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水稻一次又一次刷新世界紀錄,結婚是“師生戀“加“閃婚”,他永恒不變的主題是高產(chǎn)更高產(chǎn)。
他就是袁隆平,中國雜交水稻之父,現(xiàn)代神龍。
他種植的水稻被譽為“東方魔稻”,遍及全世界。
中國有句俗語:“人是鐵 飯是鋼。”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吃飯也是首要問題。
為了解決糧食問題,他說只有通過科技進步,來提高單位面積產(chǎn)量,才能保障全國人民的糧食。
袁隆平從1966年的三系雜交水稻,到1995年的二系雜交水稻,再到2000年的超級雜交水稻。他翻越了一個又一個高山。
2003年,中國有一半以上的水稻都是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在世界范圍內(nèi),20%的水稻采用他的雜交技術。
他不僅解決了中國人吃飯的問題,也為世界糧食短缺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袁隆平從沒有停下腳步,他攀上高峰,又徒步沙漠,還走向世界。
他說:“有困難,有坎坷,要奮發(fā)圖強。不能過安逸的生活,要與困難作斗爭。”
1976年他客服重重的困難,做到第一批雜交水稻畝產(chǎn)500公斤。比普通水稻高出300多公斤。
2016年,他發(fā)明的超級雜交水稻試驗田,最高畝產(chǎn)1088公斤,創(chuàng)造了世界紀錄。
2017年,袁隆平用海水種植出紅色水稻。2019年,他的雜交水稻在非洲創(chuàng)下了高產(chǎn)。
2020年11月,他負責的第三代雜交水稻早晚雙季稻,年均畝產(chǎn)突破1530.76公斤。
高產(chǎn)更高產(chǎn)是他自己永遠的主題。
這個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雜交水稻之父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50年來,袁隆平不斷創(chuàng)新,一次又一次刷新世界紀錄,直至去年11月,再次刷新世界紀錄。
幾十年以來袁隆平獲獎無數(shù)。
2001年獲得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他還在國際上獲得了大獎。
2018年,因為他對世界的巨大貢獻,他獲得了生命科學大獎。也拿過世界糧食大獎,沃爾夫農(nóng)業(yè)獎。
沃爾夫農(nóng)業(yè)獎僅次于諾貝爾獎,曾經(jīng)有人問,袁隆平為何沒有得到諾貝爾獎呢?
原來沃爾夫獎設立了農(nóng)業(yè)獎,諾貝爾沒有設立農(nóng)業(yè)獎。
我們依然期待這一天的到來。也許因為他對世界的杰出貢獻,將來袁隆平還是可以得到諾貝爾和平獎。
在他的有生之年,他說他有二個心愿。
第一要將超級雜交水稻培育成功,第二要把雜交水稻推向全世界,造福全人類。
他幾乎都做到了。
他還有最重要的一個心愿,那就是與他的妻子鄧哲要互相扶持,愛到最后。
妻子鄧哲與袁隆平是師生,他們從戀愛到結婚前后不到一個月。他們卻幸福了一輩子。
如今袁隆平一個人先走一步,他去了,他種植的水稻留在世界人們的心里,吃在大家的嘴里。
每天我們吃著飯就會想著你!
袁老雖乘鶴歸去,想必他在天上守護著他的鄧哲。
袁隆平一路走好,全世界的水稻都向你致敬彎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