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天早上偶遇一對母子,媽媽送大約四、五歲的孩子去幼兒園,和他們擦肩而過時,媽媽正巧對孩子說“你要乖乖聽話,好好表現呦”。不知道為什么聽到這句話,我非常難過。
? ? ? 沒有回頭看這對母子,但從聲音判斷一直都是媽媽在叮囑孩子,而孩子卻一言不發。
? ? 這應該是每一位媽媽都對孩子說過的話,對孩子的關心呵護是可以理解的,但不知為何?聽別人說這句話的時候,我一點沒覺得是鼓勵、暖心的話語,反而是陣陣悲涼。
? ?
? ? ? 前不久,扎克伯格的二女兒出生了,小扎毫不掩飾愛女之情,發文慶祝女兒出生。
? ?
? ? ? 不難看出,小扎像所有的父母一樣,愛自己的女兒,不同的是他對女兒的期待,或者是對女兒童年的期待,不是學口算,學鋼琴,學芭蕾,學游泳,學認字,不是做一個通曉琴棋書畫的神童,而是做一個“平凡”不起眼的小孩。
? ? 他希望孩子“玩旋轉木馬”“奔跑”“睡覺”“把所有你想要的葉子放進你的桶里”“世界是個嚴肅的地方,所以要騰出時間出去玩”
? ? ? 多么溫暖的字眼,多么溫情的畫面,讀他的信,我的心都被融化了。
? ? “世界是一個嚴肅的地方”看來這是全世界父母的共同認識。但為什么小扎等等歐美的父母不急著把孩子送上這“嚴肅”比拼的世界?反而是我們從胎教開始就“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 ? ? 中國的孩子恐怕是全世界最累的小孩,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現在我們居住的小區里,每到周末,節假日,你能看到幾個學齡孩子在盡情玩耍?我敢說,很少,幾乎沒有,因為他們都在各類補習班里,有自愿去的,但恐怕更多的是被送去的。
? ?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我們的孩子和外國孩子的區別?不是身高體重,是精神狀態,我絕不崇洋媚外,但事實是,外國絕大多數小孩比我們更陽光,更健壯,更成熟,更朝氣蓬勃。而不幸的是,我們的孩子,精神狀態萎靡的多,請原諒我用了“萎靡”二字,他們多數人是不得不按部就班的學習,生活,就像我們大人嘴里說的“很多人25歲就死了”。而我們的孩子們10歲就死了。
? ? ? 外國孩子中小學幾乎都是在玩耍,我們卻是在拼“成績”,中國的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是“完美式”的,
? ? 我不會的,你要會
? ? 我沒有的,你要有
? ? 我沒見過的,要創造條件讓你見
? ? 所以中國父母會感嘆“月入三萬不夠孩子暑假費用”,
《奇葩說》中有一期的辯論話題是:如果可以為孩子一鍵定制完美人生,你會按下按鈕嗎?一鍵定制之后,孩子就可以擁有高學歷、高顏值、高智商,愛情事業雙豐收,出任CEO,迎娶白富美,登上人生巔峰……
? ? ? 如果有這樣一個按鈕,第一次沖上去的一定是中國父母。
? ? ? 都說孩子是種子,所以不同的種子會有不同的花期,會開出不同的花,不要看到別人的花開了,就焦急,也許你的種子不會開花,因為它是一顆大樹。
? ? 說的多好呀!
? ? 今天,我就特別想抱抱兒子,像抱小嬰兒那樣的抱抱他,快160公分高的兒子已經不那么乖的躺在我懷里讓我抱了,可我卻懷念他小時候的樣子,雖然那時我會常常抱怨抱他“好累”;快160公分高的兒子已經開始變聲了,可我卻真的懷念他奶聲奶氣的童聲;快160公分高的兒子已經不愿意和我一起逛街了,可我卻懷念他小時候帶他逛街、玩耍的樣子。
? ? 所以,我要好好的擁有他,做他身邊的太陽,給他陽光,照耀著他,就足夠了。
? ? 兒子,你要慢慢長大~
? ? 我,要慢慢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