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個足夠有耐心的人,雖然喜愛讀書,但對于如《飄》般大部頭還是望而生畏的。但是在近日于圖書館看到它的本尊之后,我才真正理解它的宏偉達到了何種程度。也幸而自己讀的是電子書,對頁數無具體概念,才沒有錯過這部曠世奇作。
不過說實話,就算只是看到電子書上幾千頁的長度,也夠令人生畏的了,更何況書的前段對于社會風情的描述并不足夠引人入勝。真正促使我讀下去的理由,源于東野圭吾。在《白夜行》和《幻夜》中,斯佳麗(郝思嘉)作為唐澤雪穗和新海美冬的偶像,令她們用一生去模仿。她們的冷酷、絕情、果斷等等性格讓我極度好奇斯佳麗本人究竟是個什么形象。
大概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亦或是由于東野的再創作,我讀到的斯佳麗與雪穗和美冬二人,并不相似。雪穗的表現歸因于幼時所受心理創傷,而斯佳麗是天生的。父親的桀驁不馴和母親的溫婉得體共同成就了她,使她作為一位絕世美人的同時,骨子里帶些異域的野性和瘋狂。這對她來說,既是好事,也是壞事。既成就了一個獨一無二光彩四溢的她,又造成了她的悲劇。
我最喜歡的就是斯佳麗,盡管玫蘭妮可以說是無可挑剔。但斯佳麗更加真實。斯佳麗知道世間丑惡,懂得利用自身優勢使自己過得更好,甚至可以說是不擇手段。但我不怪她。她是個果敢的人。不同于玫蘭妮圣母般的光輝,斯佳麗可以說很自私。可是不可否定啊,是她帶著塔拉莊園挨過了最難熬的時光,是她頂著人們的非議瘋狂賺錢。她想用自己的方式給自己安全感。
這樣說來,她倒是個可憐的孩子。她太倔了呀,賭氣嫁給查爾斯,半生追隨阿希禮,最終卻發現自己活在自己虛構的假象中。當她終于意識到她有多愛瑞特時,卻也失去了瑞特。
兩個多月前,我寫過一首詩歌,就叫《再見了,斯佳麗》
初遇你
便困于你碧綠的眼睛
終生不得逃離
所有人愛你
愛你輕輕搖晃的耳墜
愛你蓄意撅起的嘴唇
我不愛你這些
我愛你藐視禮儀的放縱
愛你目空一切的驕傲
愛你心底無聲的嘲弄
我愛你
好像我就是你
你終于躺在我的臂彎
我醉于你的柔情蜜語
我低頭吻你
卻在你的眼底
看見了另一個人的身影
這是瑞特一生的姿態。瑞特后來選擇把對斯佳麗的愛傾注在心愛的女兒美蘭身上,可美蘭的死徹底擊垮了他。瑞特疲倦了,破碎的心無法再縫補,他已經年齡不小了,該安定了。斯佳麗卻還像個孩子,固執地以為“到了明天就會好了”,“回到塔拉莊園就會好了”。
我雖然想讓瑞特和斯佳麗共度余生,卻也內心透亮,他們不可能了。
斯佳麗的少女時代活在所有男子的追求中,知道如何令男人心動,通曉欲拒還迎的技巧,能穿最美的舞裙跳最優雅的舞;而美好韶華并不長久,深愛的人與他人結婚,賭氣嫁人,喪夫,失去家園,母親死去,父親瘋掉,再婚,戰亂流離,等等……
你不能說她高尚,也不能批評她自私。你不能推崇她的做法,也不能指責她。她的所作所為皆出于生活所迫,同時又是天性使然。大概這就是斯佳麗,飽受爭議。
有人說她是心機頗重不擇手段的女巫婆。有人說她是自食惡果罪有應得的可憐人。
可在我看來她就是個孩子,依賴假象生存,卻不失勇敢。
我不知道失去了明天的斯佳麗會怎么樣。哦那她大概跟雪穗一樣。或許又有本質不同。
我只能致敬,再見了斯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