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讀書就夠了——個人學習力升級指南》這本書,是拆書幫幫主趙周寫的。這本書現在已經成為拆書幫的訓練教材了,對于成人學習和把閱讀效率最大化,非常有用。
為什么呢?
因為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很多朋友都有能力恐慌,本領恐慌,為知識不夠用而焦慮。所以不惜千金,去報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其實,上萬元的培訓課上所講的內容,和一本30來塊錢的書沒什么區別。
通過閱讀這本書,可以讓讀者學會拆解書中的內容,做到拆為己用,讓讀書與實際工作生活接軌。學會書中的方法,很多人通過讀書自學成才,成為各領域的專家,比如,通過用便簽法讀一本心理類書籍,不僅成功地為自己的心理療傷,還能快速入門,進階,參加心理咨詢師考試,并順利通過。
所以,《這樣讀書就夠了——個人學習力升級指南》這本書,才會和拆書幫組織的活動一樣,非常受歡迎。
讀完這本書,我們最少可以有如下這些認識或者說是收獲。
一、《這樣讀書就夠了》的作者認為,有效讀書有五大公理:即自我導向,關聯經驗,強調實踐,聚焦于解決具體問題和內在驅動。
關于自我導向:成年人隨著生活閱歷,工作經驗的增長,通常可以結合自身發展和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問題,來明確個人學習需求,制訂學習計劃,評估學習效果。所以,成年人要做到有效學習,應該選擇主動參與,而非被動接受。在讀書學習時,應該選擇用心與作者交流,尋找機會分享學習心得,參與知識研討,而不是一味地聽別人去講,別人講得再精彩,我們聽得再入神,沒有進一步的交流碰撞,沒有用來解決具體問題,沒有用實踐來讓知識落地,是沒有意義的。所以,自我導向型學習,應該強調主動分享,相互交流,共同探索以及應用實踐。
關于關聯經驗:當前,普遍存在一種現象,很多有知識焦慮癥的朋友總是漫無目的地看各種書,報各種培訓班,搞得好像學了很多知識,什么都懂,一幅很淵博在樣子,但碰到實際問題時,依然什么也搞不定,越搞不定越焦慮,越恐慌,把原因歸結于還是學得太少,懂得太少。其實不然,問題的根源是我們沒有帶著問題去學,成年人學習,一定要以解決實際問題為提前,在選擇買一本書時,去報一個培訓班時,就要想想自己到底想要得到什么,自己碰到了什么問題,以目前的知識能力無法解決,這就是聯系經驗學。
關于強調實踐:大家都聽過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故事,也應該都聽過趙括紙上談兵的故事。馬謖之死,死于只唯書,不結合實際情況去變通應用。趙括之敗,敗于純理論,壓根不懂實踐是怎么回事。成年人學習,一定要強調實用性,說白了,就是要把實用主義的旗號打起來,這就需要我們強調實踐,把學習內容和自己的社會身份,工作崗位,生活需求,人生目標掛鉤在一起,在用中學,在學中用,邊學邊用,邊用邊學,不斷總結提高。
關于聚焦于解決實際問題:選擇學習內容時,首先要考慮自己是否用得上,能否解決正面臨的問題和困難,并且要用解決問題的效果來檢查學習效果,必須考慮所學是否真的用上了,否則就要反思自己是否選錯了學習內容。每一個成年人都不容易,可能上有老,下有小,工作都很忙,壓力都很大,如果再把時間浪費在自己不需要學習的知識上,實在不劃算。
關于內在驅動:成熟的人在選擇學習某種知識時,一定具有明確目標的,一定會基于利益或者說是收益。要么是為了解決過去或正面臨的具體問題,要么是為了將來實現某個目標,要么是為了釋放精神或心理層面的某種壓力。總之,絕對不是為了讀書而讀書,為了學習而學習,為了培訓而培訓。事實上,也只有希望通過學習解決問題,提升能力和自我實現等這些內在驅動植根于靈魂深處,才會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樂趣,才可以通過學習來獲得收益。因此,如果還有朋友存在沒有學習動力,或者學而無用等問題,就應該想想自己到底為什么要學習,到底想通過學習獲得什么才行了。學以致用,才是根本,是動力之源,也是終極目標。
二、這本書的核心知識是:RIA=閱讀拆頁+講解引導+拆為己用。
引申出來的閱讀方法是:RIA=閱讀原文+重述原文+A1(聯系經驗)+A2(規劃運用)
首先,來看R:即閱讀拆頁。通常來說,一本厚厚的致用類圖書,我們沒有必要從第一頁看到最后一頁。我的經驗做法是:在買書之前先想清楚自己的需求,需要在書里尋找什么答案,解決什么問題。當把書拿到手里后,第一步是快速閱讀一下目錄,第二步是以很快的速度把書翻一遍,在這個步驟中,主要實現兩個目的。一是從書中找到需要的知識點。二是看看有沒有值得拓展學習的內容。分別做上記號。接下來是對標記的內容進行精讀。
通過精讀后,我們開始進入I,拆書幫的做法是講解引導。也就是通過一名專業的拆書家對原文進行解讀,引導參與讀書活動的學員進行學習。當沒有拆書家講解引導時,我們也可以用自己的語言重述原文,以加深理解。
最后,進入A:也就是A1(聯系經驗)+A2(規劃運用)
先來看A1,聯系經驗。具體做法是回顧自己工作、生活中具體碰到的問題,做法是否和書中介紹的方法一致,或者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利用對比分析的方法,列出你的做法和作者提倡的方法,對比一下,到底誰更符合實際,更易于操作。從而做到讀書而不唯書。當然,聯系經驗也可以使我們的靈感爆發,在總結經驗和教訓的同時,創造出新的經驗做法,真的是一舉兩得。
關于A2,規劃運用。在這個部分,我們重點列出自己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利用作者提出的方法和自己通過閱讀理解后總結出來的具體做法,針對具體問題寫出詳細的解決方案。比如,溝通類問題就可以直接設計場景和話術。
在拆書幫,提倡讀書時使用便簽紙作為輔助閱讀的工具,也叫便簽閱讀法。便簽的功能有三種,分別是I,A1和A2。
I便簽:用自己的語言來重述原文中的知識點;
A1便簽:用來描述自己的經驗,也就是描述自己碰到過的具體問題,列出來的問題和事件必需與書中提出的知識點相符,這是個知識應用的邊界,如果原文中的知識點不能解決我們的問題,那我們列出來也沒有什么意義。
A2便簽:用來寫自己運用所學知識的方案也就是寫自己通過學習后,將把知識運用到什么的場景中,將有什么樣的行動,具體的行動步驟是什么,都要寫詳細,做到學以致用。
那么,用這種方法來讀書,趙幫主提出了拆書七步曲,用來確保讀者真正做到有效讀書,學以致用,拆為己用。
第一步:當我們利用拆書法來讀書時,必需要確定自己要讀的是致用類圖書。當然,如果你是讀書高手,就沒有你拆不了的書了,就算給你一部論語,給你《紅樓夢》或者某部小說的章節,你也可以根據內容進行重述,并總結出指導工作、生活的觀點和方法出來。但對于普通人來講,很難做到。所以,用拆書法讀書,最好還是致用類圖書,比如溝通類書籍,理財類書籍等。一定要記住,對于普通人,拆書法的應用邊界是讀致用類圖書。什么叫致用?就是我們閱讀一本書是為了提升某個方面的能力,解決一個具體問題,并且可以在實際工作生活中能夠用得上。
第二步:要用較快的速度閱讀,對于書中的理論和觀點或者難以理解的知識,一定要先問自己一個問題:這個知識點對我有多重要?如果沒有用,就不要糾結,如果有用,就進行精讀,通過百度,知乎和咨詢相關專業人士,把知識點弄懂,弄清楚。
第三步:在I便簽上,用自己的語言重述知識點,總結自己得到的啟發,寫好以后,可以貼在相關的書頁上。
第四步:對照自己選中的知識點,問問自己有沒有過相關的經歷,或者看到或聽說過類似的事件,寫在A1便簽上,貼在I便簽在旁邊。
第五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規劃今后如何應用所學到的知識點。這一步,要先考慮應用的目標,再根據目標寫出具體的行動步驟和方法。寫在A2便簽上,貼在A1便簽的旁邊。
第六步:在貼了便簽在書頁旁,貼一張指示標簽,便于將對自己沒有意義的書頁區分開,提醒自己某一頁有自己的學習資料,并且屬于哪一類。
第七步:等一本書看完后,把所有的A2便簽拿出來,貼在自己每天能看到的地方,時刻提醒自己落實行動。
除此之個,這本書還提供了四步成文法,為不善于寫作的朋友,提供非常實用的寫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