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財富?財富與金錢的差異?
納瓦爾說,財富是你在睡覺時,仍能為你賺錢的企業或者資產。金錢,是你出賣勞動力來獲得的報酬。以出賣自己的時間來換取金錢的方式不可能致富。
努力很重要,不能吝嗇自己的努力,但要選擇正確的方向。如果把自己當作一部賺錢的機器,也就是給別人打工,一味的以出賣自身時間來賺錢。這是一種最低級無效的努力。就算你再努力付出時間,一天也不可能無眠無休工作24小時。
要想獲得財富,你就必須知道做什么、和誰一起做、什么時候做。與埋頭苦干相比,更重要的是理解和思考,思考如何轉變打工者思維,努力讓自己跳脫出人肉賺錢機器的命運,要擁有一臺賺錢的機器,而不是窮盡一生做一臺賺錢機器。
獲取財富,你需要做什么?
1.培養迭代思維
納瓦爾說,生活中所有的回報,無論是財富、人際關系,還是知識,都來自復利。
愛因斯坦也說過說,復利是世界上的第八大奇跡。懂得復利的含義,學會利用復利,拉長線釣大魚,是獲取高額回報必須明白的道理。人貧窮的本質往往是因為太追逐于眼前的利益。巴菲特能夠做到花一年的時間來思考,花一天的時間去投資,然后花幾十年持有一只股票。所以,我們在對待收益的問題上,我們應該有長遠的眼光。
此外,復利不止局限于財富,知識的積累,人際關系的建立往往也蘊含著復利的道理。知識的積累是一個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同樣長久穩固的人際關系的建立也不是一蹴而就。我們要深刻的去體會復利蘊含的巨大能量,將收益最大化,將自身的生命價值最大化。
2.培養自己的專長
納瓦爾說,專長指的是無法通過培訓獲得的知識。如果社會可以培訓你,那么社會也可以培訓他人來取代你。專長不可以被教授,只可以被習得。
學校或者培訓機構類似于生產線,我們就是生產線的產品,批量化生產的產品投入市場,用哪一個都可以,差別只在于優良而已。所以說,可以被教授的知識都沒有競爭力可言,因為誰都可以學會,差別僅在于每個人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會有高低不同。但是通過自己的悟性,思考去主動習得的各種知識技能,經驗,實踐能力,思維方式,表達力等等這些東西的組合,卻不是每一個都能擁有的標配。這些就組成了一個人的專長。
所以,我們要刻意培養自己的專長。培養專長最好的方式是從興趣愛好入手,不要盲目的追逐熱點,因為熱點可能并不適合你,興趣才是一個人努力的原動力。
3.要有責任感
培養責任感,勇于以個人名義承擔商業風險。社會將根據責任大小、股權多少和杠桿效應回報你。
責任感是一個人行走江湖的名片,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是無法獲得別人的信任與追隨的。
4.利用杠桿效應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根足夠長的杠桿和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
納瓦爾說,要想獲得財富,就必須充分利用杠桿效應。商業杠桿來自資本、勞動力和復制邊際成本為零的產品(代碼和媒體)
資本是指金錢。要想獲得融資,需要運用自己的專長和責任感,并表現出良好的判斷力。
勞動力杠桿就是讓別人為你工作。這是最古老、爭奪最激烈的一種杠桿。
資本和勞動力是需要獲得許可才能使用的杠桿。人人都在追逐資本,但得有人愿意出資。人人都想領導他人,但得有人愿意追隨。
代碼和媒體是不需要許可就能使用的杠桿。這兩個杠桿是新富階層背后的杠桿。你可以創建軟件和媒體,讓它們在你睡覺時為你工作。如果不會寫代碼,那就出書、寫博客、做視頻、錄播。換句話說,就是打造自己的知識產權。這可能是普通人獲取財富門檻最低的方式了。現在是一個知識付費的時代,自媒體,授課,出書,專利等等都可以獲得變現。當然,前提是打造出自己的獨特性,并獲得社會的認可,讓他人愿意為你帶來的知識去付費,這就需要自己在某個領域擁有專長。
5. 重視底層原理的學習
學習微觀經濟學、博弈論、心理學、說服術、倫理學、數學和計算機。
所有復雜的理論,概念,新技術皆構建在底層原理之上。世界錯綜復雜,我們周邊的事物不斷的變化,技術不斷的迭代更新,但正所謂萬變不離其宗,牢牢掌握底層邏輯,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切勿迷失在追逐新事物,新概念的迷霧之中,多思考新事物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6.多讀書
?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作家劉潤說:“我們在知識鏈的位置,常常會影響我們在食物鏈的位置,這可能就是我們讀書的意義。”讀書能提高一個人的思維與認知,避免讓自己變得狹隘與固執。尤其多讀思維類以及各個領域的經典書籍。
? 總結,想要變得富有,就要改變自己對金錢的思維,不要讓自己一直深陷于以勞動換取金錢的被動之中。培養復利思維,學會杠桿效應,發展自己的專長,重視底層原理的學習,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責任心。此外,多讀書,讀好書,書海無涯,我們所有的困惑,不解在書中都有答案。
? 推薦央視打造的關于財富與資本的記錄片:《資本的游戲》。資本的世界就是一個錢生錢的燒腦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