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會害怕寫作?為什么我總寫得不好?讀了這篇文章,我總結出兩點:一是沒有培養寫作習慣,二是素材積累不夠。
首先,培養自己良好的寫作習慣。任何事形成習慣并大量練習,由量變到質變,才會有所收獲。寫作更是如此,需要保持練習。
因此我決定每天抽出時間,不設定主題,想到什么寫什么。不去考慮邏輯是否合理,有沒有錯別字,沒寫完之前不作刪減。
微習慣理論告訴我們,要從最無難度的習慣入手。因此我不對時間作限定,以自己愉悅為主,但每天堅持打開手機便簽開始書寫這個動作。
培養寫作習慣,讓自己形成隨時可寫的狀態。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想要寫得好,還要進一步完整我的知識架構。我打算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001積累素材
寫作源于生活。我要學會從生活中攫取素材。輸入保證輸出,這便是積累寫作素材的過程。平時多點跟朋友聊天,激發自己的靈感,主動跟陌生人交談,可獲取一些新鮮的素材。
002羅列主題
保持一顆好奇敏感的心,多留心觀察生活,認真思考寫作的主題。
電視、新聞、日常生活都是靈感的來源。如果生活中有哪件事打動了我,觸發了我的靈感,趕緊記錄下來。長期堅持,我就能積累許多主題,寫文章的時候就不會無從下手。
003嘗試描寫細節
一篇文章主要由細節構造。再好的主題也需要細節來填充。你平時積累到的素材,也要用能夠打動人心的細節描寫出來,才能直擊人的靈魂深處。
因此,上班路上、旅游路上、哪怕是去菜市場的路上,我也要多留心觀察,從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等方面嘗試進行描述。
寫作是為了整理自己的思緒,正確認識自己,發現自己潛在的可能。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寫作也不是天生就會。許多寫作高手都是通過持續不斷的訓練才有了強大寫作的能力。因此,從培養自己寫的這個習慣開始,再慢慢填充自己的知識架構,相信總有一天,我就能輕松做到我手寫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