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問我讀書有什么用,我會說:我只想變得更好,今天我在華華的本子上也看到了那句話:如果你現在看得書和所接觸的人一直都沒有變化,那你五年之后你的生活也依舊如此。這是我前兩天看到的,而華華這個本子有可能是三年前或五年前的?
其實我很想問她,現在是否如這句話所說的,生活沒什么改變?
我感覺現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進步太快,我有些害怕,自己不努力就會落伍了,今年狠了狠心,購買了一些課程,對于我來說,沒什么固定職業就沒什么固定收入,也就沒有金錢的自由支配權,老公有時也會說教,沒有一個跟我共鳴的人,不管是買什么總會有一種心虛的感覺,學習的時候也是會分心想,這個課程是否超值,有沒有學到什么,而處于了焦慮的狀態,致使學習被忽略了,你們是否也有過類似的體驗?
一直感覺自己的知識體系很駁雜,但是處理方法有不正確,想多看看書來改變這個處境,每天給自己一些動力,來堅持吧!
先從時間管理開始吧,今年元旦的時候,看到了葉武濱老師在跟誰學開設了第六季時間管理的課程,那時候很糾結,在截止報名的最后一天看到了另一個群有很優惠的活動,198包括3節課,一本葉老師自己寫的《善用時間》的書,還可以返10元紅包,趕緊報名了,如果說我花錢小氣也沒什么,我不想為自己辯解太多,因為我就是如此,在這個知識泛濫的年代,付費知識其實是很超值的,但是我雖然學了,沒有作業沒有心得體驗,卻還是等于0,我愕然了,該怎么辦?然后又是一直糾結,啥也沒干……直到前兩天又看到葉武濱老師在喜馬拉雅的付費課程在做活動,平時198,只要10個人,每人9.9我就可以聽了,呀,很實惠,結果轉發給朋友圈幫忙,沒人肯看一眼,以為我是進傳銷了嗎?在最后的截止日我急了,我阻力了3個人,卻只有兩個人給我助力了,趕緊發到之前的一個整理群,發紅包請求大家幫忙,索性又有兩個幫忙了,還差六個人,找哥哥嫂子,表嫂表妹幫忙了,總算是齊了,結果聽了1節課就有放下了,我必須找人監督一下我,昨天聽了有書,講的就是
克服拖延癥=自律*(痛苦+熱情)
我感覺真的就是如此,我沒有找到可以共鳴的人,沒有人監督我自然而然就放棄了,沒有人支持我所做的決定,找到問題的根源,一切就好解決了,我決定好好利用別墨跡這個平臺,找一個監督者,好好學習,好好成長,希望能在成長的路上遇見和我一樣有共鳴的人
希望看這篇文章的你不要嫌棄我,我不知道怎樣寫更好,我只是想記錄一下自己,希望自己可以成長的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