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去年,對真的是去年2016年印象最深的月份是7月,那個時候我在江門的一個鎮里做調查實習,每天早上去見形形色色的地球人:還差西藏內蒙古就跑遍全國的貨車老司機,堅持單身主義、會幾門外語的醫院院長,為女兒太漂亮擔心太多人追的高中老師,生活很辛苦孩子們都挺孝順的裁縫老阿姨。每個人都有他們的人生,沒跟其他人疊樣。有他們自己
晚上的時候,我們借著“總結回顧”的名義,經常跟帶隊的督導在小鎮的路邊吃涼皮或者雙皮奶當宵夜,最后話題跑偏,天南地北地聊了半天。回到酒店房間里,電視里是TVB深夜的廣告輪播,我就坐在床上開始為明天能找到多少戶人家來做調查而開始發愁。
很多個這樣的夜晚過去了,調查實習就結束了。
這段實習經歷,讓我明白,如果你的人生見過足夠其他人的人生,你就發現,這個世界遠沒有你想象的復雜或者簡單。人性里自私、善良、猜忌、友善總是不均勻地散播在人群中。有”牛逼“的人存在,意味著有”傻逼“的人同時存在。不同的人看習慣了,有時候反而就能心平氣和地接受很多事情。
02
排在第二的11月,從11月開始,經過一個師姐介紹,我開始幫一個地產公眾號寫推文。那時候我第一次接觸了甲方、第一次親手從一個受眾和傳播的角度想一個公眾號的標題,第一次靠著寫字掙了一筆稿費。
很多關于商業、關于文案的第一次都在十一月發生了。
其實我知道自己天賦有限,在中國近乎十五億的廣袤土地中,人才輩出,能拿文字養活自己實在是難事。還好寫作是我為數不多的愛好之一,而我能做的只有堅持和拿金錢養活自己的文字。
03
這個學期有堂課,老師讓我們寫4年后自己會是怎么樣。我寫了以后工作或者創業,方向:電商/新媒體/智能硬件/廣告。最后老師總結,我們班的女生很踏實,寫的都是相夫教子,男生不是很切實際。(雖然我不是很理解除了失業待業,我已經把人生另外兩種情況都寫出來,還有什么不實際的)。另外我還是覺得女生不要這么早嫁,嫁人之后瑣事太雜,二十來歲的年紀還是該好好享受生活的樂趣。
索性2016年繼續保持著讀書的習慣,又學著給看過的做筆記。經管類的書越讀越多,商業上的概念和邏輯理解清晰很多。雖然看的書沒有以前多,但是很多書反復讀,反復打磨,卻反而印象更深刻。有幾次坐車回去老家的時候,我已經能跟我爸討論關于運營關于零售關于商場選址的問題,而在幾年前我高中畢業的時候,連“運營”是什么都沒懂。
知識本身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看了再多的書沒有用,只有親身動手自己動手才行。讀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人,有多少人真正用來提升自己的效率。讀《精要主義》,有多少人真正用來簡化自己人生的妄念。
但很可惜的是,我也明白“明白了”和“能做好”是兩件事情。人有的時候會被自己的幻覺蒙騙,以為看過了幾本有指導性的書,就覺得自己弄清楚了所有事情。這個社會靠發表言論著書而論徒有虛名的專家太多。而事實是,很多事情做起來遠比想象要復雜。如果一個記者采訪過幾個商業大牛、看過幾篇商業論文就覺得很懂商業很懂人性,看見了“道”,然后挽起袖子就開始創業,是一件很傻逼的事情。
腳踏實地做事聽起來質樸老套,卻真實。
04
去年年末的時候,經歷了一些離別。大概會是里珍惜的一次。每天一起上課、趕作業、出去玩、宵夜的一幫人都散掉了。最后一晚的時候大家第一次跑去倒數,背景是喧囂的人群和閃亮的大屏幕,也是最后一次了。
05
希望每個人的未來,多點可能性,有個人告訴年齡越大越覺得生命過得很慢,因為很多新鮮事情都已經見識過了。所以趁年輕的時候,多經歷點人和事。如果順著這樣的邏輯想的話,那我希望的是,你的2017年,最好跟2016年一點也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