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護法》上映的第二天我陪著兩個老弟去電影院看了這部成人向的動畫,起初我是不太想去電影院觀看這部電影的,因為有點怪異的畫風對于長期被日漫熏陶的我來說,這部電影是不具備較強的吸引力的。但在我堂弟的極力勸說下,我決定去看看這部電影是否真如他所說,是一部非常優秀的電影。
《大護法》是北京光線影業有限公司出品,好傳動畫出品、蟲左道右工作室監制的原創動畫電影,由不思凡執導,花費近三年時間開發制作。電影主要講述了奕衛國大護法為尋找失蹤已久的太子,來到“花生鎮”這個陌生小鎮,在躲避守衛追殺的過程中,大護法偶遇太子,并一同卷入了一場關于欲望的冒險故事。
對于國產動畫,我的記憶停留在孩童時代,當時國產動畫還是具備相當高的制作水準的,《西游記》、《哪吒傳奇》、《圍棋少年》等一大批優秀的國產動畫為童年帶來了無數的歡樂。隨著時間的推移,國產動畫似乎進入了一個泥潭,《喜洋洋》這類動畫成為了國產動畫的主旋律,相反的譬如《魁拔》這類的優秀動畫反而叫好不叫座。而之前的《大魚海棠》似乎讓我們看到了國產動畫的希望。而這一部《大護法》更讓我驚訝于制作方的膽大,這種驚訝其即源于那貫穿始終的血腥暴力,更源于電影用黑暗色彩所呈現的人性哲思,所隱喻的極權恐怖,除了劇情完成度上差強人意的遺憾外,這部動畫儼然就是無刻挑剔的,它遠遠超出了我對當代國產動畫一貫的認知。
正如同導演不思凡的名字,能創作這樣一部動畫作品的導演絕非池中之物,電影給我最為直觀的印象便是它的獨特,透過一種在荒誕幽默間帶有詭異色彩的畫風,一個以尋找太子為引,在花生鎮這個看似烏托邦的地方,不思凡徐徐為觀眾拉開了一場反烏托邦的帷幕,在這個故事里大護法與太子作為主人公承包了電影的絕大多數笑點,而于此中電影用抽象化的隱喻反映了極權主義所帶來的恐怖,更為耐人尋味的是當最后舊的極權倒塌,動蕩混亂下又一場自相殘殺后一個新的屬于花生人自己的極權又在暴力中行將成型。
在這種反烏托邦的大框架下,電影所深諳的更還有著個人意識如何正確覺醒的哲思,這一點即在太子身上有著幽默化的體現,也在大護法身上有著一定的體現,但礙于故事整體完成度的缺陷,兩個主人公對這一命題的著點其實顯得并不巧妙,反倒是一面生活在謊言中,不去思考麻木的花生人它們是一個消極的極端,一面有著為了“一刀取人心臟”理想的屠夫,它過于偏執的極端,電影正也是透過這兩種極端的呈現,賦予了其自身在反極權下獨樹旗幟的又一層的內在深度。以暴力為主要元素突出奇幻世界中人物的險惡、殘酷、變態,能做到重口味的暴力和嚴肅的深層表達交叉呈現,讓人欣喜。
也就是這樣一部近乎完美的作品,讓人遺憾的是敗在了國產動畫總是想著如何為自己動畫續命的無奈中,當你看完此作,不難發現電影留下了太多未解的懸念。花生人和大護法是誰?他們從哪里來?他們應該到哪里去?這些終極問題,多次在片中被探討。這并不是說一部電影并不能為人留下期待,但《大護法》這種的做法是以犧牲劇情為代價的,小鳴作為可能是最后真正反派的線索變的了無蹤跡,花生母體外殼掉下后是否能真正收拾花生人儼然又讓人陷入沉思,妖艷的女人和殺手有著怎樣的聯系等等,這些本都該有所交代內容卻只字未提,電影最后這樣的結尾讓人意猶未盡。
總而言之,作為一部真正屬于成人的國產動畫,《大護法》并沒有讓人失望,可是這樣的一部佳片又能獲得多少觀眾的認可呢?我不禁沉思,在中國這個浮躁的電影市場,似乎只有明星才能夠創造足夠的票房,盡管動畫制作人傾盡心力制作佳作,但是市場的反響往往不盡如人意。這種與充斥在電視熒幕上的低成本動畫卻備受好評的現實形成了明顯的反差。這部動畫與現在電影的格局不就是烏托邦嗎?看似明星云集的電影獲得了超高的票房,但是演技、劇情、濫竽充數,電影的妥協正是現在市場的現狀!《大護法》是一部用心的作品,不思凡導演用他獨特的拍攝手法讓我想起了當年的老動畫。中國動畫從不缺少優秀的劇本,我們沒有皮克斯,迪士尼的技術,但是我們用心做出來的作品卻沒有絲毫的遜色。最后,我還是想感謝《大護法》的勇敢試水。它以實際行動將熊孩子們甩到了一邊,讓國產動畫能夠展現出不一樣的精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