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看到《把欄桿拍遍》這個標題是,第一反應是這個書寫的是什么?而這本書的作者梁衡,是何許人也?都說讀一本書就要先了解一個人,我通過資料了解到梁衡是中國著名的學者、新聞理論家、作家,他寫的散文被季羨林稱為“追求一種境界”。
我抱著極大的興趣閱讀他的作品,我發現他對理事人物的評說極其精彩,觀點獨特而且思路清晰,雖然有很多評論都說到了這本書可以提高中學生的寫作水平,我不反對,確實如此。但我覺得這本書的真正價值不在于提高寫作水平,而是其內容之厚重、感情之真摯和思想之深刻,反復品讀仍有味道。
在談到辛棄疾時,老梁用到了“把欄桿拍遍”這個題目,每當想到辛棄疾,我的腦海里都會浮現出一個登高樓、望西都,重重地捶打著欄桿的形象,他是多么無奈與悲傷,自己曾經是一個久經沙場,“劍指三秦”,以一人之力百萬軍中取首級的大將,而如今卻被閑置不被重用,所以他時常夢到“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我也能夠體會到為什么辛棄疾會有“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淡淡憂傷。
而對于李清照,以前我對他的印象是“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未曾了解到她曾經是那么歡樂,不僅出身官宦人家,是一位閨中才女,“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而且還有一段幸福美滿的婚姻。只是后來情況轉急直下,弄得個“物是人非事事休”,想一想,一個曾經生活如此好的人,突然喪夫亡國,這是何等悲涼?。★L云涌動,沙石紛飛,以為孤獨的女詞人,就這樣行走著,如此有才華,卻換來一孩子的“才藻非女子事也?!?。這一切一切的愁苦和悲涼最后凝成了這14個字,“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這讓我想起了當初學習這句詩時,還不能體會到一種痛到心底里的悲傷,而如今我想我能夠理解了,它是一種要將自己一生的痛全部釋放出來的感覺。
老梁在談到范仲淹時則感覺更有哲理,何為永恒?一為無求無欲,二為創造一種精神,正如馮玉祥將軍的隸書碑聯:“兵甲富胸中,縱叫他虜騎橫飛,也怕那范小老子;憂樂觀天下,愿今人砥礪振奮,都學這秀才先生?!?,范仲淹能令世人永記的,我想就是他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