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考試作弊這方面,可能我們中國人是全世界的祖宗,在久遠的科舉考試時代,學子們作弊的手段和技巧就是五花八門。現在流行的“分分學生的命根”,也說明了學生對于考試成績的重視,有時候因為過于重視,所以,部分學生為了取得理想的成績就會采取比較極端的措施,出現作弊行為就不奇怪了。
? ? ?每年的高考都號稱是史上最嚴高考,近幾年為了防止學生攜帶文具作弊,干脆文具都不讓學生帶了。去年,我們河南還想出無聲高考的高招,禁止考生身上出現金屬。此類規定倒是在那個炎熱的日子里推動了運動服和運動鞋的熱賣。更有甚者,每個考場三十個考生,竟然安排三位教師監考,與其說這三位老師是給學生服務的,倒不如說是監督學生,不讓他們作弊的更加合適。這類行為,在如此碩大的中國,不知道浪費了多少人力物力和財力!
? ? 且不說高考,就是作為高中普通的月考、段考和期考,作為班主任的我們哪次考試前不是苦口婆心的教育學生們不要抄襲?每次考試后,學校不都會張榜公布那些因為作弊而受到嚴肅處理的學生名單嗎?但是,每次考試,還是會有一些學生心存僥幸,甚至鋌而走險。學生考試的時候作弊,說明他們對于成績的取得還是抱有一些期望的,否則,他們不會抄。當然,有期望是好事,但是獲得成績的方式也應當是可取的,是正當的,而不是投機取巧!這些心存僥幸的學生往往是平時學習的時候比較懶散和懶惰,不愿意多付出,而又有一種不勞而獲的心理,或者是他們從小就學會了作弊這項技能。
? ? 上周我們學校組織了高一年級的月考,今天總成績揭曉,看到之后不禁讓人大跌眼鏡,年級前五名竟然有兩位同學上次期末考試的時候是年級四百多名,年級前五十名這樣的學生則有七八位之多。我實在愿意相信這些孩子成績的取得是通過自己的真實努力,是自己真實水平的一種體現。但是,從數據顯示看來,數理化成績高的估計連他們爹媽都不敢接受,但是語文成績卻是不及格,這種現象不得不引起老師們的懷疑。其實在改歷史試卷的時候,我就發現了一些問題。有些學生二十道選擇題全部正確,但是大題卻是不著一字;而有些學生大題是滿分,而選擇題則會錯很多,這種現實是不正常的,也是不符合邏輯的。同時更奇怪的是這些學生還集中出現在一個或者兩個考場,其實也就是最后兩個考場。這不得不讓我想起來這兩個考場和別的考場一樣,也是安排的有監考老師的,我不得不懷疑監考老師八成是處于睡眠或者昏迷狀態,為什么呢?如此標準的答案肯定不是腦袋并不發達的那些學生能夠想出來的,他們求助于網絡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如此說來,拿手機搜答案的那幾個學生竟然都沒有能夠引起監考老師的注意,除了他們睡著或者昏迷,還有更為合理的解釋嗎?
2017年3月23日下午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