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運營”,熟悉內容、用戶、活動等各個模塊的運營手段,熟悉各類產品形態,有能力通過各種運營手段的組合拉升一個產品大部分的主要數據,同事還可以做到跟產品間的溝通無障礙,甚至可以出一些簡單的產品方案。
J:那作為一個好的交互設計呢?也應該熟悉各類產品形態所適用的交互模型,要在一定程度上通過設計來輔助提高產品的主要數據。
常見的運營類型
(一)經典意義上的4大運營模塊
? 1. 內容運營
核心要解決的問題是:圍繞著內容的生產和消費搭建起來一個良性循環,持續提升各類跟內容相關的數據,如內容數量、內容瀏覽量、內容互動數、內容傳播數等。
我的內容基礎屬性是什么?需要具備何種調性?內容從哪里來?我的內容如何組織和展現?如何在已有基礎上做出用戶更喜歡看的內容? 我現有內容如何能夠更容易、更高頻的被用戶所消費?我的內容生產如何可以具備持續性?如何更好的引導用戶來與我的內容發生互動深圳傳播內容?
? 2. 用戶運營
核心要解決的問題:圍繞用戶的新增-留存-活躍-傳播以及用戶之間的價值供給關系建立起來一個良性循環,持續提升各類跟用戶相關的數據,如用戶數、活躍用戶數、精英用戶數、用戶停留時間等、
? 我們的用戶該從哪里來?如何落實?用戶來了以后,我們如何建立和維護我們跟用戶間的關系?如何讓愿意留在這里玩的用戶更多?用戶量增加時,如何增強對整個用戶生態的影響力和掌控力?用戶如果出現流失怎么辦?
? 3. 活動運營
核心是圍繞著一個或一系列活動的策劃、資源確認、宣傳推廣、效果評估等一系列流程做好全流程的項目推進、進度管理和執行落地。
一個活動運營,必須事先明確活動的目標,并持續跟蹤活動過程中的相關數據,做好活動效果的評估。
? 4. 產品運營
是通過一系列各式各樣的運營手段(比如活動策劃、內外部資源拓展和對接、優化產品方案、內容組織等),去拉升某個產品的特定數據,如裝機量、注冊量、用戶訪問深度、用戶訪問頻次、用戶關系對等量、發帖量等。
不同業務類型的產品和公司,運營工作內容的差異
? 1. 工具類產品
工具類產品較為注重效率和體驗,運營最重要的關注點就是用戶增長,主要手段可能包括渠道推廣、BD和部分活動等。
? 2. 社交/社區類產品
社交/社區類產品注重社交氛圍、話題和玩法。運營最好深度理解用戶。這類產品的用戶增長除了常規的渠道、引流和跟數據打交道外,也需要經常通過制造一些事件、話題、傳播等來完成拉動。
? 3. 內容類產品
要能持續做出獨特、高質量的好內容,并把這些內容包裝好,讓用戶易于消費。
? 4. 電商類產品
一是關于商品和品類的運營(選擇什么樣的商品品類來售賣,售賣過程中重點推那幾款商品,商品的定價策略、商品的庫存管理和供應鏈管理等);二是各種促銷活動的策劃和落地執行;三是推廣和流量建設;四是一些用戶關懷和用戶維系的東西。
? 5. 平臺類產品
平臺類產品的運營會特別關注“節奏”,什么時候要拉什么人進來,拉多少,很考究。平臺類產品會非常注重策略和用戶維系。在度過一個發展臨界點之后,會非常注重品牌。
? 6. 游戲類產品
一是推廣,對接渠道,看轉化率,盯數據。二是收入。