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呆其實不叫阿呆,沒有人知道它的名字,它來到這個村子的時候,灰頭土臉,一臉懵懂,好像它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會在這里一樣。阿呆這個名字的起源其實是偶然的,或者說是必然的吧,因為每當有人喊它的時候,它總是要慢三秒鐘再回過頭來看著你,汪汪的應你一聲,于是人們就覺得它好蠢好呆,也不知道是誰帶的頭,喊它阿呆,后來阿呆就成了它的名字。好像人類都是這樣,不管為什么,有人叫那就跟著一起叫吧,反正我不是第一個叫的,就算錯了也不會追究到我頭上,反正大家都這么叫,那就是這樣吧。于是就有了阿呆的故事。
? ? ? ? 阿呆剛開始來到這個村子的時候,整天都在村子里慢吞吞的轉悠,好像迷路了,又好像有自己的章法,因為它總是從來到村子的那個路口開始走,到村尾的那座破廟那里又重新折回,頭高揚著,眼神迷茫,碰到過路的人了,它夾著尾巴躲到一邊,開始的時候人們還很有成就感,就連三歲的小孩兒都會故意往它身邊走,因為阿呆總是夾著尾巴躲到一邊,所以人們感覺很有成就感,人們似乎很享受這種威嚴的感覺,就不計較村里為何多了這樣一條無家可歸的流浪狗了。阿呆在村子里的日子還算過得去,為什么這么說,因為村子里以前也有流浪狗來過,可是很霸道,見誰都咬,最后被村民打死了,相比之下,阿呆不但沒有被趕走,東家有剩飯會給它吃點,西家有豬食也會給它分點,所以阿呆算是一只很幸運的流浪狗了。
? ? ? ? 慢慢的阿呆好像適應了待在這個村子里了,像是村里來的一個熟人,因為到了吃飯的時候它知道去哪家門口就能蹭到剩飯,到了晚上它知道哪個草垛子可以睡,或者它還可以選擇去跟哪只豬擠一夜,只是它依舊有一個雷打不動的毛病,就是每天什么都不干,從它來的村頭慢吞吞的走到村尾,頭高揚著,眼神迷茫,只是碰到過路的人了,它不再夾著尾巴,而是搖動著它那條像一個爛拖把一樣的尾巴,躲到一邊,人們很享受這種威嚴的感覺,但是又看不慣一條流浪狗給自己搖尾巴,所以變得面目猙獰了起來,拿起手中的鋤頭,叫喊著揮向阿呆,這時候的阿呆像是一條受驚的貓,猛地從地上彈起來,蹦的老高,人們這時候才會哄笑起來,打阿呆的那個人被人們簇擁著像一個勝者一樣離開。連三歲的小孩子也要拿跟棍子,追跑著揮向阿呆,阿呆到處亂竄的躲,小孩子們卻像受了挑戰,窮追不舍,跑著跑著,一個不小心摔倒痛哭,這時候大人趕緊跑過來,抱起小孩,對著阿呆一頓罵,又作勢追趕,直到阿呆躲得看不到影子,懷里的小孩破涕為笑,大人才作罷。
? ? ? ? 日子久了,阿呆在村子里已經招來了厭煩,阿呆不明白,它沒有咬人,沒有偷雞,沒有亂叫,人們為什么容不下它。阿呆想不明白,也不想去想,它依舊每天什么也不干,從村頭走到村尾,頭高揚著,眼神迷茫,只是這時候阿呆選擇了走小路,不再像之前那樣,走人們經常走的那條大路,走小路的阿呆比之前活潑了一些,因為小路上草很深,里面藏著蛇,藏著癩蛤蟆,藏著各種各樣的蟲子,它可以捉弄癩蛤蟆和蟲子,也會被蛇嚇得蹦起來,卻比之前快樂,因為它們不會像人類一樣拿著棍子追打它。
? ? ? ? 走小路的阿呆有時候還是會被人碰到,人們依舊揮舞著鋤頭趕它,阿呆學聰明了,會立馬匍匐躲進深深的草叢里,人們看不到它便作罷了。小路上有條小水溝,阿呆心里煩的時候會躺在小水溝里一動不動,像在泡溫泉一樣的愜意,心里不煩了,便站起來,對著太陽,搖動著身子,甩出的水珠在太陽底下炫出了一層彩色的薄霧,這個時候的阿呆精神飽滿,眼神明亮,洗干凈了的尾巴和皮毛在太陽底下也變得有營養起來,有點像狼狗,不,或許它就是一條狼狗。
? ? ? ? ?有一天,人們忽然發現阿呆不見了,最先發現情況的是那個三歲的小孩,因為他準備帶著他的“正規軍”去討伐阿呆,他們找遍了村頭和村尾,還有阿呆經常待的小水溝都沒有找到,于是跟大人哭訴,大人們看了一眼村外,安慰三歲的小孩子:“它本來就是一條流浪狗,估計又跑到別的村子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