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塵埃落定,至于后面如何,還是佛系一點。
畢竟高考過后,未來有無數個艱難而又痛苦的選擇等著你。
這個選題,是昨天騎車回家想到的,想想自己已經畢業2年了,對于大學,有遺憾,后悔到沒有,至少我每天沒有葛優躺,靠看泡沫劇過日子。
所以我說點自己的想法,有些點是我自己當時沒有做到,等畢業之后出來工作,才恍然發現,如果當初再提前一點,也許會是另一個結局。
01. 一定不要拋棄英語!!!
(重要的事情X3遍)
高考結束后的3個月,是你可以踏踏實實學英語的最好時間,也許你以后再也沒有時間無干擾的學習了。
首先英語絕對不能丟,你其他書都可以扔掉,唯獨英語書不要扔掉,因為大學一進去,就會有英語分班考試。
英語你是躲不掉的。
除此之外,高考結束后,學英語,可以讓你考大學英語4.6級相對輕松一點。
我高考結束后,英語也在學,但是我沒有正正經經的學,每天沒有固定的時間學英語。雖然當時英語分班的成績還OK,但是考大學英語四六級就有問題了。
英語四級相對而言比較簡單,如果你高中英語過關的,4級是沒有什么大問題的。但是當時,我有一段時間沒有碰英語,單詞忘記,還有做題的感覺再減弱。又面臨4,6級改革,我真的有點懵了。
然后我最最差的是聽力,我看聽力原文能看懂講啥,但是用耳朵聽,我就完全不行了,腦子跟耳朵不能同時使用,反應不過來。后來4級分數出來后,我最差的就是聽力。
后來我再考6級,就完全出現問題了,以至于我沒過6級。6級的單詞要比4級多,其次聽力的難度變大,6級的閱讀理解也變難。這就導致我考6級,基礎嚴重不行,單詞量缺乏,看閱讀理解的時候,很難看出同義詞,聽力差,聽6級聽力,完全聽不懂在說啥了。
考6級的時候,我對自己下手又不夠狠,沒有鼓著一個勁,對自己說:“非要考出6級。“而是給自己留退路,嘗試一下,所以在備考的時候,我其實沒有100%的投入,努力,而是想著:反正過不過都無所謂,沒啥大不了的。
雖然考出4.6級沒什么大不了的,但是我覺得一旦你確定要做某件事情,不要說嘗試,而是要全力以赴。如果你連考試都這樣,以后面對興趣愛好,面對工作,你也會給自己留很多的退路。
后來我想想,如果我在暑假的時候,就開始很認真的學英語,不為了考試為目的,而是為了提升自己。練習聽力,甚至抄英文詞典。我就不會在大學時候,一邊補基礎,一邊靠運氣考試。
當然,你也許會說我討厭英語,以后不會從事英語工作。
你怎么知道?
你連自己興趣愛好都不知道,自己畢業后都不知道要做什么工作了?你卻能知道自己以后不會用英語?
你是來搞笑的嗎?
當你用到英語時,也許你就后悔當初為什么不好好學英語了。
我現在越來越能理解一個前輩跟我說一句話:有些事情,前期做成本不高,很費事,甚至別人覺得很傻逼,但是日積月累,就會變成機會。
有些人羨慕那些裸考就能考過四六級的人,甚至是高分。我承認有些人TA有天賦,甚至這個天賦可以不需要任何付出,就能獲得別人辛苦好久的成果。
這樣的人多嗎?
如果你非要跟有天賦的人比,最后受苦的人還是你。
02.學點技能,主動尋找興趣
很多人畢業之后,在來講沒有興趣愛好,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
那是因為大學里你都躺在床上,打游戲,看泡沫劇,這能找到興趣愛好呀?如果你能成為職業游戲手,專業影評人,TED有個演講叫做《我從肥皂劇里學到的人生道理》,你要是能把看泡沫劇這件事,上Ted,那也是很了不起的。但絕大數人只是因為無聊才這樣度日子的。
所以,高考結束后,你就可以嘗試學點技能,不要等畢業的時候再說。前期越早準備起來,后面要走的彎路就會少。比如你看人家畫畫很有意思,那你就去嘗試學一下,堅持畫1個月,看看是不是真的有興趣,如果沒有再找其他的,你有這么多時間,多找幾個總能找到自己喜歡什么的。
像PPT設計,寫作,倒騰新媒體,都是在大學的時候發現,然后自己在那琢磨,動手做做。我當時不懂PPT怎樣做的美觀,有趣,我就自己找資源,要求自己每個禮拜做一份讀書筆記。雖然我現在用文字寫文章,寫書評,但我并沒有丟掉做PPT這個技能。
像新媒體,我也沒有專門學過,排版,搜圖案,都是自己在那東找找西找找,野蠻生長的。
高考結束后,你應該要激發自己的好奇心,看到好玩的,有趣的東西,在你朋友圈經常刷屏的,你就要留意一點,稍微勤奮一點,去想想源頭,也就是想想這是怎么變得好玩的,怎么設計的。
說說自己是90后,95后,跟60.50后有代溝,但是你自己做的事情,跟60年代有啥區別,每天躺在床上,醉生夢死,對任何事情不聽不看不問,沒興趣,自稱佛系。
你有問過佛的意見嗎?
雖然雞湯文告訴你:只要行動起來,永遠不算晚。但我自己內心始終覺得:年輕的時候開始行動,跟中年時候行動,完全不在一個等級的。
越早努力,越早行動,受到外界的束縛少,又有體力,有沖勁,這是中年人不可能可以比的。
別拍我,這就是事實。年輕人可以熬一個夜寫出東西,你30.40歲有家庭,你敢熬夜寫東西嗎?年輕人能說走就走,中年人你敢嗎?
03.不管美丑,多讀點書
我是高考結束后開始有閱讀習慣的。以前初中高中也看,但不是文學作品,是小說。當時老師管的嚴,經常會搜課桌,如果有什么言情,懸疑,武俠小說,老師都沒收。
高考結束后,我有一段時間,天天看這類小說。結果,看的我自己都厭惡了。看到最后覺得沒意思,故事就是一個套路刻出來的,看了開頭就知道后面寫了啥。
越是偷偷摸摸不讓看的時候,你覺得很好看;現在光明正大看,看到天荒地老都沒事,你反而沒有興趣看下去了。
后來有一次上網,看到一個新東方語文老師,他寫了一個帖子,大致內容是:應試教育已經結束,現在可以培養自己的文學修養,推薦幾本暑假可以看的書。書單也不是教育局那種,有些書名挺冷門的。
我覺得挺有意思的,就辦了一張圖書證,去圖書館找書。借一本書單上的書,再加一本蔡忠和漫畫說經典。文學不能立馬看懂,看漫畫還是能看懂,有興趣看下去的。
慢慢的給自己加難度,提點要求,自然能夠養成閱讀習慣。
閱讀有沒有用,這個問題誰說都沒用,關鍵看你自己,你自己愿意去嘗試,慢慢的就會上手,會帶著問題去看書。你要沒這個想法,說多少遍閱讀好處都沒有。
其實,每個人都能看的進書,除非你連言情,懸疑,武俠,漫畫這類書都不愿意看,那就是真沒興趣。如果你能看下去,問題就出在了:到底什么書,你有興趣看?
說的在實在一點,多看點書,你好歹能裝個逼,看到啥東西很美,不會簡單粗暴的說一句:"臥槽,這個真好看!"。說來說去就只有這句話。
04.有機會打一份工
這個隨你自己吧,如果你覺得無聊也沒有旅游計劃,那就去打份工,不需要太長,一個月或者一個半月就可以了。
你就當體驗生活吧,3個月只是吃喝玩樂,會膩的。打一個月左右的工,雖然不用上升到職業規劃高度。
但你會發現打工的那段時間,你過得最像人樣,因為你過著有規律的生活。其余時間就是白天不懂夜的黑,生物鐘顛倒。
最后,就用這幅圖結尾吧,以前覺得是雞湯,現在覺得是一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