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二刷《羅曼蒂克消亡史》,這一次看因為把時間線打散了的情節(jié)都串起來了,注意力不再那么緊張,終于能夠注意到錯過的一些細節(jié)。很小的影廳,馬上就開始放映了還只有我一個人,那些遲到的一開始必然窸窸窣窣,吃東西的吃東西,說話的說話,沒想到半個小時過后全場鴉雀無聲,一直到劇終,可以感覺到觀眾完全浸到電影里去了。遺憾的是片尾演職表字幕都還沒上,打掃衛(wèi)生的工作人員就啪地開了燈,很多電影院都有這個毛病。挨個人物隨便說點,別人說過的我就不再說了,略有劇透:
渡部(淺野忠信)
?我有點遺憾渡部最后淪為戰(zhàn)俘的時候,整個人那么松垮那么痞氣,覺得他不應該那樣。即使是作為戰(zhàn)敗的侵略國的一員,渡部這個人也應該保持最后的精神氣,那是他潛伏、詐死、為軍國奉獻所有所倚賴的東西。不過陸先生在香港過關都會被要求脫帽搜身,渡部這樣疲軟的結局,也是“消亡”的一部分。
渡部有兩處“不忍”:一處是滅門時放走了陸先生(葛優(yōu)),毫無疑問,他是舍不得兩個兒子,留陸先生在,他會照顧兩個外甥。一處是掐死小六(章子怡),這里我有點不解,既然要殺掉她,為什么不是一槍了結而要徒手掐死,又為什么最終放手,這邊的鏡頭閃回到送小六去蘇州的路上,小六本來有機會殺死這個強暴了自己的日本人的,卻沒有動手。這里可以代表尚未消亡的部分,戰(zhàn)爭還沒有令人完全瘋狂。
到了戰(zhàn)敗,在菲律賓,陸先生去尋仇,他認定陸先生不會殺他的兒子,那也是陸先生的外甥,然而陸先生毫不猶豫地殺了他的大兒子。為什么這里有截然不同的判斷,除了可以隱喻日本對戰(zhàn)爭結局的錯誤預判,也許可以理解為渡部認為不會消亡的部分業(yè)已消失殆盡了。陸先生這樣的大佬,照顧身邊的人從來不遺余力,管家被人殺了也是要報仇的,居然會一槍殺死自己的無辜外甥,確是內心某種東西的消亡。
陸先生(杜月笙,葛優(yōu))
?小六讓陸先生帶她一起走,他說自己有很多人要照顧,不能隨心所欲,戰(zhàn)后他和小六一起去戰(zhàn)俘營找渡部,就耐人尋味了。他對渡部的恨——“你怎么能不死呢”——是出于對日本間諜的憤怒,對被滅門的痛恨,還是出于渡部對小六的傷害?他情有所寄的交際花、老板的女人,被這個日本妹夫囚禁、性虐,于他叱咤風云又身不由己的身份來說,也是一種教訓。其實背叛的事他自己也做過,他也算背叛了吳小姐(胡蝶,袁泉),還是可以一笑泯恩仇的。他那樣狠絕,不惜殺死自己的外甥來引渡渡部讓小六殺了他,有幾分“怒發(fā)沖冠為紅顏”的意思,也是為“The Wasted Time”討說法。
小六(章子怡)
?別的角色是消亡史,小六算是成長史。有人問我為什么最后她殺了渡部,而多年前在去蘇州的路上她卻沒有殺他,我的理解是殺人不是隨便哪個人都干得出來的,小六只是個花癡的交際花,她說自己是行尸走肉,花癡也不過是打發(fā)時間,也就是,她是不會愛的。一個不會愛的人很可能也不會恨,那個兇狠地殺死司機和她傳緋聞的男明星、一把扯下她的耳墜并強奸了她的日本人當然是她的仇人,但是她也沒有仇恨的能力,所以她開不了槍殺不了人。歷經磨難,在菲律賓她終于一槍打死了渡部,我覺得是她終于成長為有所憎恨的人。當然,也就有所愛,我覺得這也是陸先生在收容所里找到她所帶給她的。不過最后陸先生一個人搭末班車去了香港,身邊沒有小六。
吳小姐(胡蝶,袁泉)
對吳小姐的原型電影皇后胡蝶不太了解,這個角色把在我們這個時代很光鮮亮麗的明星還原到舊時代里惶惶不安的一員,但又是以很體面的方式來呈現(xiàn),很觸動人心。滬上的大明星,一心提攜不成器的丈夫,幫他解圍善后,過委曲求全的小日子,仍然不能如愿,有羅曼蒂克,又消失殆盡。電影只用簡潔的片段來寫這一段,是以簡潔留得體面,連同未露面的戴先生也顯得不那么丑陋。或者說,王媽代他難看了,但是王媽只是個傳話的人,她的角色本來就是替人難看,沒有不體面。
其他
?別的角色就沒什么好說的啦,我想說的都被別人說了。配角很多,每個人都有很多故事,即使留白也一覽無遺。又因為剪輯比較任性,顯得特別滿,昨天看完發(fā)了一條微博:
二刷《羅曼蒂克消亡史》,因為時間線已經縷清了,電影里打亂的剪輯就變成自由紛亂的回憶。這份回憶是豐盛、充分浸泡過的,所以東抓一把西抓一把。這是一種闊綽,滿滿當當,所以不需要刻意碼得整齊有序,因為太多了。我第一次看覺得太滿了,就是剪輯的緣故。用滿來表現(xiàn)存在過,是深情,又是用力過猛。
正如網友所說,傳奇疊傳奇,故事藏故事,在我看來有一股腦兒的感覺,加上主線故事也很飽滿,甚至有些過度渲染,頗像《一代宗師》。不過還是很值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