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得不承認,羅馬不是一天建成,再小的力量日積月累也有發光發熱的時候,比如螞蟻搬家,比如螢火蟲發光,比如一個人的公益,奇葩也不例外......
作為民樂附中人稱“神經”的少女陳驚,飲水機吃火鍋,電熱夾板烤肉。怪招怪力顛覆想象。正如她的名字,讓人驚跳。這樣一個同學眼中的異類,在一次次證明中用自己的力量開始發光。
陳驚的暗戀對象,西洋樂附中校草質疑“揚琴是什么”,對于意中人對自己多年所學樂器的評價,讓她開始想要證明自己所學樂器的價值。能讓他人看到自己樂器的彈奏,最好的方式是成立一個樂團-民樂團。原有的社團早起解散,奇葩形象深入人心,導致人緣欠佳,只有一個不離不棄的男跟班“油渣”。最后不得不去請求“502宿舍”成員加入。“502宿舍”雖說都是民樂專業學員,但也不是省油的等。全部是一群生活在二次員的人物。動漫,手辦,cosplay是她們的日常生活。看動漫,歷史書籍。每人每周一個限量手辦的代價總算讓樂團成立。
機會的來臨并不意味著一帆風順,而是另一種考驗。
相比上一個節目,美少女,又唱又跳引起動漫迷的互動。他們的出場則顯得冷清許多。跑去要簽名的,自顧去看漫展商品的。音樂四起時,觀眾的回歸互動證明了他們的民樂得到認可。
這是第一次證明,當時的陳驚只是單純的想讓校草認可自己所學的樂器。證明揚琴歷史悠久,與校草所學鋼琴同宗。也自有起獨特魅力。殊不知,猶如在平靜湖面投入重物,泛起層層漣漪,引起更大的爭論。
第二次證明是在陳驚當眾向校草表白的時候,校草果斷拒絕,還潑了冷水。引得在場的圍觀者抱不平,指責男生的冷血,刻薄。隨著爭吵越演越烈,爭論升級到了2個院系民樂與西洋樂的較量。
相約教育局領導視察時斗琴,以民樂器和西洋樂器相鄰樂器對勢。古箏對豎琴,鋼琴對揚琴,管對管,弦對弦,氣氛高漲。但誰也沒料到最后嗩吶聲成了關鍵。西洋樂中沒有與嗩吶聲可抗衡的樂器。再一次證明了民樂歷史悠久,樂器種類繁多。
最后一次的證明在少兒普及會。學校取消民樂附中的開學招生計劃,少兒普及會演奏完全不考慮民樂學生。這點燃了民樂附中學生想要保住傳統民樂,向少年兒童宣楊民樂的決心。邀請動漫迷,說服西洋樂同學配合。使出渾身解數上臺演奏。向少兒展示民樂器的魅力。無疑,這次的展示是成功的。在場的兒童無不興奮拍手,為投影的動態漫畫人物所吸引。演奏的音樂也走進了他們的心理。
奇葩們對音樂的執著喜愛,促使了民樂附中的持續招生。再小的力量也能閃光,因為他們在成長,在行動,在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