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分析的目的是為了了解幾大資訊平臺的產品定位、模塊、內容分類等產品特性,便于在我們需要的時候有選擇性地利用這些平臺,高效地獲取信息。分析對象主要涉及以下幾個平臺:好奇心日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果殼、36氪、虎嗅、愛范兒、品玩、極客公園。
以下分析內容主要涵蓋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梳理各平臺的功能模塊與信息架構;第二部分是分析與對比不同平臺針對同一熱點資訊發布信息的時效性、專業性、拓展性等特點。
1 各平臺功能模塊與信息架構的分析
1.1 好奇心日報
| 產品定位:發布各國、各領域的好玩、有趣、引發好奇心的資訊。
| 產品模塊:長文章;10個圖;好奇心研究所(調查)
| 內容分類:Top15、商業(主)、智能(主)、設計、時尚、娛樂、城市、游戲
| 產品特點
(1)抓住用戶的“好奇心”,涵蓋各領域、各國家的熱點、最新資訊(包括娛樂、時尚,其他平臺這方面的內容較少),可以大大開拓眼界;
(2)內容在“商業”、“智能”兩方面的比重更大;
(3)“好奇心研究所”是一大特點,里面的話題都是近期大家比較關注的。
1.2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 產品定位:互聯網從業者經驗交流社區。
| 產品模塊及內容分類:業界動態(每日早報-播報每日熱點);交互視覺;產品經理;產品設計;產品運營;人人專欄;原型設計
| 產品特點
(1)從業者的經驗分享與交流平臺;
(2)行業資訊、熱點解讀題材的文章較少,時效性也不高。
1.3 果殼
| 產品定位:從“科學角度”解讀互聯網、生活、人文社科等各個領域的熱點或現象。
| 產品模塊:首頁;科學人(文章);小組;問答;科技讓生活更美好(科技生活);十五言(主題學習和閱讀)
其中,科學人包含以下5個模塊:
? ? ? ?· 科技性的熱點
? ? ? ?· 專訪:針對熱點,專家的看法
? ? ? ?· 速讀:短篇幅文章
? ? ? ?· 謠言粉碎機:從科學角度分析熱門話題
? ? ? ?· 商業科技:科學創業
| 產品形式:問答、小組(發帖)、果殼達人(可發布文章、日志、回答)
| 內容分類:科學·技術、人文·社科、生活·娛樂、自然·生態
| 產品特點
(1)涉及專業學科,科普相關科研成果;
(2)從科學角度解讀生活、熱點;
(3)問答、小組等討論形式是產品的一大亮點,鼓勵用戶發表個人觀點,開腦洞。但伴隨而來的問題是專業性、知識性、邏輯嚴謹性不強。
1.4 36氪
| 產品定位:為創業者提供最好的產品與服務。
| 產品模塊: 快訊(熱點標簽、行業資訊);NEXT(新產品);創業動態(創業公司與投資人);資訊(早期項目、B輪后、大公司、資本、深度、行研);氪記/領域周報
其中,資訊的內容分為六類:
? ? ? · 早期項目
? ? ? · B輪后:產品后期的戰略布局
? ? ? · 大公司:快訊
? ? ? · 資本:大公司收購信息
? ? ? · 深度:互聯網局勢、創業、資訊解讀、投資、互聯網職業
? ? ? · 行研:數據、調研
此外,氪記/領域周報主要以專題的形式呈現某一領域的新故事、新概念、新產品,分為四個專欄:
? ? ? · 大公司:快訊
? ? ? · 投融資:快訊
? ? ? · 新產品:快訊
? ? ? · 深度閱讀:文章
| 產品形式:快訊、文章、周報、熱點標簽、專欄標簽(關鍵字搜索)
| 內容分類:創業、投資、行業資訊、互聯網局勢、互聯網職業、數據、調研
| 產品特點
(1)文章、資訊的內容主要圍繞“創業、投資”,也會涉及行業熱點。
(2)關注大公司的動態。
1.5 虎嗅
| 產品定位:資訊內容包括兩部分,創業和行業熱點資訊。
| 產品模塊:首頁(熱議話題-問答形式、 短趣-外鏈、傳言-爆料);資訊(說正經、弄創潮、早晚見、耍腔調);群組(問答-熱議話題);活動;創業白板(介紹產品:產品簡介、競爭優勢、產品成績、團隊介紹、公司報道);編輯個人主頁
其中,資訊包含四個模塊:
? ? ? · 說正經:明星公司、人物與產業趨勢
? ? ? · 弄創潮:關于創業的一切
? ? ? · 早晚見(早晚報、一周熱文、嗅評)
? ? ? · 耍腔調(生活方式、文化思潮與八卦)
| 內容分類:無明確分類
| 產品特點
(1)有針對熱點話題的及時討論;
(2)傳言板塊可進行爆料;
(3)自媒體用戶參與度高;
(4)文章沒有明確的分類,而是以專欄作家為一個主體,針對一個熱點從其專業角度發表文章。優點是更新速度快,針對某領域的見解更獨到,有利于不同思想、不同視角的思維碰撞。缺點是用戶無法根據喜好篩選所需內容。
1.6 愛范兒
| 產品定位:內容涵蓋創新、消費科技領域。
| 產品模塊:頭條(行業資訊、快訊、最近評論);AppSolution(App介紹,與36氪分享創業產品不同);玩物志(介紹實體產品、智能硬件);評測;圖記(五張圖告訴你一周科技熱點);ifanRank(年度精選榜單);iSeed(創業產品、創業資訊);Mindstore(分享產品,關于產品的討論;同類產品集);飯點視頻
其中,頭條中的內容可分為三類:
? ? ? · 行業資訊:包含愛范早讀
? ? ? · 快訊:外鏈
? ? ? · 最近評論:鼓勵評論
| 內容分類:智能、新創(科技創新領域)、商業、故事、產品、游戲、汽車、觀察、訪談、數讀(數據敏感)、大聲
| 產品特點:致力于介紹好玩有趣的產品、智能硬件等
1.7 品玩
| 產品定位:從各個視角、解讀各個領域有品好玩的科技。
| 產品模塊:首頁;資訊(人物、現象、真相、短新聞、腔調、酷玩);活動;專題;黑鏡(人物采訪,探索事件背后);物是(體驗新的智能產品);No!PingWest
| 內容分類:人物(科技商業下 的任性)、現象(科技和商業)、真相(熱點話題)、短新聞(有趣的視角解讀科技商業事件)、腔調(科技與“娛樂、時尚、正直、宗教、社會、人們生活方式”結合);酷玩(科技產品)
| 產品特點
(1)有品玩團隊去線下體驗評測軟硬件產品、互聯網服務等;
(2)圍繞“科技”話題,但內容分類不清晰,不便于用戶選擇想看的內容,如“現象”和“真相”。
1.8 極客公園
| 產品定位:科技、智能產品等相關資訊的介紹。
| 產品模塊:資訊;視頻(活動視頻,其他視頻-智能硬件,行業熱點);活動;極客加速(眾籌);極客實驗室(兼職體驗產品)
其中,資訊分為八個模塊;
? ? ? · 極客早知道:每日短新聞集合
? ? ? · 產品觀察:介紹產品;大公司的動向(谷歌、微軟、蘋果、Facebook、Twitter、微信等)
? ? ? · 深度報道:互聯網相關,更新頻率較低
? ? ? · 極客之選:智能產品介紹
? ? ? · AR/VR
? ? ? · 挖App:App推薦
? ? ? · 完全極客養成指南:與“極客”相關的一切
? ? ? · 快聞:標題+簡介+外鏈
| 內容分類:互聯網行業資訊、智能硬件、科技、AR/VR、App
| 產品特點
(1)VR、AR領域的相關消息較多、較全面;
(2)以介紹產品、智能硬件為主。
總結
雖說每個平臺的模塊劃分都涵蓋互聯網的方方面面,但經過分析可以發現每個平臺都有各自的內容偏向,因此可將這幾個平臺大致分為四類:
? ? ? · 創業、大公司:36氪,虎嗅
? ? ? · 產品、智能硬件:愛范兒,品玩,極客公園
? ? ? · 有趣好玩的事:好奇心日報,果殼
? ? ? · 經驗分享: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此外,對于資訊需求較高的用戶,可以通過以下平臺快速獲取實時資訊或資訊合集: ??
? ? ? · 早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 ? ? · 早報+快訊:36氪、虎嗅、愛范兒、極客公園
2 結合近期熱點“人機大戰”,分析各平臺的熱點推送能力
2.1 好奇心日報
| 針對熱點
(1)賽前1篇,賽中1篇,賽后1篇,關于人工智能的文章1篇。
(2)針對某個熱點的專題報道少,每日資訊涉及的領域比較分散。
|?更新頻率:每小時多篇,分屬不同領域。
| 推薦內容:相關性強
2.2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 針對熱點
(1)文章的內容很少涉及智能領域,更多的是互聯網產品;
(2)業界動態的每日早報會播報行業熱點,其他資訊類文章時效性低,內容相對較少。
| 更新頻率:每日早報每天1篇
| 推薦內容:相關性強
2.3 果殼
| 針對熱點:內容形式很廣泛,包括了?1)直播貼;2)熱點、專訪(熱點相關領域專家);3)評論;4)相關問答(科普);5)與其他領域知識的聯結,比如生物學(算法的“仿生學”:AI從生物身上學到了什么?),社會現象,神經運動控制等。但沒有實時的跟蹤報道。
| 更新頻率:資訊的更新頻率不高,一天2-3篇。
| 推薦內容:無
2.4 36氪
| 針對熱點:快訊、深度解讀。
| 更新頻率:每小時;“早期項目”“大公司”“深度”這幾個模塊每小時更新幾篇,其他一天至少一篇。
| 推薦內容:無
2.5 虎嗅
| 針對熱點:內容形式很廣泛,包括了1)話題討論;2)對熱點進程的時時關注與報道;3)今日嗅評;4)短趣(外鏈、摘要);5)熱文;6)后續報道(翻來覆去-虎嗅團隊,采訪,);跟蹤報道;7)互聯網八卦同好組(相關領域專業人士觀點,普通大眾觀點)。跟蹤報道及時。
| 更新頻率:說正經(每小時有幾篇),弄創潮(三四天一篇),早晚見(時間節點),耍腔調(頻率較低,一個月才有幾篇)
| 推薦內容:無
2.6 愛范兒
| 針對熱點:內容形式包括了1)視頻+文字直播;2)觀察(分析局勢);3)故事(好長);4)新創;5)關于人工智能的科普貼(商業)。有新的關于局勢的報道以及文章分析。
| 更新頻率:1小時更新四五篇,分屬不同內容分類下
| 推薦內容:相關性強
2.7 品玩
| 針對熱點:短新聞、腔調、酷玩
| 更新頻率:一天5篇,不高
|?排序:不是以時間優先,往往有一些好幾天前的放在前面
| 推薦內容:相關性強
2.8 極客公園
| 針對熱點:內容形式包括了快聞、極客早知道、產品觀察、深度報道(人與機器大戰,但不是重點),但沒有專題報道。
| 更新頻率:不高。每個模塊,一天一篇,或者隔幾天發幾篇;一天加起來只有五六篇;不過每天都有互聯網的快訊。
| 推薦內容:相關性不強
總結
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幾大平臺各有特點,愛范兒、虎嗅對熱點資訊的跟蹤報道、深入解讀做得很全面,而其他平臺比如極客公園、36氪、品玩則以快訊的形式進行實時播報。
3 總結:學會有效利用資訊平臺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就能在需要的時候更加有效地利用這些資訊平臺了。如果你想要快速對當前熱點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你就可以借助虎嗅、愛范兒獲取大量的相關資訊以及深度解讀,借助各平臺的快訊或者早報、周報獲取實時播報,借助好奇心日報、果殼拓展思維、連接其他領域知識;如果你想要了解創投領域的行業動態,關注36氪是個不錯的選擇;如果你對智能硬件、AR、VR、科技趨勢感興趣,那么極客公園、愛范兒都能為你提供豐富的資訊;如果你想關注大公司的動態,36氪就提供相關的模塊。因此,學會有效利用這些平臺,熟悉每個平臺的特點,在你需要的時候快速、高效地獲取信息,這是信息爆炸時代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