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多人都為外境所苦,每天的生活中總有那么多不如意的人、事、物,而我們在乎的人,卻又往往不按我們想要的戲碼演出,讓我們備感失望。
很遺憾的是,生活的重擔或煩惱只有我們自己能扛起來,別人無法為你分憂解難。就象食物進了你的嘴里,你需要自己咀嚼和吞咽,別人無法替代你。
怎么樣才有足夠的力量去從容面對生活呢?就是把生活中的每件事情當作是人生必修的功課?
每發生一件事情,問問自己,這是要教會我什么呢?
因為自己的工作上各種忙碌和一些其他的原因,忽略了先生需要陪伴的感受。當他提出不同的意見時,我內心的原本就有的內疚感和不被理解的委屈就轉化成了一腔的怒火,于是我們倆就大吵了一場。
記得德芬老師說,憋著一口悶氣是內耗最大的助力。當我靜下心來反觀自己的內心和對整個事件的處理方式,都是因為自己最近這段時間被太多外在的人、事、物所影響,被太多外在的負面情緒帶自己進了一條精神上的死胡同,自己就往牛角尖去鉆。
于是,過了一天,我給先生發了一條短信:老公,你來看我吧,來看看我的工作的地方和陪陪我吧!
先生一聽這話,很高興就來到我工作的地方。因為我的性格本來就不是會訴苦的人,很多工作上的事情不知道怎么跟他講,也不太愿意去講。他來了,看到我的各種忙碌和工作上需要處理的一些棘手的事情,他感受到了我的焦慮和不容易。同時,在工作的空檔,我帶著他去到具有嶺南特色的廣東四大名園之一的余蔭山房去游玩、領略嶺南特有的文化特色。還安排他和我的同事一起就餐、聊天,讓他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平時不在他面前展示的另一面。
雖有人說這個世界上沒有“感同身受”的這個詞,但是在親密關系中,因為有“愛”,會更加容易的體諒和理解對方。我很高興,我的先生是一個明白事理的男人,而我自己也能通過這件事情去化解一些不必要的會影響兩個人感情的負面情緒。
學會接受失望,也學會擁抱希望,因為失望是有限的,而希望是無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