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圓,就是去往家的方向
這是秉持千年的信仰
樸素,但有力量!
回家過年,是心之所向
家的召喚,聲聲都響徹在心田
家的味道,閉眼就縈繞在鼻尖
幸福不過小團圓,有愛的地方才是家!
這些日子,一直在給涵涵讀余麗瓊老師的《團圓》,這本書是“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首獎作品,是余麗瓊老師根據自己的童年經歷寫成的,讓人讀來感同身受,有對家的眷戀,有對親人的思念,還有對離別的酸澀。
△有幸拿到了老師的親筆簽名
爸爸在外面蓋大房子。
他每年只回家一次,那就是過年,
今天,媽媽和我都起得特別早,因為……
如今交通便利,很少有人一年只回家一次了,可是思鄉之情,思親之情卻是相同的,我們多希望一家人永遠在一起,特別是有了孩子之后,恨不能天天陪伴在他身邊,見證他成長的每一刻。
每年回去,看著父母頭上的華發,臉上的皺紋,總是怕“子欲養而親不待”,家總是讓我們如此牽掛,如此難以割舍,如此夢牽魂繞……
爸爸回家了。
小主人公的爸爸,胡子拉碴的就拖著行李回來了,可見思鄉心切,歸心似箭吶!上大學時,每次回家前的那晚很多人都徹夜難眠的。
依然記得,剛過完一歲生日不久的涵涵,跟我一起迎接爸爸回家的時刻。
那一天,我們也起的很早,準備著迎接她的爸爸。
我遠遠地看著他,不肯走近。
爸爸走過來,一把抱起我,用胡子扎我的臉。
“媽媽……”我嚇得大哭起來。
“看我給你買了什么!”爸爸趕緊去掏他的大皮箱——哦,好漂亮的帽子!
媽媽也換上了爸爸買的新棉襖。
當時涵涵也是不肯讓爸爸抱,哭著要找媽媽。晚上睡覺還不準爸爸睡我們的大床。
當爸爸掏出禮物時,接收禮物的人,感受到的是心意和愛意,買禮物的人,在買的時候肯定也是嘴角上揚,腦海中畫面溫馨吧!
吃過中飯,爸爸對我說:“走,剪頭去。剪了頭,明年就會順順當當的。”
我坐在椅子上等爸爸。呀,鏡子里的爸爸越來越像以前的爸爸了!
是呀,腦海中對爸爸的記憶,依然是上次他走之前的模樣。在家時,飲食起居,服飾穿著都有妻子操心著,自然干凈利落,神清氣爽。
不是說:哪里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
是妻子,讓你干凈利落;是妻子,讓你安心打拼!
萬家燈火,總有一盞是屬于我們自己的,它在給我們指引著歸途,無論你到家多晚,總有人耐心卻有焦心地等待著遠方漂泊的游子。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家就是那個亮著燈等著我們回去的地方;娘就是那個做好飯等著我們回去的人。
包湯圓嘍!爸爸把一枚硬幣包進湯圓里:“誰吃到它,誰就會交好運噢!”
這天夜里,爆竹“噼噼啪啪”地響個不停。我依偎在爸爸媽媽中間睡著了,迷迷糊糊地,我聽見爸爸媽媽在輕輕地說著話,他們說啊說啊……
小時候,我的家鄉有給餃子里包硬幣的習慣,大年初一早飯時大家一般都吃餃子,誰吃到了硬幣,就把它黏貼在灶神那里,預示著來年享好運,發大財!
小孩子們總是堅持吃到硬幣被吃出來的那一刻就飽了,急著出去放鞭炮,去拜年領壓歲錢。
大人們為了讓孩子多吃些餃子,如果吃出來了,也不立馬通報給大家。甚至還會故意想辦法讓孩子吃到,高興一下。
除夕夜里,一家人圍著電視包餃子的場景有多久沒出現過了?
還有,也只有兩地分居的小兩口才明白,為什么見面有說不完的話吧?直到分離的那一刻,才心酸著還有好多事沒來得及一起做,還有好多話沒來得及對他說……
第二天一大早,媽媽就端上了熱騰騰的湯圓,爸爸用勺子喂給我吃。
突然,我的牙被一個硬東西硌了一下。
“好運硬幣!好運硬幣!”我叫起來。
“毛毛真棒!快收進兜里,好運就不會跑掉嘍!”爸爸比我還開心呢。
媽媽給我換上了新棉襖,要去拜年啦!
爸爸之所以那么開心,是因為在中國人的傳統骨子里是信好運硬幣能帶來好運的,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兒女一生好運相伴呢?如果可以,寧愿把自己的好運也送給孩子。
換新衣,去拜年,多么遙遠的回憶,多么有儀式感的過年方式啊,我們的孩子也該享受到這種充滿儀式感的幸福!
路上,我遇到了大春。
“毛毛,你去哪兒啊?”
“我跟爸爸去拜年!”
“我也是。看,我有大紅包!”
“這有什么稀奇!”我從兜里掏出那枚硬幣,“我有好運硬幣!爸爸包在湯圓里的,給我吃到了!”
小時候,我們跟小伙伴們見面的第一件事,也是在炫耀今年吃到了好運硬幣,沒吃到的會略帶感傷。
跟親愛的爸爸親手包進湯圓里的好運硬幣被自己吃到,那些壓歲錢又算得了什么呢?那才是獨一無二的饋贈和擁有呀!
“大年初二,天陰沉沉的,要下雪了。一大早,爸爸就忙了起來,補窗戶縫、刷新門漆、換新燈泡……
呀,家里一下子變得亮堂了。
“走,補屋頂去嘍!”爸爸沖我努了努嘴。
太好了,那兒是媽媽從來不準我一個人上去的地方呢。
就算一個人足以強大到可以既當爹又當娘,或者既當娘又當爹。但是跟夫妻雙方各司其職還是有差別滴。"
一個家,有了爸爸,有了媽媽才算完整。你干得了他所能干的,卻干不成他干的那樣。
都說有一種父愛叫做女兒奴,爸爸對女兒的感情跟媽媽總是不一樣的。父愛如山,母愛如水,山水相依,才是最完整的愛。
哈,我看見了大春家的屋頂。
“咦,那邊是什么聲音啊?”
“噢,大街上在舞龍燈呢!”爸爸直起身子,看了看遠處。
“在哪兒在哪兒?”我使勁兒踮起腳尖。
爸爸讓我騎到了他的肩膀上:“這回看到了吧?”
“看到了看到了,他們過來啦!”
爸爸的肩膀,沒有哪個孩子沒坐過吧?當初那個腰桿挺直,身材偉岸的父親,終有一天變成了一個垂垂老矣的駝背老頭,他不再耳聰目明,他不再高大英俊,那個我們曾坐過的肩頭已經耷拉下來。
曾經無所不能的父親,如今駝著背,在故鄉的巷子口殷殷期盼著我們歸來的身影,言語不多,卻情深似海……
普天同慶的喜慶日子里,怎么少得了象征著吉祥如意的龍呢?無論天涯海角,都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我們永遠是龍的傳人,祖國才是咱的根,家鄉才是咱永遠的思念。
大年初三,下雪了,下得好大好大!
下午,雪終于停了,大春他們來找我玩。
我們在院子里對了一個大雪人,然后開始打雪仗。
瑞雪兆豐年,如今腳踩著吱呀吱呀的雪,與小伙伴們一起結伴兒去串門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但卻沉淀成了心底永存的記憶。
天快黑的時候,我才回到家里,一摸口袋——啊,不見了!好運硬幣不見了!
我沖到院子里,院子里全是雪,我的好運硬幣在哪兒?
每個人都丟失過最珍藏的東西。前幾天在出差,涵涵打電話過來說:“媽媽,我把你給我買的圍巾給弄丟了!我提在袋子里去奶奶家的路上丟的,我明明一直用手提著的呀,怎么會不見了呢?”
當時媽媽不在家,對涵涵而已,隨身攜帶媽媽給買的圍巾那是對媽媽思念的一種寄托吧?
我們小時候都想不通,明明一直拿到手里的東西,咋就會丟呢?一直想不通的疑問,長大后回憶起來卻是會心一笑。
“毛毛別哭,我再給你一個。看,跟那個一樣!”爸爸摸出一枚硬幣。
“不要不要,我就要那個!”我一邊哭一邊叫。
晚上我難過地爬上床,脫棉襖的時候——“叮當”,有個東西掉到了地上。
硬幣!我的好運硬幣!
“爸爸快來看,好運沒丟,它一直在我身上!”
爸爸親身包進湯圓里的那個獨一無二的硬幣怎么能被替代呢?根本無可替代!對毛毛來說,那是無價之寶。
正因為無價,所以才會有失而復得的狂喜。
那天夜里,我睡得特別香……
早上一起來,我就看見媽媽在為爸爸收拾東西——爸爸今天要走了。
如果好運硬幣沒有失而復得,毛毛就算睡著了也會耿耿于懷吧!
可是離別卻要來臨了,于是毛毛做了一個決定……
爸爸很快就收拾好了,他走到我身邊,蹲下來用力抱住我。
他在我耳邊輕輕地說:“下次回來,爸爸給你帶一個洋娃娃,好不好?”
“不!”我拼命地搖頭,“我要把這個給你……”
她要把好運給爸爸,對于孩子來說,再好的東西都抵不過父母的陪伴重要,洋娃娃、樂高、玩具汽車統統都可以不要。
只要,爸爸,媽媽,我,我們三個永遠在一起!
我把那枚攥了很久的暖暖的硬幣放到爸爸的手心里:“這個給你,下次回來,我們還把它包進湯圓里噢。”
爸爸沒說話,他用力地點點頭,摟著我不松手……
是誰說孩子熊來著?孩子有時遠比我們想象的要懂事,要聽話,他們時常會做出一些讓我們自愧不如的事,他們時常會說出一些讓我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的話,他們時常讓我們感動的幾欲落淚……
感謝我們的孩子,選擇了我們做他的父母!新的一年,當你想發火怒吼的時候,想想孩子曾經可愛的一面吧!他來到我們身邊,跟我們組成一個共同的家庭,不是說只能帶給我們快樂的,我們也有義務包容他的不乖,不懂事,不聽話!畢竟他還是也還只是個孩子!
望不穿的離別之路,無盡頭的牽掛之人,留給送別者的只是背影,揮不盡的手,道不完的情,不忍離去的強做停留……
團聚、分別;再團聚、再分別……大大小小的團聚和分別構成了我們的人生。
過年回家的車票你買好了嗎?幾經漂泊,幾年離索,才發現,我們一生追尋的不過是一個家,有你,有我,有他,有愛,便是最富足的人生!
走過許多地方的路,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云,吃過不同種類的菜,卻永遠都懷念家鄉的土地,家門口的小河,家鄉的天空,家鄉的味道!
有條路永遠有歸途,只要你累了,那就放下一切,跟著心的方向走,那便是家。一直亮著一盞燈,等著游子歸來的地方!
(圖/朱成梁 ? 繪本文字/余麗瓊 ? 解讀文字/涵涵媽)
涵涵媽有話說
是的,咱的公眾號改名啦,真心舍不得“我們仨”這個名字,他就像我的孩子,是我一天天用文字喂養長大的孩子。因為針對性的原因,一直想改名,可卻舍不得。
前幾天去出差,有幸聽了臺灣著名繪本大師花婆婆,也就是方素珍老師的課,才下定決心改了這個名字。當然關于兒童心理類的文章,我還是會繼續寫,不能讓我的心理學白學呀。
2017年,會推薦和解讀更多的好繪本給大家,為此,我還專門報名了方素珍老師的繪本相關課程,準備系統地去學習去認識繪本。雖然上課地點遠在北京,但架不住我喜歡,我愿意。
但愿用我的所學能更好地給大家推薦好繪本,同時分享給大家一些繪本閱讀的技巧等。
我的夢想是讓更多的孩子,讀好書,好讀書!雖然我只有小小的力量,但不妨礙我擁有大大的夢想!并為此而奮斗而拼搏!畢竟閱讀習慣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育兒路上我們攜手同行!讓咱的孩子都能夠愛讀書!且能讀到好書!
作者簡介
涵涵媽,心理咨詢師、高級育嬰師,愛看書愛研究的媽媽。推崇接地氣兒的育兒理念,分享最實用的育兒方法。關注寶寶喂養、性格培養、早期教育、親子閱讀等。育兒路上我們攜手同行,讓更多媽媽少走彎路。
【更多實用育兒文章,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涵涵媽聊繪本(qinlingyewei521),我們推崇接地氣兒的育兒理念,傳播最實用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