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談《一個人的朝圣》

《一個人的朝圣》講述的是英國的退休老頭哈羅德歷經87天行走627英里去見老同事奎尼的故事。

哈羅德在釀酒廠做了一輩子銷售員,退休后每天在自己的花園里除草修籬笆,哈羅德從小被母親拋棄,父親是酒鬼,后來父親也離開了他,小時候的經歷對哈羅德管教自己的兒子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他不知道應該如何跟兒子戴維相處,他和兒子之間總有種對抗,兒子討厭他的平庸,后來兒子酗酒吸毒,終于在20年前上吊自殺。

哈羅德的妻子莫林一直嫌棄哈羅德不管兒子,于是在兒子死后和哈羅德長期分居不同臥室,兩人之間的感情名存實亡。

奎尼和哈羅德在20年前是同事,兩人經常一起出差,后來因為兒子去世,哈羅德在酒廠大鬧一頓,奎尼因為頂罪而被迫離開酒廠,期間和哈羅德再也沒聯系過。20年后的一個早晨,哈羅德收到一封信,虧你告訴他自己得了癌癥。于是在經歷種種思考后,哈羅德決定走路去看看望奎尼,這趟旅程縱跨英格蘭,從最南邊一直到最北邊,故事便由此展開。

在這漫長的旅途中,哈羅德經歷了多次想放棄的念頭,經歷了購置越來越多的生活用品到完全拋棄生活用品的轉變,經歷了護士、獨居女人、同性戀紳士等人的幫助,經歷了一個人的默默無聞到轟動全國再到默默無聞的轉變,經歷了一條狗的陪伴到離開,經歷了對兒子、妻子和奎尼的深刻回憶。妻子莫林經歷了從自己被拋棄的念頭到重新認識哈羅德的轉變。

最難忘那一眼回眸,戀我終生

什么是愛情呢?少年的一眼回眸?青年的情欲萌動?中年的相互扶持?老年的伴我終生?或許都是,只是不同年齡的人對愛情的感覺不一樣罷了。

哈羅德和莫林在酒吧相識,就在隔著人群相互對視的那瞬間,一向呆板平庸的哈羅德竟然跳起了后來自己都覺得可笑的舞蹈,他就那樣走到莫林耳邊,對她說了一句話,兩個人笑到肚子抽筋。而現在,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起當時說了一句什么話,莫林眼中的的哈羅德已經從當年充滿精力的小伙子便成了一個一事無成,對兒子不管不顧的冷漠的人,而且還因為一個二十年前的情人拋棄自己,去做一個看起來極度瘋狂和浪漫的事情。然而在哈羅德離開的日子里,她還是擔心哈羅德走到了哪里,有沒有什么困難,一直期待著哈羅德的電話,并睡回了哈羅德的房間,在整理照片的時候才發現哈羅德曾對兒子有過那么多的關愛。于是決定去哈羅德的終點找他。哈羅德眼中的莫林也從當年苗條精致的夢中情人便成了只會打掃房間的老太婆,只會和他吵架,而且把兒子的死全部推倒他身上,然而在兒子火葬之前他拒絕看最后一眼,只是因為不想讓莫林看到決堤的眼淚而已,他自己悄悄的躲在垃圾桶旁邊擦干眼淚,若無其事的載莫林回去。然而再多的誤解,哈羅德還是在路上每天都想起莫林,即使自己成名后面對采訪,他也不認為這是一種拋棄妻子去尋找情人的浪漫故事,他說他愛他的妻子。最終他們在目的地的海邊散步時,他們又討論到那句話,依然捧腹大笑,并不是話本身有多少好笑,而是恰好你在,我也在。

那么奎尼呢?兩人在工廠的衣柜認識。哈羅德眼中的奎尼是一個平淡拘謹的女子,和工廠里其他的女性不一樣,她沒有如花似玉的美貌去向老板討好,她做事嚴謹從不給任何人留顏面,她舉止優雅談吐大方,她是那么的完美,在87個日日夜夜里哈羅德也曾問過自己為什么要為奎尼做這么瘋狂的事情,最終他確認了那不是愛情,是奎尼為了他丟了工作,而他卻從未對奎尼說一句謝謝。奎尼眼中的哈羅德是一個忠厚老實的人,從來不輕浮的調戲她或者嘲諷他穿的樸素,如果最終奎尼的腫瘤沒有讓她割掉喉嚨和脊柱而臥床不起的話,或許她會說一句“愛過”。

我們就像兩片樹葉,愛情的風吹過,回眸對視,你說我蒼勁飽滿,我說你翠綠欲滴,我們靜靜地守著。時間的刻刀將你我變得滿目瘡痍,變成黃,變成褐,變成枯槁的塵土,你說我變了樣子,而恰好,我說你也是,我們依然靜靜地守著。

愿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人生的旅途,我們都有一個口袋,有人裝進了所有經歷過的人物是非,滿眼疲憊的累死在了起點;有人只裝下自己最初想要的東西,輕松前行。

哈羅德沒有打算要從英格蘭最南邊走到最北邊的,他只是想去郵筒寄一封信。整天無事可做的他終于算有了一件事,他終于可以離開監獄般的家和整天和他吵架的莫林了,他也可以有一段時間回憶一下奎尼了。于是他從第一個郵筒走到第二個郵筒,然后第三個,一直到一個加油站收到一個女孩的激勵,他才決定走著去看奎尼。

沒帶手機、地圖和指南針,沒有徒步專用鞋子,走了一段時間后哈羅德想回家去拿,后來他覺得回去可能就回不來了,于是開始用退休金買生活用品,住旅館。后來他得知奎尼還在活著等他,他拋棄了所有的生活用品,從垃圾里撿了睡袋住在野外。他離原來的生活越來越遠,卻對旅途越來越有信心。

后來的旅途一個小孩維爾夫跟著哈羅德一起走,在哈羅德朝圣的故事被報道后,一個男人里奇也加入了隊伍,里奇被公司解雇,妻子帶著孩子離開了他,他想通過這種朝圣讓孩子們為他自豪。后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所為“朝圣者”的隊伍,里奇成了團隊負責人,并與眾多朝圣者夜夜笙歌。哈羅德為自己成為這么重要的人物而自豪,覺得自己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他覺得自己應該為隊伍負責,他認為當他們到達終點時,自己將會成為焦點,被眾多人迎接。后來團隊分歧越來越大,有時候一天走不了一英里,甚至遠遠偏離了原來的方向。最終在一個眾人皆醉的夜晚,哈羅德帶著隊伍中一條流浪狗離開了。

再后來,流浪狗在車站跟隨一個小女孩上了車,哈羅德本想去叫住小狗的,卻沒有那么做,他認為那是小狗自己的選擇,他選擇陪哈羅德走一段路,現在他決定停下來,陪那個女孩走一段路了。

里奇帶的隊伍受到目的地熱烈的歡迎,而當哈羅德到目的地時卻安靜地好像什么都沒發生一樣。

里奇真的完成了朝圣嗎?他主導隊伍,不聽別人的意見,偷偷向雜志社賣獨家資料,靡靡度日,憧憬著終點的無限風光。而哈羅德出發僅僅是為了看奎尼最后一眼,最終也是。而狗的朝圣,或許就是尋找一個陪它丟石頭的人吧?被男友拋棄的斯洛伐克的女護士真的能在那個房子里等到他的男友嗎?那位紳士即使身著華服也曾因自己的同性戀被社會壓力壓的歇斯底里吧?

我們走過這漫長的旅程,曾觸碰過生命的實質,也曾游戲過人生,花蟲鳥獸繚亂著前行的道路,愿你也能最終關上所有的門,告訴自己我們沒有迷路,我們都在這里。

愿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