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忘帶或丟失過公交卡嗎?
如果你跟我一樣依賴公共交通,那一定經歷過這些尷尬的時刻。很難理解,在這個水杯都變智能的時代,這張不記名的小卡片仍在不斷給我們的生活添加煩惱。
在我還不那么懶的時候,曾把公交卡的芯片剝離出來裝到手機后蓋里,也算一種另辟蹊徑的解決辦法。但現在的手機很多都是 Unibody,而且這種私下的改裝對手機信號或多或少會有影響,于是換手機后就再也沒有折騰過。
NFC + e 樂充公交卡的組合曾讓我眼前一亮,我以為終于可以用手機代替公交卡了,但它對機型和運營商均有苛刻的要求,最終也只好放棄了。
前段時間看到了這款能替代公交卡的刷刷手環,再次激發了我的熱情,但沒有想到它比小米還難買,幾次嘗試都以失敗告終。直到我園某位女極客帶著刷刷手環神奇地出現后,我才有機會一探究竟。
在使用刷刷手環前我產生了三個疑問:
1.刷卡是否方便、穩定?
2.網絡充值,交易查詢是否能實現?如何實現?
3.作為一款可穿戴產品基本功能是否合格?
帶著這些疑問,我開始了兩天刷刷手環的體驗。
全新的刷卡方式,但還不夠
不得不說,戴著刷刷手環乘坐公交、地鐵確實方便。你只要抬起手腕對準機器,「嗶」的一聲就完成支付了。相比以前手忙腳亂去找公交卡要自然、輕松很多。

在正式使用前還擔心刷刷手環不能很好地被識別,但幾次嘗試后發現與公交卡使用無異就放心了,甚至慢慢開始習慣這種方便的刷卡方式。雖然偶爾會遇到售票員異樣的眼光,但對于我來說,這只是一個幸福的小煩惱。
對于刷刷手環,我最期待的還是網絡充值和交易查詢的功能。但目前這兩個功能在 App 內還無法實現,官方說明是:二期開通空中充值功能需手環嵌入具有 C 標識功能的智能芯片。這句話的的意思就是你仍需要像普通公交卡一樣去營業廳充值。

目前刷刷手環雖然比公交卡要方便了不少,但本質上就是一張異形公交卡,只不過把體積縮小后植入到了手環內,離真正的智能、好用還有一段距離。
那在公交卡之外,刷刷手環作為一款智能穿戴產品合格嗎?
作為可穿戴設備乏善可陳
說實話,刷刷手環「鉆石切割表面」的外觀設計很漂亮,戴在手上當做一件裝飾品也不難看。但仔細觀察時還是能看出做工有些粗糙(縫隙),與外觀相似的Misfit Shine施華洛世奇版相比就顯的比較廉價、更具玩具感一些,當然它們的價格也相差很多,不能過于吹毛求疵。
刷刷手環采用紐扣電池的設計,借助硬幣就能方便地開啟后蓋。官方宣稱可以待機 90 天,因為它也沒有特別耗電的傳感器,所以長續航是很容易實現的。不過經常拆卸防水性肯定會大打折扣。
計步數據、睡眠監測這些基本功能刷刷手環都有,在 App 主頁會以時間流的方式展示出用戶的運動情況。除此之外還有「走路對賭」的活動,通過步數累積進行返現。而對于刷刷手環數據的準確性沒有必要要求太高,畢竟它是一款主打支付功能的智能手環。

刷刷手環是可以顯示時間的,但需要費些周折才能習慣:敲擊兩次可以喚醒它顯示時間,但實際使用中你需要嘗試很多回才能成功。然后你還要學習它以點陣顯示時間的方式,總結來說就是可以顯示時間但不夠直觀。
從刷刷手環的 App 上了解到:需要連續敲擊三下才能切換到睡眠模式。我并不反對手動切換模式,只是刷刷手環敲擊兩次顯示時間已經很困難了,敲擊三次的結果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刷刷手環還存在更新固件經常失敗,偶爾無法同步數據、震動功能缺失等諸多小問題。從智能穿戴設備的角度來衡量刷刷手環,它缺少一些亮點,并且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給我的感覺就像在使用一款非常早期的智能手環。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在經過兩天的使用后,之前的三個問題也有了答案:
1.刷卡是否方便、穩定?
方便、穩定、并且回頭率高。
2.網絡充值,交易查詢
目前無法實現,以后是否能兌現承諾未知。
3.一款具有支付功能的智能手環
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體驗有待提高。
在網絡充值等功能完善前,刷刷手環其實處于一個很尷尬的地位:作為一種支付方式,刷刷手環并沒有脫離公交卡線下充值的體系;而作為一款智能穿戴設備,它的體驗又不夠優秀,并沒有特別吸引人的地方。
對于刷刷手環,用「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大」這句話來形容最合適不過了。如果你只是把它當做一個「戴在手腕上的公交卡」,那它確實比普通公交卡要方便很多。但如果你需要的是一款基礎功能出色的智能穿戴設備,刷刷手環可能無法很好的滿足你。
那么問題來了,你會買它嗎?
本篇文章發表后,刷刷手環的技術團隊鳳凰云科技與作者取得了聯系,得到了一些關于這款產品的最新進展:
刷刷手環已經支持計步器/睡眠模式自動切換,新版 App 已經提交審核很快就能上線。
網絡充值服務暫定開啟時間為 2015 年上半年。
偶發無法固件更新和同步的問題在下一版 App (3.8)得到解決。
這里要贊一下鳳凰云科技快速反應的服務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