的電影,或許因為期待過高,看了點映有些小失望。為了敘述方便,下文以“電影”表示《我在故宮修文物》電影,以“紀錄片”表示央視和B站播出的《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
從敘事邏輯上看,紀錄片所被詬病的邏輯不清敘事混亂有所改進,可以看出導演試圖在兩條線上展開,一條線以時間順序推進,講述修復文物準備展覽的過程,另一邊有意識地將老師傅們令人感嘆的精神品格劃分為幾個單元,用景物變換和生活鏡頭相銜接。
從配樂上看(專門提出來說一下),姚謙和陳粒確實不錯,一同觀看的小伙伴連聲贊嘆片尾曲好聽。唯一遺憾的一點是陳粒和祝星分手后似乎多了點人世氣息,作品優秀但是少了早期的驚艷,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從內容上看,主體與紀錄片相同,可以看作紀錄片的刪減美化版,這也是我認為電影可能誠意不足的主要原因。新增加的大多景色鏡頭,老實說,除了足夠美以及生硬地告訴我們“這事說完了,換下一個”,我沒有看出它們存在的更多意義。不過增加的部分生活鏡頭還不錯。
總的來說,雖然我個人認為這部電影誠意不夠,但是它確實是一個有益的嘗試,也確實喚起了社會公眾對文保事業的更多關注,應該可以算作為我國文保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吧?(感謝創作團隊)。
如果對這個題材感興趣,又受各種條件所限沒辦法看完同名紀錄片,或者想欣賞一下故宮的美景,那這部80+分鐘的電影還算是個不錯的選擇。其他的人,洗洗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